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漂浮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2900发布日期:2023-10-25 20:2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生态漂浮湿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人工湿地,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生态漂浮湿地。


背景技术:

1、生态湿地是一种不断进化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将污染物浓度降低,使水质得到净化,通过增设人工湿地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优化环境,促进生态治理,漂浮湿地通常也会采用湿地群的方式进行设置,在湿地公园中,也起到美观的作用,此时一款好的生态漂浮湿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生态漂浮湿地,不便于实现湿地群串联以及锚固,极易导致实地群偏离原始位置,导致湿地聚集等现象,稳定性差,同时不便于实现更换湿地样式,湿地轮廓单一,美观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生态漂浮湿地,以解决现有的生态漂浮湿地,不便于实现湿地群串联以及锚固,极易导致实地群偏离原始位置,稳定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生态漂浮湿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生态漂浮湿地,包括连接支撑部;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安装有四个缆绳夹紧件;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固定连接有锚固件;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安装有浮动连接部;所述浮动连接部上固定连接有生态湿地件;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固定连接有泵取加湿件;所述连接支撑部包括:连接框架和螺纹连接板架,所述连接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板架;所述连接框架中部开有插装槽孔;所述缆绳夹紧件包括:缆绳夹紧板和滑动导向轴,所述缆绳夹紧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导向轴,且两个滑动导向轴分别滑动连接在连接框架上。

4、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湿地件包括:湿地土壤垫和覆盖垫,所述湿地土壤垫固定连接在浮动连接板上;所述湿地土壤垫上固定连接有覆盖垫;所述覆盖垫与湿地土壤垫上分别设有孔洞。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撑部还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框架上开设有四个插孔;所述连接框架上的四个插孔内分别套装有连接绳。

6、进一步的,所述浮动连接部还包括:对接螺栓,所述对接螺栓穿过升降滑轴;所述对接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板架上。

7、进一步的,所述缆绳夹紧件还包括:对接丝杆,所述缆绳夹紧板夹紧贴合有连接绳;所述对接丝杆转动连接在缆绳夹紧板上;所述对接丝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框架上。

8、进一步的,所述浮动连接部包括:浮动连接板和升降滑轴,所述浮动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滑轴,且升降滑轴上设有四个凸起滑动;所述升降滑轴滑动连接在连接框架中部;所述浮动连接板为浮力材质。

9、进一步的,所述锚固件包括:锚固安装块和锚固销,所述锚固安装块焊接在右侧的连接绳上;所述锚固安装块上插装有锚固销,且锚固销底部为锥形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泵取加湿件包括:加湿水泵和喷头,所述加湿水泵固定连接在连接框架底部;所述加湿水泵上管接有喷头,且喷头固定连接在覆盖垫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置的缆绳夹紧件配合连接支撑部,可以实现将多个漂浮湿地进行串联,同时可以保证串联稳定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通过串联的方式,再配合设置的锚固件,可以实现锚固,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抗风性,尤其水面漂浮,可以通过采用串联各个漂浮湿度并且在边缘的漂浮湿地进行锚固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避免各个漂浮湿地相互聚集,或发生整体的偏移,导致不能在沼泽或水面均匀分布,整体结构串联更加简单。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置的浮动连接部可以实现快速拆卸更换,由于是人造湿地,需要进行一定的仿真效果模拟,设置的浮动连接部可以实现快速拆卸更换不同外轮廓的浮动连接板,使用更加灵活,通过采用生态湿地件,可以通过开孔的方式增加透气性,也更加便于种植生态植物,同时可以通过采用设置的泵取加湿件实现辅助加湿,可以针对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加湿,同时直接抽取下方水源,不会造成浪费,更加实用整体结构采用的快速更换结构也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后续直接更换,更加便于操作,整体结构操作简单灵活,实用性更强。



技术特征:

1.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支撑部(1);所述连接支撑部(1)上安装有四个缆绳夹紧件(2);所述连接支撑部(1)上固定连接有锚固件(3);所述连接支撑部(1)上安装有浮动连接部(4);所述浮动连接部(4)上固定连接有生态湿地件(5);所述连接支撑部(1)上固定连接有泵取加湿件(6);所述连接支撑部(1)包括:连接框架(101)和螺纹连接板架(102),所述连接框架(10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板架(102);所述连接框架(101)中部开有插装槽孔;所述缆绳夹紧件(2)包括:缆绳夹紧板(201)和滑动导向轴(202),所述缆绳夹紧板(20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导向轴(202),且两个滑动导向轴(202)分别滑动连接在连接框架(10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部(1)还包括:连接绳(103),所述连接框架(101)上开设有四个插孔;所述连接框架(101)上的四个插孔内分别套装有连接绳(1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夹紧件(2)还包括:对接丝杆(203),所述缆绳夹紧板(201)夹紧贴合有连接绳(103);所述对接丝杆(203)转动连接在缆绳夹紧板(201)上;所述对接丝杆(203)螺纹连接在连接框架(101)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3)包括:锚固安装块(301)和锚固销(302),所述锚固安装块(301)焊接在右侧的连接绳(103)上;所述锚固安装块(301)上插装有锚固销(302),且锚固销(302)底部为锥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部(4)包括:浮动连接板(401)和升降滑轴(402),所述浮动连接板(401)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滑轴(402),且升降滑轴(402)上设有四个凸起滑动;所述升降滑轴(402)滑动连接在连接框架(101)中部;所述浮动连接板(401)为浮力材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部(4)还包括:对接螺栓(403),所述对接螺栓(403)穿过升降滑轴(402);所述对接螺栓(403)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板架(102)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湿地件(5)包括:湿地土壤垫(501)和覆盖垫(502),所述湿地土壤垫(501)固定连接在浮动连接板(401)上;所述湿地土壤垫(501)上固定连接有覆盖垫(502);所述覆盖垫(502)与湿地土壤垫(501)上分别设有孔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取加湿件(6)包括:加湿水泵(601)和喷头(602),所述加湿水泵(601)固定连接在连接框架(101)底部;所述加湿水泵(601)上管接有喷头(602),且喷头(602)固定连接在覆盖垫(50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生态漂浮湿地,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生态漂浮湿地,不便于实现湿地群串联以及锚固,极易导致实地群偏离原始位置,稳定性差;包括连接支撑部;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安装有四个缆绳夹紧件;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固定连接有锚固件;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安装有浮动连接部;所述浮动连接部上固定连接有生态湿地件;所述连接支撑部上固定连接有泵取加湿件,采用设置的缆绳夹紧件配合连接支撑部,可以实现将多个漂浮湿地进行串联,同时可以保证串联稳定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通过串联的方式,再配合设置的锚固件,可以实现锚固,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启,吴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林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