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5349发布日期:2023-12-16 11:2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实验室、生物制药、生物分析、植物培养等工作环境中,往往会在工作的环节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或废气,这些气体的浓度一旦升高,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为了将这些气体从工作环境中排出,往往会用到通风柜;通风柜又叫通风橱,是目前业界主流将其划为实验室家具中的一种,是保护工作人员的一级防护屏障,在实验室中起到局部排风的作用,用以保护科研人员和实验室环境。

2、正常情况下,通风柜只会启动内部的送风系统将室外新鲜的空气送入室内,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稀释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同时,排风系统也会根据需要进行运行,将实验室内部的有害气体或浑浊空气排出室外;当实验产生有害气体时,排风系统会全面启动并将有害气体排出室外;此时,为了保持室内气压平衡和空气流通,通常会关闭送风系统并启动补风系统,将室外新鲜的空气补充进入室内。这就导致现有的通风柜中,送风系统和补风系统是单独运行,需要在柜体的内衬框架外部分别安装送风通道和补风通道,并且每个通道均需配置一台风机;同时送风系统和补风系统在切换的过程中,外接通道内的风机始终会一启一停,这就导致大量的电能损耗。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包括通风柜体,所述通风柜体的顶部设有风道切换装置;

4、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包括固定模块、设置于固定模块内部中心位置处的风道复合部、设置于风道复合部内部的转动筒、设置于转动筒外侧的连接部以及两组分别设置于连接部左右两侧位置处的传动部;

5、所述风道复合部包括环形板、设置于环形板左右两端外侧壁上的通风管体、若干规则设置于通风管体内侧壁上用于分隔补风区和送风区的风道间隔板以及设置于送风通道内部的空气滤芯;

6、所述转动筒包括环形筒体以及设置于环形筒体外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处的筒壁齿板,所述环形筒体内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两两一组且对称设置的送风槽和补风槽;

7、所述通风管体的端部位置处连接有风道输送部,所述风道输送部包括输风管道、设置于输风管道外侧壁上的外伸管体、设置于输风管道和外伸管体内部用于分隔补风区和送风区的管体分隔板以及若干设置于输风管道内侧壁上用于改变空气流向的导风板;

8、所述外伸管体的管口外侧设置有风道调整模块,所述风道调整模块包括风道调整仓、若干设置于风道调整仓上下两端内侧壁之间的弯折板、设置于风道调整仓靠近外部仓口处的阻风板、设置于阻风板中心轴顶端位置处的延长轴以及设置于延长轴顶部的轴体齿轮。

9、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柜体包括用于储存实验用品的放置柜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放置柜体顶面前端位置处的控制台、设置于放置柜体顶面上的内衬框、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放置柜体左右两端顶面上的外部框架、滑动连接于两块外部框架前端外侧壁开槽内部的防护视窗、卡接固定于外部框架顶部的侧部顶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两块外部框架内侧壁之间的中部顶模、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中部顶模内部的排风通道以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两块外部框架前端外侧壁顶部的前部盖板,所述中部顶模包括模块板体、两块对称焊接固定于模块板体底面前端用于保护延长轴的防护框架以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模块板体底面左右两端位置处用于为上方导流板提供固定位置处的板底支架,所述模块板体顶面开设有上下贯通用于为所述排风通道提供固定区间的方形槽。

10、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衬框包括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放置柜体顶面上的后框板、若干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后框板前侧壁左右两端位置处上的板体支架、若干块左右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对应板体支架内部的导流板以及两块焊接固定于后框板左右两端前侧壁上的侧框板,所述侧框板上开设有用于外伸管体穿过的板体开槽。

11、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仓体以及一体成型于固定仓体左右两端外侧壁前端位置处用于为所述传动部提供放置区间的延长仓体,所述固定仓体顶面靠近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用于为所述环形筒体提供转动区间的仓顶圆槽,固定仓体顶面于所述仓顶圆槽的外侧开设有若干规则分布的仓顶开孔,固定仓体左右两端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管体外部尺寸相适配的仓壁通槽,所述仓顶开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端呈球状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面上焊接固定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底端与所述仓顶开孔的底面孔壁焊接固定。

12、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板底面焊接固定于固定仓体的底面上,所述通风管体与所述固定仓体一体成型,所述风道间隔板焊接固定于所述通风管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空气滤芯的顶部密封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所述通风管体内部送风区的顶面上。

13、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筒体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仓顶圆槽的内部,环形筒体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仓顶开孔数量相同、位置一一对应且尺寸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送风槽和所述补风槽的尺寸分别于所述通风管体由风道间隔板分隔出的送风区和补风区的纵向截面尺寸相适配,所述筒壁齿板焊接固定于所述环形筒体的外侧壁上。

14、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于固定仓体内侧壁上的转动轴、通过卡销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外侧壁靠近上方位置处的上连接齿轮、通过卡销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外侧壁靠近下方位置处的下连接齿轮以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仓体顶面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仓体的顶面后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连接。

15、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部包括两块左右平行设置的皮带轮、套设于两块皮带轮外部的传动皮带、通过卡销固定连接于内侧皮带轮上方位置处的对接齿轮以及通过卡销固定连接于外侧皮带轮上方位置处的轮体齿轮,两块皮带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仓体和所述延长仓体的内部底面上,所述对接齿轮与所述下连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轮体齿轮与所述轴体齿轮相互啮合。

16、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风管道与所述通风管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伸管体与所述输风管道一体成型,所述管体分隔板的数量与所述风道间隔板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风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输风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导风板的顶面呈外高内低倾斜设置,所述外伸管体的管口外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开槽的内侧槽壁上。

17、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调整仓与所述外伸管体卡接固定,所述弯折板焊接固定于所述风道调整仓的内侧壁上,所述阻风板中心轴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风道调整仓上下两端的内侧壁上,所述延长轴的底端与所述阻风板的中心轴卡接固定,延长轴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延长仓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轴体齿轮通过卡销固定连接于所述延长轴的顶端外侧壁上。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该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后,上连接齿轮拨动筒壁齿板从而带动转动筒在固定仓体的内部转动,通过控制转动筒的转动角度,即可选择让环形筒体上的送风槽或补风槽来于通风管体对接,在使用一台风机的情况下,将送风系统和补风系统相结合,使得气流能够有选择的从通风管体的送风区或补风区进入输风管道,最后由风道调整仓吹出,简化结构的同时降低风机启停时造成的大量电能损耗。

20、2.该用于通风柜的补风送风自由切换的装置,风道切换装置中的传动部配合风道调整模块,在下连接齿轮转动下,能够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带动轮体齿轮转动,而带动轴体齿轮连同延长轴一同转动,改变阻风板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风道调整仓出风口的大小,确保在送风或补风时,气流由风道调整仓吹出时的流速稳定,防止逆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