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

文档序号:37120490发布日期:2024-02-22 21:2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具体是指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生态防护林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为了使防护林能更好地生长,需要对栽培防护林的土壤定期进行修复处理,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使土壤回复原有的状态。其中使用土壤修复剂对损伤的土壤进行修复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土壤修复措施,将土壤修复剂喷洒或淋洒在土壤中,进而使得损伤的土壤补充各种所需元素,并辅助土壤进行自净,降低土壤污染程度,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现有的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都是向土里直接喷洒修复液,不能使土壤与修复液进行混合均匀,使得修复剂的利用率降低;另外对含石量较多的土壤进行修复时,石头上会遗留大量修复剂,也会使得修复剂的利用率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都是向土里直接喷洒修复液,不能使土壤与修复液进行混合均匀,使得修复剂的利用率降低;另外对含石量较多的土壤进行修复时,石头上会遗留大量修复剂,也会使得修复剂的利用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包含翻土组件、铲土组件和喷洒组件在内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

2、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箱体、翻土组件、铲土组件和喷洒组件,所述箱体的底端和左端均为敞口状态,所述喷洒组件设于箱体的左端,所述翻土组件设于箱体内部右侧,所述铲土组件设于箱体内部左侧,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设于箱体的前后两侧,用于将铲土组件收集的土壤输送到喷洒组件内,所述箱体前后两侧侧壁上通过前安装架安装有前移动轮。

3、进一步地,所述翻土组件包括电机一、旋转轴和翻土刀片,所述电机一固定设于箱体一侧侧壁上,所述旋转轴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箱体的前后内壁上,且旋转轴一端与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翻土刀片分布在旋转轴上,所述翻土刀片伸入箱体的下方敞口。

4、进一步地,所述铲土组件包括电机二、固定筒、排料盒、旋转筒、双向绞龙、六边形壳体和铲斗,所述固定筒两端贯穿箱体的前后内壁,所述排料盒固定设于固定筒的两端上,所述电机二固定设于其中一组排料盒的一端上,所述双向绞龙同轴位于固定筒内,且其一端穿过一侧的排料盒与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绞龙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排料盒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通转动套接设于固定筒上,所述六边形壳体固定套接在旋转筒上,所述六边形壳体外部六边形的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矩形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旋转筒之间连通设有导料壳体,所述导料壳体与旋转筒垂直,且导料壳体与旋转筒连通处为导料口,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当导料壳体转动到旋转筒上方时,导料口与进料口对齐,所述导料口的长度略小于进料口的长度、导料口的宽度略小于进料口的宽度,

5、,所述铲斗固定设于六边形壳体外部六边形的端面上。

6、进一步地,所述铲土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四、齿轮一和环形齿轮,所述电机四固定设于箱体一侧侧壁上,所述电机四的输出轴伸入箱体内,所述齿轮一设于电机四的输出轴上,所述环形齿轮固定设于六边形壳体一侧侧壁上且与固定筒同轴心,所述环形齿轮与齿轮一啮合。

7、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与排料盒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位于喷洒组件的上方。

8、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组件包括环形筒、喷洒管、粉碎机构、传动机构和水箱,所述环形筒与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设于环形筒顶部,所述粉碎机构设于环形筒的底部且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水箱设于箱体顶部,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设有输送管,所述喷洒管垂直穿过环形筒且与输送管连通,所述喷洒管底端连通设有喷洒盘,所述喷洒盘上分布设有喷头,所述喷头指向粉碎机构,所述环形筒的前后两侧通过后安装架安装有后移动轮,所述螺旋输送机与后安装架之间固定设有加强板。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三、旋转管、皮带轮一、皮带轮二和支撑板,所述电机三设于箱体顶部上,所述皮带轮一设于电机三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环形筒的顶端上,所述旋转管通过轴承转动贯穿支撑板中部,所述皮带轮二设于旋转管上,所述皮带轮一与皮带轮二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喷洒管穿过旋转管,所述喷洒管上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多组支撑架。

