管道内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6955发布日期:2023-09-16 23:2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管道内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清理,具体为管道内壁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水利工程中需要使用导管对污水进行排放处理,废水经过各条管道时,废水中的杂质容易沉淀,从而在管道内壁结成污垢,污垢积累的太多容易堵塞管道,影响废水的正常排放。

2、现有专利存在一下缺点:在通过清理装置对管道内壁附着的淤泥进行清理时,大块的淤泥容易对清理装置清理工作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对污物的清理效率,且传统的清洁装置对软质淤泥清理较为方便,但是大块的硬质污物清理较为不便,从而使得清理改后的管道仍然有杂质附着,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废水中的污垢容易堆积在未清理干净的杂质上,造成管道拥堵。

3、所以,本申请现提出管道内壁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管道内壁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大块的淤泥容易对清理装置清理工作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对污物的清理效率,且传统的清洁装置对软质淤泥清理较为方便,但是大块的硬质污物清理较为不便,从而使得清理改后的管道仍然有杂质附着,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废水中的污垢容易堆积在未清理干净的杂质上,造成管道拥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包括主杆和设在主杆一侧的转轴,还包括;

3、清洁装置,设于转轴上并所述转轴一同转动,通过碰撞的方式对管道内壁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

4、破碎装置,设于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清洁装置与所述主杆之间,随所述转轴一同转动;

5、所述破碎装置包括:

6、多个破碎板,分布在所述转轴的四周,各所述破碎板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破碎组件,用于对杂质进行破碎;

7、调节装置,用于改变破碎装置与管道内壁之间的距离。

8、其中,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固定环、移动环和滑套,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移动环设置在所述滑套上随所述滑套一同移动,所述滑套通过限位部件与所述转轴的相对位置固定;

9、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移动环之间连接有多个链条。

10、其中,所述移动环能够在所述滑套上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环和所述滑套靠近所述固定环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11、其中,所述破碎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转盘,所述破碎板的一端铰接在转盘上;

12、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多个所述破碎板位置数量一一对应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与转盘铰接,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破碎板的中部。

13、其中,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第一破碎块,所述第一破碎块靠近破碎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设在破碎板上,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一破碎块与破碎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破碎块在破碎板的带动下对管道内壁附着的杂物进行粉碎。

14、其中,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破碎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导轮,所述破碎板相应所述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之间穿接有钢绳,所述钢绳靠近第一导轮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杆上,所述移动杆滑动穿设在破碎板上,所述移动杆靠近第一破碎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破碎块,所述移动杆靠近安装槽的一侧与破碎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钢绳用于拉动移动杆调节第二破碎块向靠近或远离破碎板方向移动。

15、其中,所述第一破碎块与第二破碎块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破碎块和所述第二破碎块在其转动方向上与所述管道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破碎块和所述第二破碎块相应管道内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撞击块。

16、其中,所述转轴位于主杆与破碎装置之间设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用于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17、其中,所述主杆上设有对清理装置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杆,所述存放箱固定在主杆上,所述支撑杆靠近存放箱的一侧与存放箱铰接,所述支撑杆远离存放箱的一侧设有车轮,所述支撑杆与主杆相对应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靠近主杆的一端铰接在空槽中,所述空槽开设在主杆的外圆端面上,所述第一液压杆用于带动车轮相靠近或者远离管道内壁的方向移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当管道内壁的淤泥较大时,链条会受到淤泥的阻力,使得链条受的的离心力减小,然后第三弹簧受到的挤压力变小,使得固定环与移动环之间的距离变大,然后链条与管道内壁之间的距离变大,然后链条受到淤泥的阻力就会变小,然后链条便可以对远离管道内壁的淤泥进行逐步清理,当淤泥厚度逐步变小时,链条与管道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从而可以减少管道内壁附着的淤泥对链条转动时的干扰,提高链条对管道内壁的清洁效率,对淤泥进行逐步破碎,减少清洁装置卡顿的现象。

