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2157发布日期:2023-08-30 17:5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印染,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印染污水为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传统印染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废水→粗格栅→调节池→前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后混凝沉淀池→排放。污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悬浮物,然后泵送至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调节池出水经过前混凝沉淀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及色度,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去除部分污染物、色度及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后,进入接触氧化池,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后混凝沉淀池,进一步去除固体悬浮物和污染物后排放。

2、传统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接触氧化工艺,耐冲击力差,设备维护维修困难;缺少对污水中色度的深度处理,很难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

3、另外在生物处理池中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反应,随有搅拌装置等设施,但会存在因反应时间短,或者微生物与污染物接触不充分,造成污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达到了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抗冲击力强、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和降低了运行成本的效果。

2、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印染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0、预处理:用于去除印染污水中的不溶性污染物及部分色度,提高印染污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性,首先对印染污水进行搅拌和/或进行曝气,调节以均衡其水质水量,污水调节时间为12~24小时,然后向调节后的污水内加入石灰和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污染物及部分色度,石灰的加入量为使污水的ph在8~9之间,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使其在污水中的浓度为300~700mg/l,最后将混凝后的污水通过厌氧水解的作用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及色度,并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污水水解酸化时间为6~12小时,并且在酸化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搅拌;

4、s20、利用ebis工艺进行生物处理:对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分解后进行泥水分离;

5、s30、深处理:将步骤s20中分离后的污水依次经臭氧氧化、气浮处理。

6、在本技术方案中,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接触氧化处理步骤,而采用ebis工艺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循环分解后进行泥水分离,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抗冲击力强的优点,另外,由于在泥水分离后对出水进行深处理,能够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并且水质稳定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或企业回用水标准,同时还降低了运行成本。

7、进一步的,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除杂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一体化生物处理池、臭氧氧化池和气浮池。

8、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包括:

9、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污水的污水腔,污水腔内添加有微生物;

10、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池体内,能周向转动搅动污水腔内的污水与微生物发生反应,所述搅拌装置上还设置有补充混合结构,所述补充混合结构能够随着搅拌装置转动吸附微生物并抖落微生物。

11、在本技术方案中,微生物容易聚集在通过污水腔内,通过使补充混合结构随着搅拌装置转动,使补充混合结构转至聚集的微生物时吸附微生物,并适时地抖落微生物使微生物在污水内快速扩散开,能够促进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得到很好的处理。

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13、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池体上;

14、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穿入池壁且能周向转动,转动轴一端与上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15、轴套,转动轴上间隔套设有两个轴套,轴套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外周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1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电机工作使转动轴转动使轴套跟着转动轴转动实现搅拌叶片对污水的搅动。

17、进一步的,所述补充混合结构包括:

18、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从轴套表面向外延伸,延伸块上开设有缺口;

19、转杆,所述转杆平行于轴套轴线地设置在缺口内且转杆两端固定设置在延伸块内;

20、吸附片,所述吸附片设置在缺口内且转动套设在转杆上;

21、档块,所述档块固定设置在缺口下侧的吸附片的转动路径上,档块上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吸附片连接。

22、在本技术方案中,转动轴带动轴套转动使延伸块跟着转动,当延伸块进入污水受水推力的作用,吸附片会绕着转杆转动使吸附片拨散污水腔内聚集的微生物群并使微生物吸附在吸附片上,而当吸附片从污水中转出时,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吸附片会反向转动复位且撞击档块。则吸附在吸附片上的微生物会因撞击力掉落至污水中,如此使微生物分散至污水中,能够促进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得到很好的处理。

23、进一步的,所述补充混合结构还对应有中间撞击结构,中间撞击结构能够在吸附片转动路径上撞击吸附片。

24、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撞击结构包括:

25、主动齿盘,所述主动齿盘套设在转动轴上的两个轴套之间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主动齿盘朝向补充混合结构的端面向内沉陷形成圆形沉槽,沉槽槽壁沿着圆周方向180°范围内设置有向主动齿盘轴心延伸的第一半圈齿,沉槽中心向补充混合结构方向凸起形成凸圈,凸圈外周圆周方向180°范围内设置有第二半圈齿,第一半圈齿和第二半圈齿相对设置分别位于主动齿盘轴线的两侧,延伸块与第一半圈齿和第二半圈齿的交界处在同一直线上;

26、撞击轴,所述撞击轴转动设置在轴架上,撞击轴上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半圈齿和第二半圈齿之间且能依次交替地与第二半圈齿和第二半圈齿啮合,撞击轴上还套设有撞击套,撞击套位于轴套的下方与吸附片位置对应且位于延伸块的转动路径上。

27、在本技术方案中,转动轴带动轴套转动同时也带动主动齿盘转动,当主动齿盘的第二半圈齿与从动齿轮啮合时,从动齿轮与主动齿盘及延伸块转动方向相同,而当旋转至第一半圈齿与从动齿轮啮合时,从动齿轮会立即更换旋转方向与主动齿盘及延伸块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从动齿轮更换旋向时,延伸块正好转动至撞击套处,从动齿轮会带着撞击套更换旋向,则撞击套会强烈地撞击延伸块上的吸附片,使吸附片晃动拨散污水腔内聚集的微生物群并使微生物吸附在吸附片上,也能抖落原先就吸附在吸附片上的微生物,再一次使微生物分散,促进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得到很好的处理。

28、进一步的,所述撞击套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29、进一步的,所述撞击轴圆周方向分布有搅拌长轴。

30、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盘外周分布有搅拌短轴。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1.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接触氧化处理步骤,而采用ebis工艺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循环分解后进行泥水分离,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抗冲击力强的优点,另外,由于在泥水分离后对出水进行深处理,能够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并且水质稳定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或企业回用水标准,同时还降低了运行成本。

33、2.微生物容易聚集在通过污水腔内,通过使补充混合结构随着搅拌装置转动,使补充混合结构转至聚集的微生物时吸附微生物,并适时地抖落微生物使微生物在污水内快速扩散开,能够促进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得到很好的处理。

34、3.转动轴带动轴套转动使延伸块跟着转动,当延伸块进入污水受水推力的作用,吸附片会绕着转杆转动使吸附片拨散污水腔内聚集的微生物群并使微生物吸附在吸附片上,而当吸附片从污水中转出时,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吸附片会反向转动复位且撞击档块。则吸附在吸附片上的微生物会因撞击力掉落至污水中,如此使微生物分散至污水中,能够促进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得到很好的处理。

35、4.转动轴带动轴套转动同时也带动主动齿盘转动,当主动齿盘的第二半圈齿与从动齿轮啮合时,从动齿轮与主动齿盘及延伸块转动方向相同,而当旋转至第一半圈齿与从动齿轮啮合时,从动齿轮会立即更换旋转方向与主动齿盘及延伸块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从动齿轮更换旋向时,延伸块正好转动至撞击套处,从动齿轮会带着撞击套更换旋向,则撞击套会强烈地撞击延伸块上的吸附片,使吸附片晃动拨散污水腔内聚集的微生物群并使微生物吸附在吸附片上,也能抖落原先就吸附在吸附片上的微生物,再一次使微生物分散,促进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得到很好的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