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6191发布日期:2023-11-17 11:5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备,尤其是涉及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技术中,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情况多样、水量水质变化较大,而采用的水处理工艺及总之大都是单工艺单装置或者多工艺多装置串联的形式,占地大、管路长、装备的长宽不统一、高程不协调,使得原水水质不能得到合理的选用。随着新版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执行,乡镇、农村饮用水处理工艺也需要有针对性的、适应性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将饮用水处理中常用的预臭氧与气浮(或者沉淀)、后臭氧、活性炭、超滤膜、除铁除锰的锰砂滤池等工艺按照不同需要组合成一体化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原水水质合理选用、确保达标,并提供优质水。

2、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体化水处理装置,为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或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两种所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均包含有超滤膜池。

4、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混合搅拌池、絮凝池、气浮砂滤池、升流式活性炭滤池、超滤膜池,所述预臭氧池与所述絮凝池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所述升流式活性炭滤池上部集水槽集水并从所述超滤膜池从上部进水,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采用超滤膜产水进行下进水顺冲。

5、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混合搅拌池、絮凝池、气浮活性炭滤池以及超滤膜池,所述所述预臭氧池与所述絮凝池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

6、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混合搅拌池、絮凝池、气浮超滤膜池、中间水箱、后臭氧池以及活性炭滤池,所述气浮超滤膜池的中间位置处的出水管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的底部连接,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提升泵,所述活性炭滤池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的废水池。

7、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混合搅拌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锰砂滤池、中间水箱、升流式活性炭滤池以及超滤膜池,所述锰砂滤池底部的出水管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的底部连接,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提升泵,所述超滤膜池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的废水池,所述中间水箱与升流式活性炭滤池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

8、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混合搅拌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超滤膜池、中间水箱、臭氧池以及活性炭滤池,所述超滤膜池的中间位置处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的底部连接,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提升泵,所述中间水箱与所述臭氧池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所述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采用前续流程处理水进行下进水顺冲。

9、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处理单元水流方向宽度一致,前后水处理池贴合、共壁,统一进水统一产水。

10、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池体外的各类联络管、排泥管、进气管均单侧布置,两组一体化装置管道对管道形成中间管廊的双装置并联布置方式。

11、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所处的基础底板是齐平的,流程中需要设置中间提升的位置都设置中间水箱,以提高水位向后续工艺配水,并为中间水箱之前的过滤池提供冲洗水。

12、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为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或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将饮用水处理中常用的预臭氧与气浮(或者沉淀)、后臭氧、活性炭、超滤膜、除铁除锰的锰砂滤池等工艺按照不同需要组合成一体化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原水水质合理选用、确保达标,并提供优质水。

14、2.此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基本配置包括:前处理、臭氧活性炭、超滤膜,可选配置是出铁锰滤池,预臭氧和后臭氧可以同时配置或者选配。并将多种工艺组合,池体同宽、前后共壁、高程合理利用,布置紧凑占地小,可灵活布置成双组中间管廊,或者多个双组贴临布置。

15、3.此一体化水处理装置中超滤膜池采用下进水气水顺冲洗上排水方式,尽量多的将悬浮颗粒向上带走,减少向下排空的次数,其顺冲洗所用的水尽量利用了前续工艺的出水,既可以实现过程水顺冲减少产品水的消耗,还可以避免前续工艺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所带来的弊端。



技术特征:

1.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或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两种所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均包含有超滤膜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1)、混合搅拌池(2)、絮凝池(3)、气浮砂滤池(4)、升流式活性炭滤池(5)、超滤膜池(6),所述预臭氧池(1)与所述絮凝池(3)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7),所述升流式活性炭滤池(5)上部集水槽集水并从所述超滤膜池(6)从上部进水,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采用超滤膜产水进行下进水顺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1)、混合搅拌池(2)、絮凝池(3)、气浮活性炭滤池(4)以及超滤膜池(5),所述所述预臭氧池(1)与所述絮凝池(3)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1)、混合搅拌池(2)、絮凝池(3)、气浮超滤膜池(4)、中间水箱(6)、后臭氧池(7)以及活性炭滤池(8),所述气浮超滤膜池(4)的中间位置处的出水管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6)的底部连接,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提升泵(5),所述活性炭滤池(8)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的废水池(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1)、混合搅拌池(2)、絮凝池(3)、斜管沉淀池(4)、锰砂滤池(5)、中间水箱(7)、升流式活性炭滤(8)池以及超滤膜池(9),所述锰砂滤池(5)底部的出水管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7)的底部连接,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提升泵(6),所述超滤膜池(9)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的废水池(10),所述中间水箱(7)与升流式活性炭滤(8)池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池(8)(1)、混合搅拌池(2)、絮凝池(3)、斜管沉淀池(4)、超滤膜池(5)、中间水箱(7)、臭氧池(8)以及活性炭滤池(9),所述超滤膜池(5)的中间位置处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7)的底部连接,所述管道上安装有提升泵(6),所述中间水箱(7)与所述臭氧池(8)的下方设置有设备间(10),所述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采用前续流程处理水进行下进水顺冲。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处理单元水流方向宽度一致,前后水处理池贴合、共壁,统一进水统一产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池体外的各类联络管、排泥管、进气管均单侧布置,两组一体化装置管道对管道形成中间管廊的双装置并联布置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所处的基础底板是齐平的,流程中需要设置中间提升的位置都设置中间水箱,以提高水位向后续工艺配水,并为中间水箱之前的过滤池提供冲洗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前处理可以分为混凝沉淀工艺与微絮凝气浮工艺,超滤膜工艺位置可以分为在臭氧活性炭工艺之前或之后,组合工艺还包括除铁除锰的锰砂滤池工艺,一体化水处理装置,为以气浮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或以沉淀为前处理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两种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均包含有超滤膜池。其将饮用水处理中常用的预臭氧与气浮(或者沉淀)、后臭氧、活性炭、超滤膜、除铁除锰的锰砂滤池等工艺按照不同需要组合成一体化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原水水质合理选用、确保达标,并提供优质水。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刚,张宁,张玉改,韦云钊,申浩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尚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