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塘底水质改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00444发布日期:2024-04-01 14:0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塘底水质改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塘底水质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快速,由于养殖方式不合理、过量使用饲料和药物等原因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生动物的健康,随着生态健康养殖观念的深入,养殖水质管理和水质改良剂的使用成为日常养殖的重点之一。

2、在水产养殖中,目前常使用的塘底水环境改良产品分为两大类,即化学类和生物类。化学类产品如二氧化氯、腐殖酸钠、过硫酸氢钾和高铁酸钾等,通过强氧化能杀灭池塘底部的细菌、降解分子氨、重金属残留等,从而迅速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指标,但此类产品作用时间较短,起效果时间仅3-5天,治标不治本,且长期或高浓度使用易对养殖动物造成应激。生物类产品如复合芽胞菌等能持续性分解池塘底部的腐败物质、残饵、藻类及动物尸体等,从而起到改良底质、净化水环境,健康养殖的目的。但是市场上销售的生物底改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多数生物底改产品以复合芽孢菌为主,产品包装标明浓度虚高,甚至严重夸大,导致塘底水环境改良效果不明显,而且,现有的生物底改类产品的制作工艺通常是用干燥的微生物粉末制剂加载体进行压片或者制粒,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生物底改类产品,在微生物粉末干燥以及在压片过程中,由于机器工作而使温度逐渐升高,容易导致生物底改类产品中的菌体受伤或者死亡,从而导致制得的致生物底改类产品对塘底水环境的改良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能保证产品里含有高活性微生物,起到持续改善池塘底部生态环境的效果,且改底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生物底改类产品对塘底水环境的改良效果差的问题。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

3、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塘底水质改良方法,在池塘底部施用上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起到较好的改良塘底水质和净化水环境的效果,从而实现健康养殖的目的。

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基料80~100份、10份以内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10份以内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0份以内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10份以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

6、所述塘底水环境改良剂通过湿法制粒制得。

7、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算,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包括基料83~96份、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2~3份、植物乳杆菌发酵液3~5份、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2~3份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3~5份。

8、优选地,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由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而成,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由植物乳杆菌发酵而成,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由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而成,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由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而成;

9、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选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77的多粘类芽孢杆菌;

10、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bw2013;

11、所述地衣芽孢杆菌选用保藏编号为gdmcc 1.11的地衣芽孢杆菌;

12、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选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6676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13、优选地,所述塘底水环境改良剂的形状为圆柱体状。

14、优选地,按质量份数计算,所述基料包括沸石粉80~90份、红糖1~2份、磷酸二氢钾1~2份和磷酸氢二钾1~2份。

15、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按配方进行混合,得到复合发酵液;

17、(2)将复合发酵液和基料混合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湿润的微生物预混料;

18、(3)将湿润的微生物预混料压制成型,干燥后得到塘底水环境改良剂。

19、优选地,在步骤(3)中,将湿润的微生物预混料压成圆柱体状后,在30℃~35℃下进行干燥,直至物料的水分≤5%,得到塘底水环境改良剂。

20、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发酵步骤,发酵步骤的操作方法如下: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进行发酵,发酵至菌体处于对数期阶段时,停止发酵,分别得到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置于2~8℃环境下储存备用。

21、一种塘底水质改良方法,在池塘底部施用上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选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并将高活性新鲜的微生物发酵液加入到基料中,并通过湿法制粒制备塘底水环境改良剂,能保证获得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中含有高活性微生物,将塘底水环境改良剂施用于池塘底部后,通过微生物优势占位、强力分解底泥的有机质、分泌抑菌物质抑制有害细菌,能起到持续改善池塘底部生态环境的作用,且相对于采用用干燥的微生物粉末以及干法制粒制得的生物底改类产品,本方案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湿法制粒制得,能保证菌体的活性,降低菌体受伤或者死亡,从而有效提高对塘底水环境的改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基料80~100份、10份以内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10份以内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0份以内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10份以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算,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包括基料83~96份、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2~3份、植物乳杆菌发酵液3~5份、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2~3份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由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而成,所述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由植物乳杆菌发酵而成,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由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而成,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由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塘底水环境改良剂的形状为圆柱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算,所述基料包括沸石粉80~90份、红糖1~2份、磷酸二氢钾1~2份和磷酸氢二钾1~2份。

6.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湿润的微生物预混料压成圆柱体状后,在30℃~35℃下进行干燥,直至物料的水分≤5%,得到塘底水环境改良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发酵步骤,发酵步骤的操作方法如下:将多粘类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分别进行发酵,发酵至菌体处于对数期阶段时,停止发酵,分别得到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将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分别放置于2~8℃环境下储存备用。

9.一种塘底水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池塘底部施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塘底水质改良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按质量份数计算,本发明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包括基料80~100份、10份以内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10份以内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0份以内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和10份以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塘底水环境改良剂通过湿法制粒制得。本发明的塘底水环境改良剂,能保证产品里含有高活性微生物,在池塘底部施用塘底水环境改良剂,能起到持续改善池塘底部生态环境的效果,且改底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生物底改类产品对塘底水环境的改良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新,林永裕,黎卓莹,曾文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