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2/O废水处理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0439发布日期:2023-12-28 01:5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a2/o废水处理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到的处理工艺为好氧生化处理工艺,而a2/o工艺是好氧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典型工艺,不仅能降低有机负荷,还具备同时脱氮除磷的特点,应用十分广泛。然而,a2/o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脱氮效率不高、产生臭气、抗冲击能力弱、水质波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a2/o废水处理集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和污泥蓄养区,进水管连接厌氧区,输入待处理的废水;沉淀区的上部连接产水管,用于排出生化处理后得到的产水;沉淀区底部的排泥口连接污泥蓄养区的顶部,将分离得到的污泥输入污泥蓄养区;

2、好氧区内设有汽提装置,用于将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区的下游侧;缺氧区的下游设有循环液回流装置,用于将缺氧区下游的水体分别回流至厌氧区的上游和缺氧区的上游,提供微氧环境;

3、沉淀区的排泥口还连接缺氧区的下游侧,用于补充活性污泥。

4、可选的,所述a2/o废水处理集成装置为圆形套层结构,内层包括好氧区、沉淀区和污泥蓄养区,外侧包括厌氧区和缺氧区,各个区域之间用隔板间隔;

5、好氧区、沉淀区和污泥蓄养区均为扇形,并组成内层的圆形;外层的厌氧区和缺氧区组成圆环结构,厌氧区和缺氧区均为扇环形。

6、可选的,所述厌氧区包括厌氧上游区和厌氧下游区,沿着外侧的圆环并列布设;厌氧上游区与厌氧下游区之间设置第一隔墙,第一隔墙的顶部处于厌氧区的液面上方,底部悬空,使得厌氧上游区与厌氧下游区的底部连通;

7、所述进水管连接厌氧上游区的顶部,用于输入原料废水;厌氧上游区内设有第一导流筒,第一导流筒上下开口,使得从缺氧区下游回流的循环液沿第一导流筒上升,再与进水管输入的废水相混合。

8、可选的,所述缺氧区被若干个第二隔墙分隔为若干个分区,靠近厌氧下游区的分区为上游侧,靠近好氧区的分区为下游侧;

9、缺氧区上游侧的第一分区的顶部与厌氧下游区的顶部连通,第一分区的水流流向为由上至下,即厌氧下游区顶部的水从隔板顶端溢流至第一分区;第一分区下游侧的第二隔墙的顶部处于缺氧区的液面上方,底部悬空,使得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的底部连通;下游侧的下一个第二隔墙的底部固定在缺氧区的底板上,顶部低于上一个第二隔墙的顶部,使得第二分区顶部的水体溢流至第三分区;如此反复,缺氧区的相邻的分区的水流流向相反;缺氧区下游侧的最后一个分区采用顶部溢流的方式向相邻的好氧区进水。

1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缺氧区下游侧的最后一个分区的底部设有循环液回流装置,循环液回流装置包括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循环液回流泵,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最后一个分区的底部,第一回流管的出水端设在厌氧上游区的第一导流筒的底部,有利于回流的循环液直接进入第一导流筒并向上流动;第二回流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分区的底部。

11、可选的,所述好氧区的底部设有曝气管,好氧区的下游侧设有汽提装置,汽提装置包括汽提管,曝气管的供气管路为汽提管供气,汽提管的出水端延伸至缺氧区下游侧最后一个分区的顶部,将好氧区下游侧的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区的下游侧。

12、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墙包括外侧网笼、填充滤料、石子、内部网架、生物质、通气管和输料管,填充滤料和石子填充在外侧网笼内,形成外侧的过滤层;内部网架设在过滤层的内侧,生物质填充在内部网架的区域内,通气管和输料管设在内部网架的中部,且竖直贯穿第一隔墙。

13、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外侧网笼为长方体,填充滤料为废水处理所用的常规滤料,填充滤料的粒径为2-4mm;石子是常规石子,且具有级配,第一级为3-6mm,第二级为7-15mm;填充滤料和两个级配的石子混合均匀后,装填进外侧网笼中;

