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36250发布日期:2023-08-16 19:1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具体为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污泥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多种处理步骤,其中就包括曝气的工艺步骤。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方法和设备,向污泥中强制通入空气,使池内污泥与空气接触充氧,并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防止池内悬浮物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泥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这种向污泥中强制增氧的过程就叫做曝气。

2、为此,我国专利公告号cn112679059b公布了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风机,所述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还包括集气罩和主箱体,主箱体上端设置有曝气腔,曝气腔内转动设置有提升搅拌组件和下沉搅拌组件,提升搅拌组件用于配合下沉搅拌组件驱动污泥在曝气腔内循环流动,提升搅拌组件和下沉搅拌组件均与风机连接,集气罩通过安装板固定在主箱体上方,集气罩通过集气管与风机连通,风机固定在主箱体外壁上。上述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通过设置集气盘能够将恶臭气体集中起来,并且通过提升搅拌组件和下沉搅拌组件能够促进污泥在曝气腔内循环流通,因此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

3、通过上述描述能够得知:上述装置是利用提升搅拌组件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向上的驱动效果,而由于污水和提升搅拌组件之间存在远距离的死角问题,因此,提升搅拌组件对于污泥的提升作用会随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特别是曝气腔的边角部位,很难对处于该部位的污泥进行曝气,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采用卧式滚筒设计,能够在转动时,对位于曝气腔内部的污水以及污泥产生全方位的驱动效果,其中,该旋转可使得污泥不断在污水中进行全方位的循环效果,从而提高污泥的运动量降低其沉淀范围,不存在死角问题,提高氧气对污泥的曝气效应,而该旋转可使得污水产生一定的循环流动效果,污水的循环流动可增大氧气在其内部运动的行程,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有效接触时长,因此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基板、通过支撑基座纵向安装于底部支撑基板一侧的第一立板、设置于第一立板板体中且用于排放曝气后污水混合物的排放口、安装于排放口中部且用于控制污水排放量的球阀、设置于第一立板板体中且用于污水混合物排入的污水灌入口以及通过电机基座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撑基板上表面的驱动电机,还包括卧式滚筒结构,通过机械密封结构可旋转式水平安装于第一立板一侧,其内部设置有卧式设计且用于储存污水混合物的曝气腔以及沿曝气腔内壁且在转动状态下可对接触部位的污水混合物产生驱动效果的分割凸起条;支撑式气体喷入结构,纵向安装于底部支撑基板另一侧,其内部设置有可限制气体定向流动的涡轮安装腔以及使得气体排放至曝气腔中部区域的气体喷头;以及从动式联动结构,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转子端部,其内部设置有可通过皮带带动支撑式气体喷入结构转动的下皮带轮结构以及在涡轮安装腔内部转动时可使得外界气体压缩进入至气体喷头部位的涡轮叶片。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卧式滚筒设计,能够在转动时,对位于曝气腔内部的污水以及污泥产生全方位的驱动效果,其中,该旋转可使得污泥不断在污水中进行全方位的循环效果,从而提高污泥的运动量降低其沉淀范围,不存在死角问题,提高氧气对污泥的曝气效应,而该旋转可使得污水产生一定的循环流动效果,污水的循环流动可增大氧气在其内部运动的行程,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有效接触时长,因此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

4、优选的,所述卧式滚筒结构包括卧式滚筒体,所述卧式滚筒体的中心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曝气腔,曝气腔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机械密封结构的环形安装槽,其中一个环形安装槽通过机械密封结构可旋转式水平安装于第一立板一侧,卧式滚筒体的外圆周面设置有一体式结构的上皮带轮结构,所述卧式滚筒体在位于曝气腔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多个分割凸起条,多个所述分割凸起条关于曝气腔的轴心线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分割凸起条沿曝气腔的轴心长度方向设置。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卧式滚筒体转动时,会带动其内部的分割凸起条一起转动,而分割凸起条在转动时,能够对位于该部位的污水以及污泥产生全方位的驱动效果,其中,该旋转可使得污泥不断在污水中进行全方位的循环效果,从而提高污泥的运动量降低其沉淀范围,不存在死角问题,提高氧气对污泥的曝气效应,而该旋转可使得污水产生一定的循环流动效果,污水的循环流动可增大氧气在其内部运动的行程,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有效接触时长,因此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

6、优选的,所述支撑式气体喷入结构包括纵向安装于底部支撑基板另一侧的第二立板,第二立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通过机械密封结构安装于另一个环形安装槽内部的环形体结构,第二立板的侧面设置有延伸至曝气腔中心部位的空心水平柱结构,所述第二立板在位于驱动电机转子的对应部位设置有涡轮安装腔,涡轮安装腔的进气端口朝向第二立板外围,第二立板在进气端口的对应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轴体的轴体安装孔,空心水平柱结构的内部中心设置有延伸至第二立板内部的气体预留腔,涡轮安装腔的排气端口朝向气体预留腔,第二立板在位于环形体结构内环的顶部区域设置有用于气体由曝气腔向外排放的气体排放孔,空心水平柱结构的圆周面安装有多个气体喷头,所述气体喷头由橡胶材料支撑的环形体结构、且环形体结构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排放气体的气孔,所述气体喷头在未受到气体的压力时,由于其自身的弹性可使得气孔处于闭合状态。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能够对卧式滚筒体进行支撑效果,另一方便,产生的高压气体能够通过气体喷头喷入至污水混合物中,实现使池内污泥与空气接触充氧,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从而使得污泥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泥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实现污泥的曝气。

8、优选的,所述从动式联动结构包括水平转动轴,所述水平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内凹式且用于固定安装驱动电机转子的转子固定槽,所述水平转动轴在位于上皮带轮结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对应的下皮带轮结构,下皮带轮结构与上皮带轮结构之间通过皮带联动,水平转动轴的轴体贯通轴体安装孔、且在贯通部位通过机械密封结构连接,水平转动轴在位于涡轮安装腔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环形从动柱,环形从动柱的圆周面安装有多个环形阵列式的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随驱动电机的转子转动时,其形成的进气方向朝向进气端口、排气方向朝向气体预留腔。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驱动电机后,水平转动轴能够随驱动电机的转子转动,此时,下皮带轮结构能够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卧式滚筒体转动,此外,又能够带动涡轮叶片转动,产生必要的空气驱动效果,从而实现一机多用,提高曝气过程中动能的有效利用率。

10、作为优选的工作步骤,s1:通过水泵将带有污泥的污水混合物通过污水灌入口注入至曝气腔内部,其中,混合物注入的量需要淹没气体喷头、同时低于污水灌入口和气体排放孔的高度;s2:启动驱动电机,并控制驱动电机转子的转动速度,该速度需要使得外界空气足以由气体喷头喷入至污水混合物中,且不至于污水混合物在工作时沿污水灌入口和气体排放孔向外泄露;s3:工作一端时间后,关闭驱动电机,并打开球阀,使得污水混合物排放。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采用卧式滚筒设计,能够在转动时,对位于曝气腔内部的污水以及污泥产生全方位的驱动效果,其中,该旋转可使得污泥不断在污水中进行全方位的循环效果,从而提高污泥的运动量降低其沉淀范围,不存在死角问题,提高氧气对污泥的曝气效应,而该旋转可使得污水产生一定的循环流动效果,污水的循环流动可增大氧气在其内部运动的行程,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有效接触时长,因此大大提高了曝气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