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25869发布日期:2023-09-13 15:0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革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制革废水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皮革废水的特点是s2-、cr3+、cod、bod5、氨氮和总氮浓度高,并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等,且各工段废水水量和水质差异极大。针对制革废水的排放特点,目前常用的是“分类预处理,综合废水物化+生化处理”的工艺路线,即先将脱毛浸灰废水、铬鞣废水、脱脂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然后与其它废水混合后进行物理处理,使废水的环境适合微生物生存,再进行生化处理使废水符合国家标准。

2、关于综合废水,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104710087a)公开了综合废水a0生化处理方法,综合废水经格栅和调节池处理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然后引水至选择反应区/缺氧区/好氧区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之后进入二沉池沉淀出水,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选择反应区。本发明能够充分均衡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的水质和水量,有效降低生化系统的处理负荷,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快速提升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效率,防止污泥流失,稳定处理效果,确保上清液出水水质。

3、但是,上述制革废水处理方法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综合废水的ph值一般在8-10,而混凝沉淀池采用混凝剂适宜ph范围一般在6-8,需要额外加酸调节;2、好氧区的自养型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反应生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过程中,需要额外加入无机碳源例如甲醇或葡萄糖等;3、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现在处理污泥应用最多的两种方式:焚烧和填埋,这两种处置方式极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从源头出发,进行污泥的原位减量,使污水厂在运营过程中降低污泥的产量,不仅很大程度上节约运营成本,而且能防治污泥处理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它能够降低剩余污泥量、减少外加剂成本并达到达标排放。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制革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

4、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消化池、二沉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连通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线,所述好氧池的出水端通过并联式出水线接至二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端接至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接至混凝沉淀池和好氧池,且所述二沉池的出泥端与缺氧池之间连通设置有污泥回流线,所述污泥消化池的出水端接至二沉池;

5、含铬废水处理支路,含铬废水处理支路的废液出水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的格栅;

6、脱毛废水处理支路,脱毛废水处理支路通过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一端接至格栅而第一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

7、脱脂废水处理支路,脱脂废水处理支路通过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一端接至格栅而第二并联式废液出水线的另一端接至污泥消化池。

8、优选地,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装置。

9、优选地,所述缺氧池和污泥消化池内分别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污泥消化池内还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

10、优选地,所述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

11、优选地,所述含铬废水处理支路采用碱沉淀法与板框压滤法处理得到废液并汇入格栅。

12、优选地,所述脱毛废水处理支路采用超滤法回收蛋白质和催化氧化法处理得到含有小分子降解蛋白质的废液并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

13、优选地,所述脱脂废水处理支路采用酸提取法处理得到含有残留脂肪酸的废液并接至综合废水处理主路。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上述处理系统完成如下步骤:

15、s1、含铬废水、脱毛废水、脱脂废水及其他废水分别在各处理支路中处理后汇入综合废水处理主路形成综合废水;

16、s2、综合废水在综合废水处理主路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具体为:

17、s21、综合废水通过格栅筛出大颗粒杂物和调节池调节水量及均衡水质;

18、s22、经步骤s21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和脱水,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和石灰,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引入的乙酸调节ph值在6.5-7.5;

19、s23、经步骤s22处理后的废水引入缺氧池,与从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以及从二沉池引入的回流污泥混合搅拌,使废水中基质与回流污泥充分反硝化反应和氨化反应,为后续的好氧硝化反应提供氨态氮以及将好氧硝化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排放;

20、s24、经步骤s23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好氧池,通过并联式乙酸回流线输入的乙酸为无机碳源,通过曝气提供充足氧气,污泥中的好氧自养型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

21、s25、经步骤s24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并联式出水线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并联式出水线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的分流比控制在1.5-2.4∶1,污泥消化池内的污泥中的发酵产酸微生物利用从脱毛废水处理支路引入的小分子降解蛋白质和从脱脂废水处理支路引入的残留脂肪酸为有机基质,协同超声波振动进行厌氧消化产生乙酸,降低废水ph值并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

22、s26、经步骤s25处理后的废水引入二沉池,与从好氧池引入二沉池的废水混合,在二沉池内沉淀得到上清液和沉淀污泥,沉淀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引入缺氧池而余下进行浓缩与压滤处理,上清液一部分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作为ph调节剂和引入好氧池作为无机碳源而余下引入曝气生物滤池;

23、s27、废水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再进行生物处理,进一步降低bods和cod,达标排放。

24、优选地,从二沉池引入缺氧池的回流污泥的污泥回流比为100%-150%,从好氧池引入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

25、优选地,所述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8h;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15h;所述二沉池的表面负荷率为1-1.2m3/(m2·h),水力停留时间3-5小时;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0.4-0.8m3/(m2·h),水力停留时间4-6小时。

26、有益效果

27、本发明制革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综合废水处理主路,综合废水处理主路采用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其中污泥消化池的进水来自脱毛废水处理支路的含有小分子降解蛋白质的废液以及脱脂废水处理支路的含有残留脂肪酸的废液,污泥消化池中的污泥发酵产酸微生物例如蛋白质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水解与酸化反应得到乙酸,一方面乙酸能够使得污泥表面的胞外聚合物被崩解,部分细胞发生胞溶现象,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达到污泥减量和回流污泥改性目的,另一方面乙酸回流引入混凝沉淀池作为ph调节剂和回流引入好氧池作为无机碳源,且回流液基本不含污泥,达到降低外加剂成本和减少工序目的。另,本发明控制好氧池出水分流至污泥消化池和二沉池的分流比,保证回流污泥的微生物活性,同时有助于降低出水ph值。故本技术在综合废水处理主路中增加设置污泥消化池具有一物多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