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6401发布日期:2023-09-14 21:0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培养皿收集处理,具体是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首先培养皿主要包括上盖和仓体,仓体内主要具有培养液、菌类等,在实验完成后,为了避免液体洒落,因此通过上盖进行封闭后,在进行回收处理,由于培养皿内的物质可能对外部或者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在处理时,最好保证培养皿为封闭状态转运,为了对培养皿进行无接触拆封清洗,因此需要一种处理系统,实现培养皿的分离以及培养液的冲洗,使冲洗后的培养皿再进行后续的灭菌浸泡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回收处理仓、投料轨道、分离清洗轨道、清洗管;

4、所述回收处理仓提供清洗封闭环境,所述回收处理仓包括用于培养皿分离的盖盒分离仓和用于分离后的培养皿冲洗的输送清洁仓;

5、所述投料轨道分布在所述盖盒分离仓的侧面上端,所述投料轨道延伸至所述盖盒分离仓内部,用于将闭合后的培养皿进行引导进入;

6、所述分离清洗轨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分离清洗轨道分布在所述投料轨道的两侧,所述分离清洗轨道前端与所述投料轨道末端具有重叠区,所述重叠区开设有拆分孔,所述盖盒分离仓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拉伸分离控制件,所述拉伸分离控制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吸附头,所述吸附头通过气路与外部气体控制器连通,所述吸附头用于夹持封闭培养皿上下盖分离后,送入所述分离清洗轨道的内部;

7、所述清洗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分离清洗轨道之间,所述清洗管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培养皿盖体内壁和培养皿仓体内壁的侧冲淋喷头,所述分离清洗轨道的顶部设置有对培养皿盖体、培养皿仓体周侧、后侧冲淋的顶清洗喷头,所述清洗管与所述顶清洗喷头通过顶冲淋管连通。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清洗轨道靠近所述投料轨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阻隔翻板,所述投料轨道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出口弧形软板,所述阻隔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出口弧形软板位置对应的进入弧形软板。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清洗轨道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有废液排放底板,所述回收处理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废液收集器,所述废液收集器位于所述废液排放底板的正下方。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拆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吸附头的直径,所述拆分孔的直径小于培养皿的直径,所述吸附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清洗轨道末端延伸至所述输送清洁仓的外部,所述输送清洁仓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离清洗轨道配合的分离出口。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本系统的使用流程为:将培养皿放置在投料轨道的上方,使培养皿受到重力影响在投料轨道内向下滑动,在投料轨道的末端受到阻碍结构进行阻碍后,控制拉伸分离控制件推动吸附头穿过拆分孔进入分离清洗轨道的内部,直至吸附头与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接触,通过气路控制外部负压机构对吸附头处抽真空,产生吸力,拉伸分离控制件带动吸附头回收,使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分离后,出口弧形软板发生弹性形变,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从投料轨道内分离后,进入弧形软板发生弹性形变,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进入分离清洗轨道内部,直至吸附头经过拆分孔再次运动,吸附头与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分离后,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进入分离清洗轨道内,通过阻隔翻板进行封闭,此时的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受到重力影响在分离清洗轨道内发生滚动,滚动时,侧冲淋喷头直接对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的内壁进行冲洗,同时通过顶冲淋管将液体通过顶清洗喷头喷出,使转动的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周侧和外侧均匀受到顶清洗喷头的冲洗作用,冲洗后的液体通过废液排放底板后下落至废液收集器处收集,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通过分离出口运动至分离清洗轨道的外部轨道处进入后续工序。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该系统结合培养皿实验产生的污染后培养皿进行回收处理,将闭合的培养皿实现分离,同时利用培养皿的形状结合重力,通过分离清洗轨道对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进行清洗,通过侧冲淋喷头将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内壁进行冲刷,通过顶冲淋管对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的周侧进行均匀冲洗,在结构简化的基础上,对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进行均匀冲刷,结构简单,同时培养液不会与人体产生接触,对培养皿进行回收清洗后,通过分离清洗轨道可以直接投放至浸泡消毒池进行后续操作,用于后续二次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处理仓(1)、投料轨道(2)、分离清洗轨道(3)、清洗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清洗轨道(3)靠近所述投料轨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阻隔翻板(31),所述投料轨道(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出口弧形软板(21),所述阻隔翻板(31)上设置有与所述出口弧形软板(21)位置对应的进入弧形软板(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清洗轨道(3)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有废液排放底板(33),所述回收处理仓(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废液收集器(14),所述废液收集器(14)位于所述废液排放底板(33)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孔(32)的直径大于所述吸附头(52)的直径,所述拆分孔(32)的直径小于培养皿的直径,所述吸附头(5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清洗轨道(3)末端延伸至所述输送清洁仓(12)的外部,所述输送清洁仓(12)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离清洗轨道(3)配合的分离出口(1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培养皿收集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皿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回收处理仓、投料轨道、分离清洗轨道、清洗管,所述回收处理仓提供清洗封闭环境,所述回收处理仓包括用于培养皿分离的盖盒分离仓和用于分离后的培养皿冲洗的输送清洁仓,所述投料轨道延伸至所述盖盒分离仓内部,用于将闭合后的培养皿进行引导进入;该系统结合实验室培养皿实验产生的污染后培养皿进行回收处理,将闭合的培养皿实现分离,同时利用培养皿的形状结合重力,通过分离清洗轨道对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进行清洗,在结构简化的基础上,对培养皿盖体和培养皿仓体进行均匀冲刷,对培养皿进行回收清洗后,用于后续二次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侯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侯亚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