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2656发布日期:2024-01-26 16:1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质净化,具体涉及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及应用。


背景技术:

1、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首选的是利用生态构建系统对水体进行净化,生态修复技术对改善水体富营养化有突出优势,水生动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使用河蚌净化水质,虽然河蚌的滤食作用有助于降低水质富营养化,但其在生理活动中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使河蚌的生态系统在净化水体时存在脱氮效果不佳及不稳定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及应用,能够利用蚌菌协同作用使水质净化效果稳定,以解决河蚌的生态系统在净化水体时存在脱氮效果不佳及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包括养笼,所述养笼的内腔具有多层养护区,所述养护区的底部铺设有不动杆菌载体层,所述不动杆菌固定层的上方放置若干只河蚌。

4、进一步地,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中的不动杆菌为嗜热芽胞杆菌。

5、进一步地,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中的载体为聚氨酯海绵。

6、进一步地,所述养笼的内腔通过多个不同重力的浮力板划分为多层养护区。

7、进一步地,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的制作步骤包括:s01:不动杆菌活化,将平板中单菌落接于lb培养基后放置摇床中以150-180rpm、28-33℃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s02:载体的预处理,将载体充分清洗后并在蒸馏水中浸泡20-24h,期间换水若干次,之后于45-50℃下烘干备用;s03:不动杆菌的固定化,将一定规格的经步骤s02处理过的载体放入装有lb培养基的容器中,以10%(v/v)的比例接种步骤s01中活化的菌液,在温度28-33℃、充分曝气的条件下培养20-24h,即得固定化微生物。

8、进一步地,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的制作步骤包括:s01:不动杆菌活化,将平板中单菌落接于lb培养基后放置摇床中以180rpm、30℃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s02:载体的预处理,将载体充分清洗后并在蒸馏水中浸泡24h,期间换水若干次, 之后于50℃下烘干备用;s03:不动杆菌的固定化,将一定规格的经步骤s02处理过的载体放入装有lb培养基的容器中,以10%(v/v)的比例接种步骤s01中活化的菌液,在温度30℃、充分曝气的条件下培养24h,即得固定化微生物。

9、进一步地,所述养笼包括基本支撑骨架和围设在所述基本支撑骨架外周上的渔网,所述养笼的底部设有配重。

10、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

11、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在净化富营养水体中的应用。

12、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蚌菌协同作用使水质净化效果稳定,且能够利用河蚌等底栖动物加快植物碎屑、土壤有机质分解并促进泥水界面的交换和水体自净过程,还在水质指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技术成本低、简单易行,可大力推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养笼,所述养笼的内腔具有多层养护区,所述养护区的底部铺设有不动杆菌载体层,所述不动杆菌固定层的上方放置若干只河蚌(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中的不动杆菌为嗜热芽胞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中的载体为聚氨酯海绵(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笼的内腔通过多个不同重力的浮力板(2)划分为多层养护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的制作步骤包括:s01:不动杆菌活化,将平板中单菌落接于lb培养基后放置摇床中以150-180rpm、28-33℃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s02:载体的预处理,将载体充分清洗后并在蒸馏水中浸泡20-24h,期间换水若干次,之后于45-50℃下烘干备用;s03:不动杆菌的固定化,将一定规格的经步骤s02处理过的载体放入装有lb培养基的容器中,以10%(v/v)的比例接种步骤s01中活化的菌液,在温度28-33℃、充分曝气的条件下培养20-24h,即得固定化微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动杆菌载体层的制作步骤包括:s01:不动杆菌活化,将平板中单菌落接于lb培养基后放置摇床中以180rpm、30℃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s02:载体的预处理,将载体充分清洗后并在蒸馏水中浸泡24h,期间换水若干次, 之后于50℃下烘干备用;s03:不动杆菌的固定化,将一定规格的经步骤s02处理过的载体放入装有lb培养基的容器中,以10%(v/v)的比例接种步骤s01中活化的菌液,在温度30℃、充分曝气的条件下培养24h,即得固定化微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养笼包括基本支撑骨架和围设在所述基本支撑骨架外周上的渔网(1),所述养笼的底部设有配重。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在净化富营养水体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生物协同效应的水质净化体系及应用,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该水质净化体系包括养笼,所述养笼的内腔具有多层养护区,所述养护区的底部铺设有不动杆菌载体层,所述不动杆菌固定层的上方放置若干只河蚌,本申请利用蚌菌协同,达到污染水质氮磷的高效、稳定去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管鸿才,黄志达,郑卉,孙雅峰,项丽蓉,潘钦权,邵建雷,颜春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