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8933发布日期:2024-02-02 21:4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1、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滤池,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水流的导流作用,将水均匀地分布到滤料层中,同时通过曝气装置向滤料层供氧,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

2、导流曝气生物滤池通常由滤池槽体、滤料层、导流装置和曝气装置等组成。污水经过进水口进入滤池槽体,然后通过导流装置均匀分布到滤料层上。在滤料层中,微生物通过附着在滤料表面上生长,利用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和生长,从而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同时,曝气装置向滤料层供氧,提供氧气以维持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活动,同时污水中的淤泥沉淀至滤池槽体底部,滤池槽体底部开设有出泥口,通过打开出泥口将沉淀的淤泥排出,排出后的淤泥经过干化处理后才可进行外运。

3、对于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对淤泥进行排出时,淤泥中含有较多的水份,因此排出的淤泥不便于干化处理,故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排出的淤泥中的含水量,本技术提供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2、本技术提供的导流曝气生物滤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安装架和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滤池本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上设置有出泥管,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远离所述出泥管的一端设置有污水管,所述外筒远离所述出泥管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清水管,所述内筒内设置有第一生物滤料仓,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第二生物滤料仓;

4、所述第一生物滤料仓和所述第二生物滤料仓内设置有含有滤料,所述滤料内设置有能与污水发生反应的微生物,所述第一生物滤料仓和所述第二生物滤料仓靠近所述出泥管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喷气头,所述出泥管的内壁上升降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且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侧壁贴合所述出泥管的内壁设置;

5、所述第一转动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板靠近所述污水管的一面上,所述第一转动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一进泥口和过滤口,所述过滤口中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面上设置有挡板和复位件,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复位件压在所述第一过滤板上且将所述第一过滤板覆盖;

6、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第二进泥口,所述滤池本体内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相对旋转,使所述第二进泥口对准所述第一进泥口或所述过滤口,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升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进入内筒后,通过第一生物滤料仓向下移动,然后进入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第二生物滤料仓,污水与第一生物滤料仓和第二生物滤料仓内的滤料进行充分接触后并与滤料中的微生物发生反应,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8、在污水从内筒移动至内筒与外筒之间时,污水中的淤泥在重力的影响下沉淀在外筒底部,而经过第一生物滤料仓和第二生物滤料仓处理好的上层水可通过清水管抽排出,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第一转动板上的第一进泥口和第二转动板上的第二进泥口对准,沉淀在外筒底部的淤泥可通过第一进泥口和第二进泥口进入出泥管;

9、再通过驱动组件使第一转动板上的过滤口和第二转动板上的第二进泥口对准,且同时使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同步下降,可将进入出泥管内的淤泥的水分通过第一过滤板过滤出,从而减小出泥管中的淤泥的含水量,第一过滤板上的挡板和复位件可实现出泥管内的水分进入外筒内的单向流动,故可直接打开出泥管对已经除水后的淤泥倾倒出,从而实现减少排出的淤泥中的含水量。

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杆,所述驱动电机同轴设置于所述内筒远离所述出泥管的端部上,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所述内筒内,且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相对锁止或解锁的卡接结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板与转动杆之间螺纹连接,第二转动板与转动杆之间滑动连接,第一转动板转动设置于第二转动板上,因此第一转动板可在第二转动板上进行旋转使第二进泥口与第一进泥口或过滤口进行对准,第二进泥口与第一进泥口对准,外筒内的淤泥通过第一进泥口和第二进泥口进入出泥管中,后通过驱动电机使第二进泥口与过滤口对准;

12、在卡接结构作用下,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同步下降对出泥管内的淤泥进行加压,使出泥管内的水份通过过滤口上的第一过滤板进入外筒内,直接打开出泥管对已经除水后的淤泥倾倒出,从而实现减少排出的淤泥中的含水量;关闭出泥口,驱动电机反向旋转后,第一转动板先通过卡接结构在第二转动板上进行旋转使第一进泥口和第二进泥口对准,后通过卡接结构实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同步上升,使得外筒内的淤泥通过第一进泥口和第二进泥口进入出泥管内。

