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7921发布日期:2024-04-18 17:5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1、ao工艺法又称厌氧-好氧工艺法,a是厌氧段,用于脱氮除磷;o是好氧段,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氨除磷功能,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污水中的氨氨,在o段(充氧条件)时,被硝化菌硝化为硝态氨,大量硝态氨回流至a段,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兼性厌氧反硝化菌作用,以污水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态氨作为电子受体被还原为无污染氮气,逸入大气从而达到最终脱氮的目的。

2、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5mg/l,o段do=2~5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3、ao工艺的优点包括:流程简单,无需外加碳源,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反硝化反应充分,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率高;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然而现有的ao工艺的还存在着以下缺点:a池中采用搅拌机或推流器能耗较高、维护复杂、运行成本高;o池传统的曝气方式溶氧传质效果差、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及方法,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包括:缺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厌氧处理,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缺氧池的池底。好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连接有过水管,所述好氧池的相对的一组内壁之间均匀地固定设置有若干个l型挡板。沉淀池,用于对污水进行沉淀除杂,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连接有沉淀池入水管。曝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用于对所述好氧池内污水进行曝气处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污水进行高效的ao处理。具体地,首先,将污水通入缺氧池,对污水进行缺氧阶段处理,然后将污水经过水管通入好氧池,由好氧池底部的曝气机构对进入好氧池的污水进行曝气并形成气水混合物,而通过l型挡板的设置,气水混合物在好氧池内自由上升过程中,经过l型挡板的层层阻挡、反复冲撞,使气水混合物行程路径大大增长,增加了其停留时间,空气中的氧与污水充分接触溶解和吸收,大大提高了氧的传质效率,实现高效溶氧。

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若干个进水分水管,所述进水分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所述缺氧池的相邻两个侧壁交界形成的棱角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进水管的污水进行多条支路的分流,可以更加均匀地将污水通入缺氧池内,此外,由于进水分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所述缺氧池的相邻两个侧壁交界形成的棱角处,当污水从进水分水管喷出时,污水与缺氧池的相邻池壁发生碰撞并反射,而反射后的水流继续碰撞,在池底形成紊流,使缺氧池底部污泥呈悬浮上升状态。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好氧池的池底,且安装有回流泵。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管靠近所述缺氧池的一端连接有多个回流分水管,所述回流分水管位于所述进水分水管的上方,且所述回流分水管与所述进水分水管在所述缺氧池底部的竖直投影交错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回流管的进水端设置在好氧池的池底,当启动回流泵后,能够将好氧池底的硝化液泵送到缺氧池内;通过回流分水管的设置,可以将硝化液更加均匀排入缺氧池内,而由于回流分水管与进水分水管在缺氧池底部的竖直投影交错分布,缺氧池底部上升的污水混合物经回流消化液冲击后,形成水力自搅拌效果,使污水与硝化液充分混合并呈悬浮状态。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内底端设置有斜管,所述斜管用于储存污水中的污泥,所述斜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斜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斜管填料。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入水管靠近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连接有中心导流筒,所述中心导流筒竖直布设在所述沉淀池内,所述导流筒上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斜管填料的上下两侧,所述导流筒的下端通过若干个支撑杆连接有反射板。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内还固定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斜管填料的上方,所述集水槽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溢流堰,且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上端位于所述溢流堰上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污水的沉淀排杂处理。具体地,通过中心导流筒和中心导流筒下端反射板的设置,污水通过中心导流筒进入沉淀池底部,并通过下方反射板冲击反流,在沿斜管内上升流动过程中遇上部斜管填料阻挡,杂质、污泥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沉积至沉淀池中斜管内,并通过排泥管定期排出;沉淀池上层清水经溢流堰进入集水槽内,并通过槽底出水管排出。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好氧池的池底,所述曝气管上安装有多个曝气盘,且多个所述曝气盘均匀布设在所述曝气管上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均匀布设的曝气盘设置,能够由池底向上对好氧池内污水进行均匀而充分的曝气过程。

11、一种ao污水低耗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2、s1、将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通入所述缺氧池进行缺氧处理;

13、s2、驱动所述回流泵,将所述好氧池底部的消化液输送至所述缺氧池内;

14、s3、待污水经所述过水管进入所述好氧池后,利用曝气盘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并将经曝气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所述沉淀池入水管通入所述沉淀池。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将传统的缺氧池机械搅拌方式改进为利用进水和回流水的动能,通过分水器形成水力自搅拌,对缺氧池内污水产生强烈的扰动、搅拌、剪切、冲击作用,使污泥呈悬浮状态,有效防止污泥沉淀。大大降低了能耗及减少设备投资,同时实现免维护;

17、(2)本发明在好氧池纵向布设有交错分布的l型挡板,气水混合物在上升过程中经过l型挡板的层层阻挡、反复冲撞,行程路径大大增长,增加了停留时间,空气中的氧与污水充分接触溶解和吸收,大大提高了氧的传质效率,实现高效溶氧;

18、(3)本发明创新性地将竖流沉淀池和斜管填料组合起来,使沉降效果大大加强,实现高效沉淀。

19、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中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的正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ao污水低耗处理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