20、2、当管道内壁附着的硬块较大时,硬块会对第一破碎块进行挤压,第一破碎块带动连接杆相靠近安装槽的一侧移动,第一破碎块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第一导轮向靠近第二导轮的一侧移动,第一导轮上连接的钢绳向靠近转盘的一侧移动,移动杆底部连接的钢绳受到第二弹簧的拉力向远离转盘的一侧移动,在正常情况下第一弹簧受到挤压,第二弹簧受到拉伸,第二弹簧带动移动杆向靠近第一破碎块一侧移动,第二破碎块向靠近第一破碎块的一侧移动,可以增大破碎块与硬块的接触面积,硬块的逐渐破碎的过程中,对第一破碎块的压力逐渐变小,然后第一弹簧会带动第一破碎块向靠近管道内壁的一侧移动,将附着在管道内壁上的硬块逐渐破碎,减少硬块附着管道的内壁上,使得管道的内壁更加整洁,从而减少后续污水中的杂质堆积在未清理干净的杂质上,可以提高对管道内壁的清洁效率,减少淤泥的附着。



技术特征:

1.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包括主杆(1)和设在主杆(1)一侧的转轴(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5)包括固定环(53)、移动环(51)和滑套(8),所述固定环(53)固定在所述转轴(7)远离所述主杆(1)的一端,所述滑套(8)滑动套设在所述转轴(7)上,所述移动环(51)设置在所述滑套(8)上随所述滑套(8)一同移动,所述滑套(8)通过限位部件与所述转轴(7)的相对位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51)能够在所述滑套(8)上沿所述转轴(7)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移动环(51)和所述滑套(8)靠近所述固定环(53)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4)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7)上的转盘(41),所述破碎板(42)的一端铰接在转盘(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44)包括第一破碎块(441),所述第一破碎块(441)靠近破碎板(4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442),所述连接杆(442)滑动穿设在破碎板(42)上,所述连接杆(442)位于第一破碎块(441)与破碎板(4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43),所述第一破碎块(441)在破碎板(42)的带动下对管道内壁附着的杂物进行粉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42)远离第一破碎块(44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导轮(444),所述破碎板(42)相应所述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远离连接杆(44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导轮(446),所述第一导轮(444)与第二导轮(446)之间穿接有钢绳(445),所述钢绳(445)靠近第一导轮(444)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杆(447)上,所述移动杆(447)滑动穿设在破碎板(42)上,所述移动杆(447)靠近第一破碎块(44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破碎块(448),所述移动杆(447)靠近安装槽(11)的一侧与破碎板(4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449),所述钢绳(445)用于拉动移动杆(447)调节第二破碎块(448)向靠近或远离破碎板(42)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块(441)与第二破碎块(448)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破碎块(441)和所述第二破碎块(448)在其转动方向上与所述管道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破碎块(441)和所述第二破碎块(448)相应管道内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撞击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位于主杆(1)与破碎装置(4)之间设有动力部件(3),所述动力部件(3)用于带动所述转轴(7)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上设有对清理装置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2),所述支撑部件(2)包括支撑杆(22),所述存放箱(21)固定在主杆(1)上,所述支撑杆(22)靠近存放箱(21)的一侧与存放箱(21)铰接,所述支撑杆(22)远离存放箱(21)的一侧设有车轮(23),所述支撑杆(22)与主杆(1)相对应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4),所述第一液压杆(24)靠近主杆(1)的一端铰接在空槽(6)中,所述空槽(6)开设在主杆(1)的外圆端面上,所述第一液压杆(24)用于带动车轮(23)相靠近或者远离管道内壁的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涉及管道清理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管道内壁清理装置,包括主杆和设在主杆一侧的转轴,还包括;清洁装置,设于转轴上并所述转轴一同转动,通过碰撞的方式对管道内壁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破碎装置,设于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清洁装置与所述主杆之间,随所述转轴一同转动;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多个破碎板,分布在所述转轴的四周,各所述破碎板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破碎组件,调节装置,用于改变破碎装置与管道内壁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将附着在管道内壁上的硬块逐渐破碎,减少硬块附着管道的内壁上,使得管道的内壁更加整洁,从而减少后续污水中的杂质堆积在未清理干净的杂质上,可以提高对管道内壁的清洁效率,减少淤泥的附着。

技术研发人员:汤丁丁,周艳,马彩凤,赵皇,汪小东,郑碧娟,夏云峰,张日亮,秦雄,程飞跃,王媛,史诗乐,杜荏,高立,陆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