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4767发布日期:2023-06-09 22:40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排污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行业内,为了提供施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所需,常常需要搭设临建场所,例如临建厨房等,由于临建场所后期会拆除,临建场所不配置排污过滤机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临建厨房等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油污,临建场所的含油废水未经隔油处理而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而导致环境污染。现有技术的成品隔油池虽能有效改善临建场所的含油废水排放污染问题,但成品隔油池造价较高,对于临建场所,其成本预算很低,无法满足成品隔油池的安装使用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临建场所含油废水排放污染环境和使用成品隔油池价格高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临建场所含油废水排放污染环境和使用成品隔油池价格高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包括一次处理池、二次处理池、过滤器、隔油板、进水管、排水管和出水管;一次处理池与二次处理池相邻施工,隔油板设置在一次处理池内,隔油板将一次处理池分隔成底部连通的第一处理腔室和第二处理腔室;进水管设置在一次处理池并与第一处理腔室连通,过滤器设置在第一处理腔室内且位于进水管的管口下方;第二处理腔室通过排水管与二次处理池连通,二次处理池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市政污水管网。

4、所述的第二处理腔室的上部与二次处理池的上部之间形成有排水口,排水管的上端通过排水口与二次处理池连通,排水管的下端延伸至第二处理腔室的底部。

5、所述的进水管的底部标高不低于过滤器的顶部标高,排水口的底部标高高于出水管的顶部标高,出水管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二次处理池内的水面下方。

6、所述的二次处理池的顶部设有通气管,二次处理池通过通气管与外界连通。

7、所述的通气管的底部标高高于出水管的顶部标高。

8、所述的一次处理池和二次处理池的顶部开口,一次处理池和二次处理池的顶部开口处通过井盖封闭。

9、所述的一次处理池的旁侧施工有接油池,接油池内设有接油桶,接油桶通过排油管与第二处理腔室连通,排油管上设有单向止回阀。

10、所述的接油池的底部标高高于一次处理池和二次处理池的底部标高,排油管的顶部标高与排水口的底部标高一致。

11、所述的一次处理池、二次处理池和接油池为砖砌结构,且一次处理池、二次处理池和接油池的表面通过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形成一体式结构。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次处理池和二次处理池,能通过过滤器对临建场所的含有污水进行初步过滤,并使污水在一次处理池和二次处理池内水油分离,最后通过二次处理池排放水分,通过接油桶收集油分,完成三级隔油处理,有效防止临建场所的废水油污直接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而造成环境污染。

14、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砌筑结构,可采用施工现场常见的残废砖块砌筑而成,只需少量的人力即可完成三级隔油池的砌筑施工,无需购置成品隔油池,能在实现隔油过滤功能的同时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包括一次处理池(1)、二次处理池(2)、过滤器(3)、隔油板(4)、进水管(5)、排水管(6)和出水管(7);一次处理池(1)与二次处理池(2)相邻施工,隔油板(4)设置在一次处理池(1)内,隔油板(4)将一次处理池(1)分隔成底部连通的第一处理腔室(101)和第二处理腔室(102);进水管(5)设置在一次处理池(1)并与第一处理腔室(101)连通,过滤器(3)设置在第一处理腔室(101)内且位于进水管(5)的管口下方;第二处理腔室(102)通过排水管(6)与二次处理池(2)连通,二次处理池(2)通过出水管(7)连接至市政污水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处理腔室(102)的上部与二次处理池(2)的上部之间形成有排水口(10),排水管(6)的上端通过排水口(10)与二次处理池(2)连通,排水管(6)的下端延伸至第二处理腔室(10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5)的底部标高不低于过滤器(3)的顶部标高,排水口(10)的底部标高高于出水管(7)的顶部标高,出水管(7)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二次处理池(2)内的水面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二次处理池(2)的顶部设有通气管(201),二次处理池(2)通过通气管(201)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通气管(201)的底部标高高于出水管(7)的顶部标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一次处理池(1)和二次处理池(2)的顶部开口,一次处理池(1)和二次处理池(2)的顶部开口处通过井盖(9)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一次处理池(1)的旁侧施工有接油池(8),接油池(8)内设有接油桶(801),接油桶(801)通过排油管(802)与第二处理腔室(102)连通,排油管(802)上设有单向止回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接油池(8)的底部标高高于一次处理池(1)和二次处理池(2)的底部标高,排油管(802)的顶部标高与排水口(10)的底部标高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其特征是:所述的一次处理池(1)、二次处理池(2)和接油池(8)为砖砌结构,且一次处理池(1)、二次处理池(2)和接油池(8)的表面通过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形成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临建用简易三级隔油池,包括一次处理池(1)、二次处理池(2)、过滤器(3)、隔油板(4)、进水管(5)、排水管(6)和出水管(7);一次处理池与二次处理池相邻施工,隔油板设置在一次处理池内,隔油板将一次处理池分隔成底部连通的第一处理腔室(101)和第二处理腔室(102);进水管设置在一次处理池并与第一处理腔室连通,过滤器设置在第一处理腔室内且位于进水管的管口下方;第二处理腔室通过排水管与二次处理池连通,二次处理池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市政污水管网。本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临建场所含油废水排放污染环境和使用成品隔油池价格高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