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9252发布日期:2023-06-28 11:4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更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深度处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用水量剧增,进而出现了大量的城市污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处理废水设备,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污水方便,投资成本小等优势,因而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目前,大部分地区要求生活污水处理后,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甚至部分地区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

3、就上述要求而言,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如a2o(即厌氧-缺氧-好氧法)、ao(即厌氧好氧工艺法))无法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常用的a2o+mbr(即厌氧-缺氧-好氧与膜生物处理联用)处理工艺一体化设备虽然能够满足出水达标稳定的要求,但存在投资及运行成本高,日常维护检修麻烦等问题。

4、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无法满足相应排放标准,而a2o+mbr处理工艺一体化设备存在投资及运行成本高,日常维护检修麻烦等问题,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甚至达到相关地方标准,如《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 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要求。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稳定性强,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且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包括:

4、原水提升泵,其分别与调节池、厌氧池相连且调节池内经均质均量处理后的污水能在原水提升泵的作用下送入厌氧池内;

5、厌氧池,其用于与调节池相连且进入厌氧池内的污水能在厌氧池中进行厌氧反应;

6、原水穿孔管组件,其位于厌氧池内底部;

7、原水管,原水管的一端与原水提升泵相连,原水管的另一端与原水穿孔管组件相连且调节池内经均质均量处理后的污水能依次经原水提升泵、原水管、原水穿孔管组件进入厌氧池内;

8、厌氧三角堰板,其设置在厌氧池的上方且厌氧池内的污水能经厌氧三角堰板进入缺氧池内;

9、缺氧池,其分别与厌氧池、好氧池相连且厌氧池内的污水能从缺氧池的上方开口进入厌氧池内;缺氧池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缺氧孔口且缺氧池内的污水能经缺氧孔口进入好氧池内;

10、好氧池,其用于降低废水bod、磷等;

11、曝气单元,其包括曝气风机、好氧池曝气管;所述曝气风机的出风口与好氧池曝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好氧池曝气管的另一端布置于好氧池内且好氧池曝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好氧池的池底上方10~20cm处;

12、集水槽,其与好氧池相连且好氧池内的污水能进入集水槽内;

13、导流管,其一端与集水槽相连,其另一端与沉淀单元相连且集水槽内的污水能经导流管进入沉淀单元内;

14、沉淀单元,其采用斜板沉淀方式或斜管沉淀方式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

15、中间池,其与沉淀单元相连且经沉淀单元处理后的水流能经沉淀单元的上端开口进入中间池内;

16、出水泵,出水泵入口与中间池出水口相连;

17、消毒单元,其采用管道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所述出水泵出口与消毒单元入口相连;

18、药剂混合单元,其入口与消毒单元的出口相连,其出口与膜过滤单元入口相连;

19、加药单元,其用于投加除磷剂;所述加药单元的出口与药剂混合单元相连且加药单元能向药剂混合单元中投加除磷剂;

20、膜过滤单元,其与药剂混合单元相连,其用以去除废水中的磷和ss;

21、出水管,其与膜过滤单元的出水口相连以实现处理后水的达标排放;

22、混合液回流单元,其包括回流进液管、混合液回流泵、混合液回流管、混合穿孔管组件;所述回流进液管的一端设置在好氧池的底部,所述回流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混合液回流泵相连;所述混合液回流管的一端与混合液回流泵相连,所述混合液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混合穿孔管组件相连,所述混合穿孔管组件设置在缺氧池内且好氧池内的液体能依次经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泵、混合液回流管、混合穿孔管组件进入缺氧池内;所述混合穿孔管组件位于厌氧三角堰板下方10~15cm处;

23、污泥回流单元,其包括穿孔排泥管、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污泥穿孔管组件;所述穿孔排泥管的一端设置在沉淀单元的底部,所述穿孔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污泥回流泵相连;所述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污泥回流泵相连,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污泥穿孔管组件相连,所述混合穿孔管组件设置在厌氧池内且沉淀单元的污泥能依次经穿孔排泥管、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污泥穿孔管组件进入厌氧池内;所述污泥穿孔管组件所在水平面位于原水穿孔管组件所在水平面上方20~30cm处;

24、污泥脱水管;

25、污泥脱水单元,其用于进行污泥脱水处理;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脱水管与污泥脱水单元相连且沉淀单元的污泥能依次经穿孔排泥管、污泥回流泵、污泥脱水管进入污泥脱水单元内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26、还包括:

