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1243发布日期:2023-09-27 10:1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污泥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水泥工业提出的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置手段,它是指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城市污水、给水厂及工业废水处理站等,在生产净化处理过程中分离出来并累积而成的固体沉淀物,在潮湿的环境下形成大量的污泥(颗粒、胶体和部分可溶性物质等)。经预处理后的各种污泥可作为水泥窑的替代燃料或替代原料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化石燃料的用量和水泥原料资源的开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使污泥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再利用,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由于污泥中含水量高,其水分过高会影响水泥窑中的温度,降低水泥窑对污泥处理的效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右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压辊、不锈钢传送带、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不锈钢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压辊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压辊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上方,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集水槽下方设有粉碎组件,所述壳体前侧设有进烟口,所述壳体底部右侧设有出料口。

3、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杆和粉碎转轴,所述粉碎杆均匀安装在所述粉碎转轴上,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粉碎转轴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的下料端的底部,所述刮料板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抵接。

5、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槽的右端与所述刮料板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以及所述压辊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的下料端。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右侧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处设有烟气过滤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内部设置了挤压组件,在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挤压组件包括压辊、不锈钢传送带、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不锈钢传送带设置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上,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旋转轴驱动不锈钢传送带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压辊设置在不锈钢传送带上方,不锈钢传送带下方设有集水槽,集水槽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污泥从进料斗落入不锈钢传送带上,第一电机启动,通过第一旋转轴驱动不锈钢传送带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污泥在不锈钢传送带上向右运输,压辊与不锈钢传送带对污泥进行挤压,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挤出的水往不锈钢传送带的两侧漏出,进入集水槽中排出,被挤压成饼状的污泥从不锈钢传送带的下端落入壳体底部,进烟口与水泥窑的窑尾连通,利用水泥窑窑尾中的烟气的热量将污泥进行干燥,同时粉碎组件将饼状的污泥打散,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压组件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将水泥窑中的烟气从进烟口通入壳体内,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将污泥进行干燥,防止污泥中的水分影响水泥窑的温度,粉碎组件将挤压成饼状的污泥进行打散,进一步提高水泥窑对污泥的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右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压辊、不锈钢传送带、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所述不锈钢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压辊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压辊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上方,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集水槽下方设有粉碎组件,所述壳体前侧设有进烟口,所述壳体底部右侧设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杆和粉碎转轴,所述粉碎杆均匀安装在所述粉碎转轴上,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粉碎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的下料端的底部,所述刮料板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倾斜设置,所述集水槽的右端与所述刮料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以及所述压辊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定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所述不锈钢传送带的下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右侧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处设有烟气过滤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污泥处理装置,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壳体的左侧设有进料斗,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压辊、不锈钢传送带、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不锈钢传送带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集水槽下方设有粉碎组件,所述壳体前侧设有进烟口,所述壳体底部右侧设有出料口,本技术通过挤压组件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进烟口输入水泥窑中的烟气,利用烟气的热量将污泥干燥,防止污泥中的水分影响水泥窑的温度,粉碎组件将挤压成饼状的污泥打散,进一步提高水泥窑对污泥的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安华梅,焦文科,韩真长,陈保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