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4069发布日期:2023-08-25 02: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养殖,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


背景技术:

1、异位发酵床也称场外发酵床,在处理猪粪污上,异位与原位发酵床基本原理相似,即利用活性强大的微生物复合菌群,持续和稳定地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目标。异位发酵床一般由发酵池、垫料、粪污管道、机械设备等组成,利用谷壳、锯末、秸秆粉等作基质原料,加入微生物菌剂,充分混合搅拌,铺在发酵池内,将猪粪污通过管道喷洒在发酵床上,利用机器翻耙,使垫料和粪污搅拌混合,多次导入粪污循环进行发酵,发酵产生的高温将水分蒸发掉,粪便大部分被微生物分解,转化变成有机肥,最终实现养殖场粪污不对外排放的目的。

2、例如公开号为cn217757216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发酵床单元,所述发酵床单元包括钢结构、物料槽和翻耙机主体,所物料槽在宽度方向设置一对并固定在所述钢结构上,且两个所述物料槽之间间隔设置形成通道,所述翻耙机主体的两个翻耙构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物料槽内;其中:所述翻耙机主体上设置有行走构件,所述通道内设有沿所述物料槽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所述行走构件支撑在所述轨道上。通过将异位发酵床设为多层立体式,解决现有的异位发酵床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通过设有钢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异位发酵床,需要对场地进行硬泥化,破坏了用地且需用地审批的问题,且拆装便捷,利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市面上现有的一些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只具有搅拌作用,不具有铺平能而在异位发酵床的使用方法中记录,是有铺平这一程序的,不具有铺平功能的可能影响后续发酵的质量;现有的异位发酵床占地面积较大,拆装不便不能直接组装,需要对场地进行硬泥化,破坏了用地且需用地审批,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壁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平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壁与平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平衡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稳固钉。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采用加强杆、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加强杆底部的轨道槽,配合滑动杆为搅拌杆提供更强的支撑,使得搅拌杆的转动搅拌更加的稳定,进而可以输出更强的搅拌力,提升了装置的搅拌效果,齿轮使得搅拌机构可以进行剩下移动,可以使搅拌杆由于高度的调节具有搅拌与铺平两种功能,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发酵的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采用稳固钉、螺纹孔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稳固钉可将装置直接固定在土地上,不必再对土地进行硬化,避免了需要用地审批,省去了使用装置的麻烦,螺纹孔可配合稳固钉使装置叠落成层,较少占地的面积,节省了土地资源,进而减少了使用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28),所述齿条(28)的外壁啮合有齿轮(27),所述齿轮(2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2),所述加强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所述第一电机(24)的外壁与平衡板(2)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3),所述搅拌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5)的一端与平衡板(2)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稳固钉(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多层异位发酵床,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壁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平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本技术通过加强杆底部的轨道槽,配合滑动杆为搅拌杆提供更强的支撑,使得搅拌杆的转动搅拌更加的稳定,进而可以输出更强的搅拌力,提升了装置的搅拌效果,螺纹孔可配合稳固钉使装置叠落成层,较少占地的面积,节省了土地资源,进而减少了使用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韦巧燕,陆晶山,李敏玲,马翠芳,俸祥仁,黄稳妃,彭昊,甘庆宾,玉昌,韦仁维,何开峦,陆定,兰群丽,黄钰妍,韦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宣县金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