27、调节池,其与生活污水收集管相连且生活污水收集管收集的污水能在调节池内进行均质均量处理。

28、所述集水槽位于好氧池的上方且好氧池能为集水槽提供支撑。

29、还包括好氧三角堰板,所述好氧三角堰板设置在好氧池的上方且好氧池内的污水能经好氧三角堰板进入集水槽内。

30、还包括沉淀三角堰板,所述沉淀三角堰板设置在沉淀单元的上方且沉淀单元内的污水能经沉淀三角堰板进入中间池内。

31、所述沉淀单元采用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

32、所述沉淀单元采用多斗交替排泥。

33、还包括设置在好氧池内的悬浮填料且悬浮填料能提升好氧池的处理效率;

34、所述好氧池的污水出口、回流进液管的入口上分别设置有悬浮填料拦网,所述悬浮填料拦网能对好氧池内的悬浮填料进行拦截以避免悬浮填料通过好氧池的污水出口或回流进液管排除。

35、还包括设置在缺氧池内的缺氧悬浮填料;

36、所述缺氧孔口上分别设置有缺氧填料拦网且缺氧填料拦网能对缺氧池内的缺氧悬浮填料进行拦截。

37、所述药剂混合单元为静态管道混合器。

38、所述膜过滤单元采用微滤过滤装置或超滤过滤装置。

39、所述回流进液管的进口所在水平面位于好氧池曝气管出口所在水平面上方。

40、还包括设备间,所述出水泵、消毒单元、药剂混合单元、加药单元、膜过滤单元、混合液回流泵、污泥回流泵、曝气风机均设置在设备间内;

41、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单元、中间池、设备间相连为一体。

42、所述设备间的三面分别设置有对外双开门。

43、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原水提升泵、曝气风机、出水泵、消毒单元、加药单元、膜过滤单元、混合液回流泵、污泥回流泵相连。

44、还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位于设备间内。

45、所述显示装置为plc显示屏。

46、所述设备间上设置有与显示装置相配合的观察窗。

47、所述观察窗采用玻璃观察窗。

48、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潜水搅拌器且潜水搅拌器能对调节池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以防止ss在沉淀池内沉积,所述潜水搅拌器与控制系统相连。

49、针对前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深度处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单元、消毒单元、加药单元、药剂混合单元、膜过滤单元等。该处理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检修维护方便,可靠性强。

50、在此,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该结构中,调节池用于水质水量的调节。调节池的进水管连接生活污水收集管,原水提升泵的出水管连接厌氧池的原水进水口;生活污水收集管收集的污水进入调节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后,污水通过原水提升泵提升,送入厌氧池内。同时,调节池内配置有潜水搅拌器,以防止ss在调节池内沉积。

51、污水进入厌氧池后,在厌氧状态下,兼性细菌将溶解性bod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同时聚磷菌释放体内贮存的磷。同时,原水提升泵与厌氧池之间通过原水管相连,原水管位于厌氧池内的一端设置有原水穿孔管组件,即原水管至厌氧池池底采用穿孔管出水。

52、污水进入缺氧池后,在缺氧状态下,兼性细菌进行反硝化作用,降低废水中的氮。本技术中,厌氧池内的污水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即厌氧池内的污水通过其上方通过厌氧三角堰板出水至缺氧池,缺氧池内的污水则通过其下方孔口(即缺氧孔口)进入好氧池内。

53、好氧池用于降低污水的bod;好氧三角堰板设置在好氧池的上方,且好氧池内的污水能经好氧三角堰板进入集水槽内,集水槽通过导流管与沉淀单元相连。同时,曝气风机的出风口与好氧池曝气管的一端相连(即好氧池曝气管入口与曝气风机的出口相连),好氧池曝气管的另一端布置于好氧池内;好氧池曝气管的曝气端布置于好氧池底面上方10~20cm处,其上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孔。进一步,好氧池内添加有悬浮填料,悬浮填料能提升好氧池的处理效率。同时,好氧池的污水出口、回流进液管的入口上分别设置有悬浮填料拦网。

54、本技术中,沉淀单元采用斜板沉淀或斜管沉淀方式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以降低污水中ss。沉淀单元的进口通过导流管、集水槽与好氧池相连,沉淀单元的出口通过沉淀三角堰板与中间池相连。

55、同时,消毒单元采用管道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中间池出水口与出水泵入口相连,出水泵出口与消毒单元进水口相连。在一个具体实例中,消毒单元采用管道紫外线杀菌装置。

