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6117发布日期:2023-08-25 03:1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湿地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人工湿地利用基质、植物和微生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应用于污水处理流程末端,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纵观国内外污水处理应用现状,人工湿地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目前国内主流湿地采用的搭配植物的种类单一,而且在后期植物生长过程中,污水处理湿地内芦苇、香蒲等优势物种生长迅速,挤压了其他兼具景观和净化效果植物的生长空间,造成污水处理湿地植物杂乱,景观效果降低。因气候温度影响,夏季和冬季的处理效率差别非常大,因为在较低气温时,水中含氧量较低,微生物活性会下降,在4-5摄氏度的时候对氮的去除效率很低,与之相反,到了夏季,氮磷去除效果则有明显的升高。而湿地植物通常在冬季会受冻枯败,导致湿地运转失效。基质是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湿地系统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系统运行过程中,基质中微生物的不断繁殖以及腐败植物的累积导致基质的吸附能力逐渐趋于饱和,若维护不当及容易产生基质的淤积阻塞,不仅会影响湿地系统的寿命以及湿地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使湿地系统丧失其应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包括一个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前排罐体,一个与所述前排罐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后排罐体,两个分别容置于所述前排罐体、以及后排罐体内的湿地系统,以及一个与所述前排罐体开口处连接的进水装置,所述前排罐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前排防风罩,所述前排罐体的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前排进水管,所述前排罐体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前排出水管,所述后排罐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后排防风罩,所述后排罐体的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后排进水管,所述后排罐体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后排出水管,每个所述湿地系统皆沿所述前排罐体、以及后排罐体的底部从下到上设置有聚水层,缺氧层,填料层,富氧层以及种植层,所述富氧层与所述种植层之间设置有一层无纺土工布,所述填料层与所述富氧层之间设置有一层钢丝网,所述缺氧层与所述填料层之间铺设有一层活性炭纤维布,所述进水装置与所述前排进水管连接,所述前排出水管与所述后排进水管之间连接有一条输液管道,所述进水装置将污水引入所述前排罐体,所述输液管将所述前排罐体底部的污水引入到所述后排罐体中,多余的污水从所述后排出水管中排出。

3、进一步地,所述前排罐体与所述后排罐体的外形尺寸相同。

4、进一步地,所述前排防风罩以及后排防风罩的外形为圆台形。

5、进一步地,所述前排进水管与前排出水管之间对角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后排进水管与后排出水管之间对角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层厚度为20cm。

8、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前排罐体中的富氧层厚度为20cm,设置在所述后排罐体中的富氧层厚度为10cm。

9、进一步地,所述前排罐体中的所述填料层的成分为粗粒火山岩,厚度为40cm,所述后排罐体中的所述填料层的成分为砻笆岩,厚度为50cm。

10、进一步地,所述缺氧层的成分为细径火山岩,厚度为30cm

11、进一步地,所述聚水层的成分为厚度10cm的粗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前排罐体与后排罐体,使得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提前生产,并就地组装,大大缩短了工期。所述湿地系统的多层分隔设计,使得可单独更换其中一层,极大的减小了湿地的运行成本。设置在所述前排罐体以及后排罐体上的圆台形的所述前排防风罩以及后排防风罩,可以对湿地植物起到防风保温作用,适应季节变化,稳定出水处理效果,提高湿地系统的寿命与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一个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前排罐体,一个与所述前排罐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的后排罐体,两个分别容置于所述前排罐体、以及后排罐体内的湿地系统,以及一个与所述前排罐体开口处连接的进水装置,所述前排罐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前排防风罩,所述前排罐体的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前排进水管,所述前排罐体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前排出水管,所述后排罐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后排防风罩,所述后排罐体的靠近开口处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后排进水管,所述后排罐体的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根后排出水管,每个所述湿地系统皆沿所述前排罐体、以及后排罐体的底部从下到上设置有聚水层,缺氧层,填料层,富氧层以及种植层,所述富氧层与所述种植层之间设置有一层无纺土工布,所述填料层与所述富氧层之间设置有一层钢丝网,所述缺氧层与所述填料层之间铺设有一层活性炭纤维布,所述进水装置与所述前排进水管连接,所述前排出水管与所述后排进水管之间连接有一条输液管道,所述进水装置将污水引入所述前排罐体,所述输液管将所述前排罐体底部的污水引入到所述后排罐体中,多余的污水从所述后排出水管中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罐体与所述后排罐体的外形尺寸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防风罩以及后排防风罩的外形为圆台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进水管与前排出水管之间对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进水管与后排出水管之间对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厚度为2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前排罐体中的富氧层厚度为20cm,设置在所述后排罐体中的富氧层厚度为1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罐体中的所述填料层的成分为粗粒火山岩,厚度为40cm,所述后排罐体中的所述填料层的成分为砻笆岩,厚度为50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层的成分为细径火山岩,厚度为30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层的成分为厚度10cm的粗砂。


技术总结
一种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其包括前排罐体,一后排罐体,湿地系统,以及进水装置。所述前排罐体的设置有前排防风罩,所述前排进水管,前排出水管。所述后排罐体的设置有后排防风罩,后排进水管,后排出水管。该两行式瓶罐形组合湿地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前排罐体与后排罐体,使得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提前生产,并就地组装,大大缩短了工期。所述湿地系统的多层分隔设计,使得可单独更换其中一层,极大的减小了湿地的运行成本。设置在所述前排罐体以及后排罐体上的圆台形的所述前排防风罩以及后排防风罩,可以对湿地植物起到防风保温作用,适应季节变化,稳定出水处理效果,提高湿地系统的寿命与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凯强,解李杰,黄钱风,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爱迪曼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