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4882发布日期:2023-12-28 09:5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生物净化设备处理污水时总氮出水指标只能达到在15mg/l左右,且需要投加大量的碳源营养,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即使增加碳源营养也无法将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浓度降低,现有的生物净化设备难以将含氮污染物浓度降低至较低浓度,导致污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3、设备本体,沿第一方向,所述设备本体限定出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室、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以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搅拌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分别对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进行过滤;

4、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出水端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水端的液体中氮污染物的浓度p;

5、微生物培养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导流管与所述设备本体连通;

6、电控箱,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的一侧,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和所述检测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控箱;

7、当所述氮污染物的浓度p大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所述电控箱控制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所述导流管向所述设备本体中添加微生物菌。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限定出容纳腔;

9、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间隔的设置,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搅拌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

10、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间隔形成第一排液口;

11、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间隔形成第二排液口。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格栅板,所述第一格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一端。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滤组件;

14、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底部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隔板限定形成第一流道;

15、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二格栅板,所述第一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靠近于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一侧;

16、所述第一过滤室朝向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

17、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室的顶部设有液压装置,所述第一过滤层背离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一侧设有液压板,所述液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板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格栅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一侧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所述电控箱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室设有搅拌装置;

21、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风机和搅拌气管,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搅拌室的顶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搅拌气管连通;

22、所述搅拌气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搅拌气管连通。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底部限定出第二流道;

24、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三过滤层和第四过滤层,所述第四过滤层围设于所述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和所述第四过滤层通过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25、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与所述搅拌室之间限定出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搅拌室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过滤层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26、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上部,所述出水端通过所述第四过滤层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27、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搅拌室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连通。

28、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微生物培养装置与设备本体连通,以使得微生物培养装置中的微生物菌能够通过导流管进入到设备本体中,并能够通过微生物菌对设备本体中的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进行降解,以降低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浓度,从而将污水净化,以使得污水达到排放标准;通过检测器对出水端的排出液体中氮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检测,并由电控箱将检测器检测的数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当氮污染物的浓度大于第一预设范围时,电控箱控制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导流管向设备本体中添加微生物菌,并通过微生物菌对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进行净化,从而降低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的浓度,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设备本体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控制从出水端排出的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浓度在预设范围内,从而提升对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过滤质量。

2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限定出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格栅板,所述第一格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滤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的顶部设有液压装置,所述第一过滤层背离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一侧设有液压板,所述液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排液口的一侧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与所述电控箱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设有搅拌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底部限定出第二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上部,所述出水端通过所述第四过滤层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搅拌室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微生物培养装置和电控箱;沿第一方向,设备本体限定出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室、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以通过第一过滤室、搅拌室和第二过滤室分别对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进行过滤;第二过滤室的出水端设有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检测出水端的液体中氮污染物的浓度P;微生物培养装置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一侧,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导流管与设备本体连通;电控箱设置在微生物培养装置的一侧,设备本体、微生物培养装置和检测器分别电连接于电控箱。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将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浓度在预设范围内,提升对污水中含氮污染物的过滤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周宾龙,邓少雅,郑坚文,李国添,胡亚冬,范德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碧沃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