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1332发布日期:2023-11-22 14:0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配件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汽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在汽配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汽配件表面吸附有材料碎渣等杂物,影响汽配件在使用过程中对接出现影响,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人员可选择性的使用处理装置进行该作业。

2、在人员操作处理装置对汽配件的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清洗所使用的水源利用不够充分的情况出现,体现在部分水源仅使用一次便失去利用价值从而直接向外排出,进而导致了处理装置的使用成本增加,所以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特此提出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人员操作处理装置对汽配件的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清洗所使用的水源利用不够充分的情况出现,体现在部分水源仅使用一次便失去利用价值从而直接向外排出,进而导致了处理装置的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底部且沿管道的水平方向安装有若干个喷洒头,所述管道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折叠软管,且折叠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外壳内腔顶部的进水管,所述外壳的内腔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底部与相邻的管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置物框,且置物框的一侧与外壳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腔竖直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部与保护壳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且丝杆的底部贯穿保护壳的底部,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丝杆的外圈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外圈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与相邻的置物框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下部连通有排水管。

4、优选地,所述置物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

5、优选地,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丝杆的顶部与保护壳的内腔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底部通过轴套贯穿保护壳的底部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相邻的管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的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门。

7、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圈与相邻的通槽内腔滑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外圈安装有阀门。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汽配件先放入置物框的内部,人员将密封门关闭,人员将进水管与外界的水源输入端连接,通过折叠软管将含有洗剂的水源传输至管道内部,通过气缸使得人员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管道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再由喷洒头向着置物框内部的汽配件进行冲洗,受重力影响,含有洗剂的水源落至外壳的内腔底部,通过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使得螺套具有位移的动力,配合连接杆带动置物框向下位移,使得置物框内腔的汽配件浸泡在外壳内腔底部的含有洗剂的水源中,浸泡完成后,通过控制住排水管将含有洗剂的水源向外排出,人员向着进水管添加普通水源,使得喷洒头对于置物框的内部汽配件进行冲洗,完成清洗作业,再次通过电机反向旋转,配合连接杆带动置物框向上位移,使得吸附在汽配件上的水珠向下滴落,达到了汽配件晾晒的效果,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每一次进入外壳内部的水源均能够被最大的利用,从而达到节省水资源消耗的目的,降低了装置使用的生产成本,在保证了汽配件表面清洗处理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水源的利用率,体现了环保的理念。

11、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滑槽的设置,配合滑块帮助置物框维持了其位移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电机的设置,给予了丝杆旋转的动力,通过密封门的设置,使得水源不会向外溢出,通过连接杆的设置,配合通槽帮助螺套避免了随着丝杆一并发生自转的情况,通过阀门的设置,方便人员控制进水管是否为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管道(10),所述管道(10)的底部且沿管道(10)的水平方向安装有若干个喷洒头(12),所述管道(10)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折叠软管(3),且折叠软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外壳(1)内腔顶部的进水管(2),所述外壳(1)的内腔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气缸(11),且气缸(11)的底部与相邻的管道(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置物框(8),且置物框(8)的一侧与外壳(1)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的内腔竖直设置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顶部与保护壳(4)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且丝杆(13)的底部贯穿保护壳(4)的底部,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丝杆(13)的外圈套设有螺套(14),所述螺套(14)的外圈一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的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的一端与相邻的置物框(8)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下部连通有排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4)的底部安装有电机(5),所述丝杆(13)的顶部与保护壳(4)的内腔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3)的底部通过轴套贯穿保护壳(4)的底部与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1)的输出端与相邻的管道(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的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门(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5)的外圈与相邻的通槽内腔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外圈安装有阀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人员操作处理装置对汽配件的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清洗所使用的水源利用不够充分的情况出现,体现在部分水源仅使用一次便失去利用价值从而直接向外排出,进而导致了处理装置的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一种汽配件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管道,管道的底部且沿管道的水平方向安装有若干个喷洒头,管道的顶部中心位置处连通有折叠软管。本技术使得每一次进入外壳内部的水源均能够被最大的利用,从而达到节省水资源消耗的目的,降低了装置使用的生产成本,在保证了汽配件表面清洗处理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水源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翱清,王子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禾标典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