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

文档序号:36555523发布日期:2023-12-30 04:5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1、重金属废水作为很多工厂污染的主要排放,废水中的重金属一般不能直接分解,只能转移其存在位置或转变其物化形态,目前,常见处理方法是采用活性炭吸附,其缺点在于,一个生物炭层的吸附能力有限,废水中的其他杂质也会影响生物炭层的吸附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罩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罩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三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连通于进水管底部的入水管,设置于所述入水管底部的转筒,以及设置于所述转筒底部的第一排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转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过滤机构,用于带动第一过滤机构转动。

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罩体顶部的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底部的传动杆,以及固定于传动杆底部的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罩体内连接于传动杆,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设置于转筒底部的过滤网和设置于所述过滤网底部的第二排水管,所述过滤网为漏斗状,所述第二排水管连接于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过滤网的一端延伸至罐体的外侧。

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框,设置罐体外侧、相对于过滤框的排放口,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框内的生物炭,所述排放口处设置有截止阀,用于控制排放口的开闭。

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水管和第一排水管通过防水轴承分别与罐体顶部和第二排水管转动连接。

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外侧、第二过滤机构和第三过滤机构之间设置有检查口。

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提升罐体底部与底面之间的高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机构,能够将重金属废水中的较大杂质和废水分离,通过过滤孔将废水送至第二过滤机构,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将较大杂质排出到罐体外,通过设置第二过滤机构,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将废水中的较小杂质与废水分离,通过设置第三过滤机构,利用生物炭对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本装置提高净化效果的同时,能较长时间维持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推广使用能够产生较好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包括:罐体(100)和设置于所述罐体(100)顶部的罩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10),所述罩体(200)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10),进水管(210)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300),所述进水管(2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400),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500),所述第二过滤机构(500)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三过滤机构(600),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0)包括连通于进水管(210)底部的入水管(410),设置于所述入水管(410)底部的转筒(420),以及设置于所述转筒(420)底部的第一排水管(430),所述入水管(410)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440),所述转筒(420)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过滤孔(450),所述驱动机构(300)连接于第一过滤机构(400),用于带动第一过滤机构(40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固定于罩体(200)顶部的驱动电机(310),设置于驱动电机(310)底部的传动杆(320),以及固定于传动杆(320)底部的第二齿轮(330),所述驱动电机(310)的输出端延伸至罩体(200)内连接于传动杆(320),所述第二齿轮(330)与第一齿轮(440)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500)包括设置于转筒(420)底部的过滤网(510)和设置于所述过滤网(510)底部的第二排水管(520),所述过滤网(510)为漏斗状,所述第二排水管(520)连接于第一排水管(430),所述第二排水管(520)远离过滤网(510)的一端延伸至罐体(100)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机构(600)包括过滤框(610),设置罐体(100)外侧、相对于过滤框(610)的排放口(620),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框(610)内的生物炭(630),所述排放口(620)处设置有截止阀(640),用于控制排放口(620)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410)和第一排水管(430)通过防水轴承分别与罐体(100)顶部和第二排水管(520)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的外侧、第二过滤机构(500)和第三过滤机构(600)之间设置有检查口(7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800),所述支撑架(800)用于提升罐体(100)底部与底面之间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的生物炭吸附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罩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罩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进水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三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连通于进水管底部的入水管,设置于所述入水管底部的转筒,以及设置于所述转筒底部的第一排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转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过滤机构,用于带动第一过滤机构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艳,王天顺,邢钇浩,陈伟,廖洁,梁雪莲,王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