13、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出泥管的内壁沿高度方向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转动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的一端抵接时,所述第二进泥口与所述第一进泥口对准,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的另一端抵接时,所述第二进泥口与所述过滤口对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转动板与转动杆之间螺纹连接,因此第一转动板上的滑动块可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运动至与滑动槽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内壁抵接,滑动块与滑动槽沿长度方向的不同的两个端部抵接时,第二进泥口与第一进泥口或过滤口对准,且当滑动块与滑动槽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内壁抵接时,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停止相对转动,且由于滑动块和滑动槽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卡接,故可使限位块可在限位槽中进行升降。

15、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板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面上开设有刷槽,所述刷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过滤板进行清理的第一刷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时间使用第一过滤板后第一过滤板可能出现堵塞,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时,第二刷板可对第一过滤板靠近第二转动板的一面进行洗刷,从而保持第一过滤板的过滤效果。

17、可选的,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内筒内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一端设置有从动锥齿轮,另一端贯穿所述内筒的侧壁伸入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所述第二生物滤料仓内,且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横杆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生物滤料仓内的所述滤料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板,所述第一横杆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生物滤料仓内的所述滤料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旋转时可带动主动锥齿轮进行旋转,由于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因此可带动第一横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横杆上的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以第一横杆为转动中心进行旋转,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旋转时,可对第一生物滤料仓和第二生物滤料仓进行搅拌,以此实现污水与第一生物滤料仓、第二生物滤料仓内的滤料充分接触以及与滤料内的微生物充分发生反应。

19、可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远离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上设置有挖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板可在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旋转时,提高第一搅拌板对第一生物过滤的搅拌效果,以及第二搅拌板对第二生物过滤的搅拌效果,使污水与第一生物滤料仓和第二生物滤料仓内的滤料进一步接触以及与滤料中的微生物反应更加的充分。

21、可选的,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出泥管的一端呈开口状设置,且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筒靠近出泥管的一端呈开口状设置可更好的对污水进行引流,而第二过滤板可对进入第二生物过滤的污水中的淤泥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污水中的淤泥的沉淀速度,以及减小污水中的淤泥对第二生物过滤与污水之间的反应造成的影响。

23、可选的,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远离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过滤板进行清理的第二刷板。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带动第二横杆上的第二刷板进行旋转时,第二刷板可对第二过滤板进行清扫,从而避免长时间使用第二过滤板后第二过滤板出现堵塞,降低第二过滤板的过滤效果。

25、可选的,所述外筒包括直筒部和锥台部,所述锥台部设置于所述直筒部的下方,所述锥台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喷气头。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喷气头可提高滤池本体内的曝气效果,且可通过第二喷气头喷气加快位于外筒底部的淤泥中的水和泥进行分层。

27、可选的,所述直筒部内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喷水头,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二刷板靠近所述锥台部的一侧。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水头喷水可对锥台部进行冲洗,从而减小锥台部的侧壁上附着的淤泥的量。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第二进泥口与第一进泥口对准,外筒内的淤泥通过第一进泥口和第二进泥口进入出泥管中,后通过驱动电机使第二进泥口与过滤口对准,在卡接结构作用下,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同步下降对出泥管内的淤泥进行加压,使出泥管内的水份通过过滤口上的第一过滤板进入外筒内,直接打开出泥管对已经除水后的淤泥倾倒出,从而实现减少排出的淤泥中的含水量;

31、2.第一转动板上的滑动块可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运动至与滑动槽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内壁抵接,滑动块与滑动槽沿长度方向的不同的两个内壁抵接时,第二进泥口与第一进泥口或过滤口对准,且当滑动块与滑动槽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内壁抵接时,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停止相对转动,且由于滑动块和滑动槽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卡接,故可实现限位块可在限位槽中进行升降;

32、3.转动杆旋转时可带动主动锥齿轮进行旋转,由于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因此可带动第一横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横杆上的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以第一横杆为转动中心进行旋转,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旋转时,可对第一生物滤料仓和第二生物滤料仓内的滤料进行搅拌,以此实现污水与第一生物滤料仓、第二生物滤料仓内的滤料的充分接触以及与滤料中的微生物充分发生反应;

33、4.第二喷气头可提高滤池本体内的曝气效果,且可通过第二喷气头喷气加快位于外筒底部的淤泥中的水和泥进行分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