10、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锥形壳体、粉碎轴、粉碎杆、从动齿轮和齿圈,所述锥形壳体固定套接设于旋转管上,所述锥形壳体底部一体成型设有环形板,所述粉碎轴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设于环形板上,所述粉碎轴均匀分布在环形板上且位于环形板下方,所述齿圈固定套接设于环形筒底端处,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设于粉碎轴的一端上且与齿圈啮合,所述粉碎杆设于粉碎轴上,所述锥形壳体的上表面分布设有弧形分散条。

11、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机构还包括粉碎刀片和过滤板,所述粉碎刀片固定设于旋转管上且位于锥形壳体上方,所述过滤板固定设于旋转管上且位于粉碎刀片与锥形壳体之间,所述过滤板包括圆盘、分离杆和滑动环,所述圆盘固定设于旋转管上,所述分离杆固定分布设于圆盘的圆周壁上,所述滑动环固定设于分离杆的另一端上且与环形筒的内壁滑动接触。

12、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筒顶部左侧开设有抛石口,所述抛石口处固定设有导料槽,所述箱体的右端固定设有连接件。

13、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通过利用翻土组件将土壤翻起,使土壤松散,便于铲土组件的铲土,接着利用铲土组件将土壤铲起收集,然后通过与螺旋输送机的配合,可以将土壤输送到喷洒组件内,接着利用喷洒组件对输送到环形筒内的土壤依次进行粉碎、过滤、再粉碎和喷洒修复剂,使土壤能够充分与修复剂接触,水箱内修复剂通过输送管、喷洒管、喷洒盘和喷头喷出,喷洒在降落的土壤上,由于土壤从锥形壳体底部四周下落,所以土壤下落呈环形包围在喷洒盘周围,从而使喷头喷出的修复剂均匀的喷洒在周围的下落的土壤上,提高修复剂利用率。