56、药剂混合单元采用静态管道混合器,静态管道混合器的水入口与消毒单元的出口相连,静态管道混合器的出口与膜过滤单元的入口相连,静态管道混合器的药剂入口与加药单元相连。同时,加药单元主要用于向药剂混合单元投加除磷剂,加药单元的出口与静态管道混合器的药剂入口相连。

57、膜过滤单元主要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ss、磷,膜过滤单元采用微滤过滤装置或超滤过滤装置。膜过滤单元入口与静态管道混合器的出口相连,膜过滤单元出口通过出水管直接排放。

58、混合液回流单元包括混合液回流泵、回流进液管、混合液回流管、混合穿孔管组件。其中,回流进液管的一端设置在好氧池的底部,回流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混合液回流泵相连。混合液回流管的一端与混合液回流泵相连,混合液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混合穿孔管组件相连,混合穿孔管组件设置在缺氧池内且好氧池内的液体能依次经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泵、混合液回流管、混合穿孔管组件进入缺氧池内。混合穿孔管组件位于厌氧三角堰板下方10~15cm处,以使污水与经混合液回流单元输送的回流混合液混合均匀,即混合穿孔管组件在三角堰板下方10~15cm处采用穿孔管布水,使污水与回流混合液混合均匀。

59、污泥回流单元包括穿孔排泥管、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污泥穿孔管组件。其中,穿孔排泥管的一端设置在沉淀单元的底部,穿孔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污泥回流泵相连。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污泥回流泵相连(即污泥回流管的入口与接污泥回流泵出口相连),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污泥穿孔管组件相连。混合穿孔管组件设置在厌氧池内,且沉淀单元的污泥能依次经穿孔排泥管、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污泥穿孔管组件进入厌氧池内。污泥穿孔管组件所在水平面位于原水穿孔管组件所在水平面上方20~30cm处,即污泥穿孔管组件位于原水穿孔管组件上方20~30cm处,采用穿孔管出水。

60、污泥脱水单元用于进行污泥脱水处理。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脱水管与污泥脱水单元相连,沉淀单元的污泥能依次经穿孔排泥管、污泥回流泵、污泥脱水管进入污泥脱水单元内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61、本技术中,沉淀单元产生的污泥经穿孔排泥管、污泥回流泵后,分两路进行处理:一路经污泥回流管、污泥穿孔管组件返回厌氧池内,进行利用;一路通过污泥脱水管进入污泥脱水单元内,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62、经验证,本技术的设备能够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bod、氨氮、磷等,保证出水稳定达标,满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同时,通过调节工艺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中的磷、氨氮、bod和悬浮物去除效率,从而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要求。采用本技术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也能够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 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6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64、(1)本技术中,膜过滤单元采用微滤过滤装置或超滤过滤装置,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设备安装紧凑,运行简单;

65、(2)本技术将消毒单元置于膜过滤单元之前,在消灭细菌的同时,可以防止细菌滋生引起的微滤膜或超滤膜污染;

66、(3)本技术中,沉淀单元采用斜管/斜板沉淀,通过斜管/斜板沉淀与膜过滤单元相配合的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污水中的ss、磷含量;同时,经斜管/斜板沉淀后再通过膜过滤单元进行深度过滤,有效降低了微滤膜或超滤膜的运行负荷,延长微滤膜或超滤膜的使用寿命;与常规的mbr膜处理系统相比,本技术的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

67、(4)本技术中,除磷剂投加点位于沉淀单元之后,而回流污泥取至沉淀单元,因此除磷剂的投加不影响回流污泥中的污泥活性;

68、(5)本技术在厌氧池内采用双层穿孔管布水,在使污水原水和回流污泥混合均匀的同时,在不增加动力设备的情况下,达到防止污泥沉降的效果,有利于降低设备造价和水处理运行成本;

69、(6)混合穿孔管组件设置在厌氧三角堰板下方10~15cm处,并采用穿孔管布水,能使液体混合更加均匀;

70、(7)本技术在好氧池内设置悬浮填料,以增高污泥浓度,降低处理负荷,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池容;

71、(8)本技术沉淀单元的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采用多斗交替排泥,使排泥更加均匀,同时也能降低污泥含水率;

72、(9)本技术在设备间的三面均设置对外双开门,便于设备检修维护;

73、(10)本技术在正对控制柜plc显示屏的设备间的门上设置玻璃观察窗,便于日常巡检;

74、(11)生活污水经本技术的设备处理后,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也能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 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75、(12)本技术将检修区和运行区进行分离,所有需检修维护的设备都放置在设备间内,设备检修维护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