14、填充滤料、第一级石子与第二级石子的体积比为1:(1-1.5):(2-4)。

1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内部网架为若干个横纵网片交叉纵横交织而成,生物质装填在横纵网片所成的空腔内;所述生物质包括纤维条状植物、含有腐殖质的滤料和兼氧微生物,纤维条状植物选自海带、水草、草本植物的根茎。生物质中的滤料与填充滤料相同,能发挥载体的作用,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承载腐殖质和微生物。腐殖质为常规腐殖质,为微生物提供养料。纤维条状植物不仅提高养料,而且发挥网绳作用,使得含有腐殖质的滤料在内部网架的空间内更为牢固的固定。

1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通气管的顶端连接外部的供气装置,通气管的侧面均匀密布气孔,为内部网架的空间输入少量空气;输料管的顶端连接外部的碳源,输料管的侧面均匀密布通孔,为内部网架的空间输入养料。

17、所述内部网架提前安装在外侧网笼内,填充滤料和两个级配的石子混合均匀后,装填进外侧网笼中;滤料先与等质量的腐殖质混合均匀得到含有腐殖质的滤料,然后含有腐殖质的滤料和纤维条状植物混合均匀,再装填到内部网架的空间中,然后用纤维条状植物均匀缠绕覆盖外侧网笼的外表面,没有明显漏洞即可。

1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内部网架所占的空间与所述过滤层的体积比为(5-10):1;含有腐殖质的滤料与纤维条状植物的质量比为1:(1-1.5)。

19、厌氧上游侧的大部分废水从底部进入厌氧下游区,也有部分废水穿过第一隔墙进入厌氧下游区。废水先经过滤层过滤,然后进入内部网架的区域,兼氧微生物在少量氧气环境中生长繁殖,并对流经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处理后,再经过滤层后进入厌氧下游区。这部分废水中的有限氧气经内部网架以及生物质的分散和过滤层的分散,形成微氧,进入厌氧下游区。

20、可选的,所述第二隔墙的结构和内部物质与第一隔墙相同,区别在于,第二隔墙的生物质中为好氧微生物,通气管供应空气较多,输料管输入碳源较多。

21、缺氧区具有多个分区,部分废水沿着第二隔墙曲折经过各个分区,部分废水穿过第二隔墙流动。废水在第二隔墙内进行好氧处理,形成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的处理过程,提高脱氮效果。

22、可选的,所述氧化区内除了好氧活性污泥,还设置铺设填料,填料为若干个生化填料笼,生化填料笼由外至内包括第一滤料层、好氧生物层、第二滤料层、缺氧生物层、第三滤料层;

23、好氧生物层的原料包括植物碎屑、含有腐殖质的滤料和好氧微生物,缺氧生物层的原料包括植物碎屑、含有腐殖质的滤料和缺氧微生物。

24、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料层、第二滤料层和第三滤料层的原料均为滤料和石子,滤料与第一隔墙的填充滤料相同,石子为常规石子即可,石子粒径为3-6mm,滤料粒径为2-4mm;

25、好氧生物层和缺氧生物层的含有腐殖质的滤料与第一隔墙的含有腐殖质的滤料相同,腐殖质为常规腐殖质即可;植物碎屑为常规草本植物的根茎叶破碎而成。

26、所述生化填料笼制作时,由内向外制作,将第三滤料层的等质量的滤料和石子混合均匀,装填在最内部的填料笼内,形成第三滤料层;再将缺氧生物层的植物碎屑、含有腐殖质的滤料和缺氧微生物混合均匀,装填在次内层的填料笼内,形成缺氧生物层,;再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制作第二滤料层、好氧生物层、第一滤料层。

27、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料层、第二滤料层与第三滤料层的体积比为(2-3):(1.5-2.5):1;

28、第三滤料层、缺氧生物层与好氧生物层的体积比为1:(3-5):(4-6);

29、缺氧生物层的含有腐殖质的滤料为等质量的腐殖质与滤料混合而成,植物碎屑与含有腐殖质的滤料的质量比为(0.8-1.3):1;

30、好氧生物层的含有腐殖质的滤料为等质量的腐殖质与滤料混合而成,植物碎屑与含有腐殖质的滤料的质量比为(2-4):1。

31、本发明在好氧区内设置所述生化处理层,与活性污泥配合,进行辅助生化过滤处理,生化填料笼的套层夹心结构,使得从上方流下的污水,依次经历过滤、好氧生化处理、过滤、缺氧生化处理、过滤、再缺氧生化处理、过滤、再好氧生化处理、过滤的过程,提高生化处理效果。

32、所述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生化填料笼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启动流程一起完成启动,再进行废水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