15、2、本发明通过旋转的过滤板对石块进行过滤,利用离心力带动石块向四周移动,具有一定速度的石块经过抛石口时被甩出,甩出的石头沿着导料槽掉落在地面上,使喷洒剂不在喷洒在石头上,提高修复剂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翻土组件(2)、铲土组件(3)和喷洒组件(4),所述箱体(1)的底端和左端均为敞口状态,所述喷洒组件(4)设于箱体(1)的左端,所述翻土组件(2)设于箱体(1)内部右侧,所述铲土组件(3)设于箱体(1)内部左侧,还包括螺旋输送机(5),所述螺旋输送机(5)设于箱体(1)的前后两侧,用于将铲土组件(3)收集的土壤输送到喷洒组件(4)内,所述箱体(1)前后两侧侧壁上通过前安装架(6)安装有前移动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土组件(2)包括电机一(21)、旋转轴(22)和翻土刀片(23),所述电机一(21)固定设于箱体(1)一侧侧壁上,所述旋转轴(22)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箱体(1)的前后内壁上,且旋转轴(22)一端与电机一(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翻土刀片(23)分布在旋转轴(22)上,所述翻土刀片(23)伸入箱体(1)的下方敞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土组件(3)包括电机二(31)、固定筒(32)、排料盒(33)、旋转筒(34)、双向绞龙(35)、六边形壳体(36)和铲斗(37),所述固定筒(32)两端贯穿箱体(1)的前后内壁,所述排料盒(33)固定设于固定筒(32)的两端上,所述电机二(31)固定设于其中一组排料盒(33)的一端上,所述双向绞龙(35)同轴位于固定筒(32)内,且其一端穿过一侧的排料盒(33)与电机二(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绞龙(35)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排料盒(33)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34)转动套接设于固定筒(32)上,所述六边形壳体(36)固定套接在旋转筒(34)上,所述六边形壳体(36)外部六边形的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矩形落料口(38),所述落料口与旋转筒(34)之间连通设有导料壳体,所述导料壳体与旋转筒(34)垂直,且导料壳体与旋转筒(34)连通处为导料口,所述固定筒(32)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当导料壳体转动到旋转筒(34)上方时,导料口与进料口对齐,所述铲斗(37)固定设于六边形壳体(36)外部六边形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土组件(3)还包括驱动机构(39),所述驱动机构(39)包括电机四(391)、齿轮一(392)和环形齿轮(393),所述电机四(391)固定设于箱体(1)一侧侧壁上,所述电机四(391)的输出轴伸入箱体(1)内,所述齿轮一(392)设于电机四(391)的输出轴上,所述环形齿轮(393)固定设于六边形壳体(36)一侧侧壁上且与固定筒(32)同轴心,所述环形齿轮(393)与齿轮一(39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5)的进料口与排料盒(33)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5)的出料口位于喷洒组件(4)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4)包括环形筒(41)、喷洒管(42)、粉碎机构(43)、传动机构(44)和水箱(45),所述环形筒(41)与箱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44)设于环形筒(41)顶部,所述粉碎机构(43)设于环形筒(41)的底部且与传动机构(44)连接,所述水箱(45)设于箱体(1)顶部,所述水箱(45)内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设有输送管(46),所述喷洒管(42)垂直穿过环形筒(41)且与输送管(46)连通,所述喷洒管(42)底端连通设有喷洒盘(47),所述喷洒盘(47)上分布设有喷头(48),所述喷头(48)指向粉碎机构(43),所述环形筒(41)的前后两侧通过后安装架(13)安装有后移动轮(14),所述螺旋输送机(5)与后安装架(13)之间固定设有加强板(4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4)包括电机三(441)、旋转管(442)、皮带轮一(443)、皮带轮二(444)和支撑板(445),所述电机三(441)设于箱体(1)顶部上,所述皮带轮一(443)设于电机三(441)的输出轴上,所述支撑板(445)固定设于环形筒(41)的顶端上,所述旋转管(442)通过轴承转动贯穿支撑板(445)中部,所述皮带轮二(444)设于旋转管(442)上,所述皮带轮一(443)与皮带轮二(444)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喷洒管(42)穿过旋转管(442),所述喷洒管(42)上固定设有固定块(446),所述固定块(446)与支撑板(445)之间设有多组支撑架(4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43)包括锥形壳体(431)、粉碎轴(432)、粉碎杆(433)、从动齿轮(434)和齿圈(435),所述锥形壳体(431)固定套接设于旋转管(442)上,所述锥形壳体(431)底部一体成型设有环形板(436),所述粉碎轴(432)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设于环形板(436)上,所述粉碎轴(432)均匀分布在环形板(436)上且位于环形板(436)下方,所述齿圈(435)固定套接设于环形筒(41)底端处,所述从动齿轮(434)固定设于粉碎轴(432)的一端上且与齿圈(435)啮合,所述粉碎杆(433)设于粉碎轴(432)上,所述锥形壳体(431)的上表面分布设有弧形分散条(437)。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43)还包括粉碎刀片(438)和过滤板(439),所述粉碎刀片(438)固定设于旋转管(442)上且位于锥形壳体(431)上方,所述过滤板(439)固定设于旋转管(442)上且位于粉碎刀片(438)与锥形壳体(431)之间,所述过滤板(439)包括圆盘(4391)、分离杆(4392)和滑动环(4393),所述圆盘(4391)固定设于旋转管(442)上,所述分离杆(4392)固定分布设于圆盘(4391)的圆周壁上,所述滑动环(4393)固定设于分离杆(4392)的另一端上且与环形筒(41)的内壁滑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筒(41)顶部左侧开设有抛石口(410),所述抛石口(410)处固定设有导料槽(411),所述箱体(1)的右端固定设有连接件(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箱体、翻土组件、铲土组件和喷洒组件,所述箱体的底端和左端均为敞口状态,所述喷洒组件设于箱体的左端,所述翻土组件设于箱体内部右侧,所述铲土组件设于箱体内部左侧,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设于箱体的前后两侧,用于将铲土组件收集的土壤输送到喷洒组件内。本发明利用喷洒组件对输送到环形筒内的土壤依次进行粉碎、过滤、再粉碎和喷洒修复剂,使土壤能够充分与修复剂接触。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生态防护林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郭霄,李明燕,王彤,孙迎坤,姜晓蕾,李士美,李海梅,郭绍霞,徐立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