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

文档序号:36215848发布日期:2023-11-30 08:5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泥回收,具体为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1、现代环保工程中,河道污泥以及建筑渣土的处理是重要的环节,这一类土壤中含水率高、热值高、含有丰富有机物及营养物,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2、现有的环保处理厂中的设备大多是针对污泥进行处理的,回收过程是将其脱水然后烘干杀菌,但是这一类设备在针对干燥的建筑渣土时则无法达到回收的目的,明显是不适用的,只能够单独使用另外的设备再进行渣土处理,这种渣土与污泥的分类处理,使得对于泥土的回收利用成本增加,通常降低了处理效率,因此现在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对建筑渣土和污泥进行联合处理的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来解决此类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解决了当前的泥土回收设备只能够单独对不同的污泥和渣土进行回收,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驱动箱和搅拌箱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右侧,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且位于搅拌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击打块,所述搅拌箱的上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筛料框,所述筛料框的表面和后部均与限位框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筛料框右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击打块相配合使用的顶板。

3、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底部的右侧开设有贯穿至左侧的封口槽,所述封口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封板。

4、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左侧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位于烘干箱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绞龙筒,且绞龙筒的右端贯穿烘干箱并延伸至烘干箱的右侧,所述烘干箱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加热棒,且加热棒的一端延伸至绞龙筒的内侧。

5、优选的,所述从动杆和转动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烘干箱顶部的左侧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与搅拌箱相配合使用的进料斗。

7、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底部的右侧开设有下料口。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通过在搅拌箱的上部设置有限位框,并在限位框的内部安装有筛料框,筛料框通过滑板和弹簧与限位框进行连接,并通过顶板搭配击打块进行使用,这些结构的设置能够先将潮湿的污泥放入搅拌箱的内侧然后通过筛料框将干燥的泥土筛入污泥中,并通过搅拌叶对其进行搅拌从而通过干燥的粉状土壤降低污泥的水分,为后续的烘干提前做好准备,不必进行单独的脱水工序,降低了环保回收处理的成本,同时增加了设备的功能性。

11、(2)、该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通过在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烘干箱,并在烘干箱的内侧安装有绞龙筒,而绞龙筒的内侧还设置有加热棒,这些结构的设置能够通过加热棒对烘干箱的内侧进行升温,最后通过绞龙筒翻转搅拌使污泥和渣土能够均匀受热,从而提高烘干速度与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搅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且转动杆(4)的一端依次贯穿驱动箱(2)和搅拌箱(1)并延伸至搅拌箱(1)的右侧,所述转动杆(4)的表面且位于搅拌箱(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所述转动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击打块(6),所述搅拌箱(1)的上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限位框(9),所述限位框(9)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0),且滑动槽(10)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板(11),两个所述滑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筛料框(12),所述筛料框(12)的表面和后部均与限位框(9)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筛料框(12)右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与击打块(6)相配合使用的顶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底部的右侧开设有贯穿至左侧的封口槽(7),所述封口槽(7)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封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烘干箱(15),所述烘干箱(15)的左侧通过开设开口转动连接有从动杆(16),所述从动杆(16)位于烘干箱(15)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绞龙筒(17),且绞龙筒(17)的右端贯穿烘干箱(15)并延伸至烘干箱(15)的右侧,所述烘干箱(15)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8),且加热棒(18)的一端延伸至绞龙筒(17)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杆(16)和转动杆(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9),两个所述皮带轮(19)之间通过皮带(20)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5)顶部的左侧通过开设开口固定连接有与搅拌箱(1)相配合使用的进料斗(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5)底部的右侧开设有下料口(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依次贯穿驱动箱和搅拌箱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右侧,本技术涉及污泥回收技术领域。该建筑渣土及剩余污泥回收再利用设备,通过在搅拌箱的上部设置有限位框,并在限位框的内部安装有筛料框,筛料框通过滑板和弹簧与限位框进行连接,并通过顶板搭配击打块进行使用,这些结构的设置能够先将潮湿的污泥放入搅拌箱的内侧然后通过筛料框将干燥的泥土筛入污泥中,并通过搅拌叶对其进行搅拌从而通过干燥的粉状土壤降低污泥的水分。

技术研发人员:赖永明,孔秋平,罗承浩,卢焱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岩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