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砂泥浆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2654发布日期:2023-12-29 22:1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洗砂泥浆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涉及洗砂泥浆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砂泥浆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兴起,对于砂石需求量日益提高,洗砂过程中产生的洗砂泥浆水排放就成为了重要的问题。若洗砂泥浆水处理不当,直接会导致地质变化和城市污染的严重后果。

2、洗砂泥浆水主要来源于砂场中洗砂机洗砂产生的洗砂泥浆水,这些泥浆水主要含有大量的泥砂、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悬浮物,只需将这些悬浮物去除,水质就会变清。在洗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洗砂泥浆水,水量较大,整体浑浊,粘性较大,目前常用的处理办法就是絮凝沉降后再使用低压泵或高压泵直接将沉降后的泥浆水泵入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泥饼和清水,泥饼可用作基础回填,分离出来的清水能达到国家环保规定的排放标准,也可回用。但现有的处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采用低压或高压泵直接将沉降后的泥浆水泵入压滤机,采用低压泵泵入泥浆水时,虽然能耗低,但压滤机压滤后的泥饼中含水量高,采用高压泵泵入泥浆水时,虽然压滤机压滤后的泥饼中含水量低,但能耗高;另一方面,絮凝沉降时加药通过人工经验控制,加药量不准确,絮凝沉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耗低、泥饼含水量低的洗砂泥浆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絮凝沉降效果好,处理后得到的泥饼含水量低。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砂泥浆水处理系统,包括:

3、缓存容器ⅰ,放置于洗砂设备的泥浆水出口处,以缓存洗砂设备产生的泥浆水;

4、泵送装置ⅰ,与缓存容器ⅰ连通;

5、深锥浓缩罐,其顶部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路与泵送装置ⅰ的出口连通;

6、加药装置,与深锥浓缩罐的进料口连通;

7、泵送装置ⅱ,其进口与深锥浓缩罐的排污口连通,泵送装置ⅱ包括并联连接的低压泵和高压泵;

8、压滤装置,其进料口通过缓冲管路分别与低压泵和高压泵连通;

9、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设于深锥浓缩罐内的浓度检测仪及设于压滤装置内的压力传感器,浓度检测仪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泵送装置ⅰ、加药装置、低压泵、高压泵及压滤装置电连接。

10、优选的,缓存容器ⅰ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将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的缓存容器ⅰ内泥浆水的液位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11、优选的,加药装置包括盛放药剂的加药容器、与加药容器连通的加药泵、与加药泵连接的加药管道以及设于加药管道中的第一流量计,加药管道直接与深锥浓缩罐的进料口连通,加药泵和第一流量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回用装置,所述回用装置包括:

13、第一重力自流管路,其第一端部与深锥浓缩罐的溢流口连通,第一重力自流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气动阀件;

14、第二重力自流管路,其第一端部与第一重力自流管路的上部连接,其第二端部用于连接洗砂设备,以便于将从深锥浓缩罐溢流出的清水输送至洗砂设备用于洗砂,第二重力自流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气动阀件;

15、回用水池,与第一重力自流管路的第二端部连通;

16、回用沉淀池,与回用水池邻接,其上部溢流口与回用水池连通,所述压滤装置的污水出口通过管路与回用沉淀池连通;

17、泵送装置ⅲ,连接于进料管路与回用沉淀池下部的污水口之间,所述泵送装置ⅲ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8、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冲管路,所述反冲管路一端与泵送装置ⅲ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深锥浓缩罐的排污口连通,所述反冲管路、泵送装置ⅲ及回用沉淀池形成反冲装置。

19、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存容器ⅱ,缓存容器ⅱ连接于深锥浓缩罐的排污口与泵送装置ⅱ之间,以缓存深锥浓缩罐浓缩絮凝产生的泥浆水,缓存容器ⅱ与深锥浓缩罐的排污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三气动阀件,泵送装置ⅱ与深锥浓缩罐的排污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四气动阀件,泵送装置ⅱ与缓存容器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五气动阀件。

20、优选的,缓存容器ⅱ内设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搅拌件,搅拌件与设于缓存容器ⅱ外部的驱动件轴接;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将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的缓存容器ⅱ内泥浆水的液位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1、进一步的,还包括排空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排空管路连接于缓存容器ⅰ和进料管路之间,排空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所述回流管路连接于缓存容器ⅱ与缓冲管路之间,回流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

22、优选的,泵送装置ⅰ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渣浆泵和第二渣浆泵,所述第一渣浆泵和第二渣浆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渣浆泵和第二渣浆泵的进料口分别与缓存容器ⅰ连通,第一渣浆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路与进料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六气动阀件,第二渣浆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路与进料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七气动阀件。

23、进一步的,还包括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井以及设于集水井中的第三渣浆泵和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渣浆泵通过污水管路与所述深锥浓缩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污水管路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八气动阀件。

24、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吹供气装置,所述反吹供气装置包括:

25、空压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26、反吹储气罐,其进气口与空压机连通,其出气口与压滤装置连通,以对压滤装置进行反吹;

27、气动储气罐,其进气口与空压机连通,其出气口连通冷干机的进气口,冷干机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一气动阀件至第八气动阀件相连,为第一气动阀件至第八气动阀件供气。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9、(1)本实用新型在泥浆水浓缩絮凝过程中,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在输送泥浆水的同时控制加药装置加药,使药剂与泥浆水接触面积更大,药剂反应更充分,加快了絮凝沉淀的效率,加药量准确,絮凝沉淀效果好,节约了药剂用量。在压滤时采用高低压切换的方式输送浓缩絮凝后的泥浆水,压滤过程中,能耗低,压滤后的泥饼中含水量低。

30、(2)本实用新型设有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器结合液位传感器、浓度检测仪控制泵送装置的水泵分级工作,整个泥浆水处理过程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完成,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31、(3)本实用新型布局紧凑,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投资成本低,整体能量利用率高,能耗低,运营成本低。

32、(4)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输送泥浆水的同时同步加药、多次浓缩絮凝的方式对泥浆水进行处理,沉降效率更高,回收资源效果更好。

33、(5)本实用新型设有回用装置,浓缩絮凝后的清水及压滤后产生的澄清水通过回用沉淀池沉淀后的清水回收至回用水池中,可回用到洗砂设备,达到循环利用零排放的效果,减少了多余水资源消耗。

34、(6)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反冲装置,在深锥浓缩罐的排污口堵塞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反冲装置中的离心泵工作,将回用沉淀池内的污水经反冲管路从深锥浓缩罐底部的排污口泵入深锥浓缩罐内,进行反冲洗疏通堵塞的排污口。

35、(7)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排空管路和回流管路,通过排空管路和回流管路分别将进料管路和缓冲管路内剩余的泥浆水流入缓冲容器ⅰ和缓冲容器ⅱ中,以减少对泵的伤害,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并防止泥浆水堆积堵塞进料管路和缓冲管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