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0655发布日期:2024-02-22 20:4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涂装前处理的喷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1、涂装生产线中前处理主要用来清除涂装工件表面的油污、尘土等,提高被涂工件表面对油漆、粉的附着力,增强涂层的保护性能和涂层的装饰效果。对于连续通过式涂装生产线,其前处理设备常使用喷淋方式。前处理喷淋的原理是利用水泵将处理液喷淋到工件表面,来清除工件表面杂质、杂物。

2、常用的前处理喷淋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喷淋棚体、液槽、喷淋循环系统等。常规的喷淋系统一般每个工段单独对应一个液槽和一套喷淋循环系统,其喷淋区域要覆盖最长的工件。

3、对于使用方有长度相差较大的产品共线生产时,长工件可以正常喷淋处理;但当短工件通过喷淋系统时,喷淋系统的近一半的部分未得到利用,浪费了较多能源,增加了使用成本。

4、通过检索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减小使用和维护成本的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槽、棚体,第一循环管路以及第二循环管路,所述棚体一侧设置有液槽,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分别设在液槽的左右两侧;第一循环管路负责工件的上区喷淋,其第一喷淋管路位于棚体内部上侧部位;第二循环管路负责工件的下区喷淋,其第二喷淋管路位于棚体11内部下侧部位;所述液槽的操作面上部设有进水管路及球阀,液槽侧壁设有溢流管路、排放管路及排放阀门。

4、而且,所述第一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喷淋泵、第一阀门一、第一阀门二、第一压力表、第一送液总管以及第一喷淋管路,所述第一阀门一和第一阀门二分别安装在第一喷淋泵的两侧,且第一阀门一和第一阀门二与液槽下部连接,第一阀门一和第一阀门二通过第一送液总管与第一喷淋管路连接,在第一送液总管的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

5、7、而且,所述第二循环管路包括第二喷淋泵、第二阀门一、第二阀门二、第二压力表,第二送液总管以及第二喷淋管路;所述第二阀门一和第二阀门二分别安装在第二喷淋泵的两侧,且第二阀门一和第二阀门二与液槽下部连接,第二阀门一和第二阀门二通过第二送液总管与第二喷淋管路连接,在第二送液总管的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

6、而且,所述液槽的顶部设有开口,与棚体的底板相连;液槽的两侧下部分别与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连接;液槽的同侧上部设有溢流管路,液槽底部设有排放管路及排放阀门,溢流管路连接到排放管路上的排放阀门后端。液槽上部设有进水管路及球阀。

7、而且,所述第一喷淋管路和第二喷淋管路均由喷淋总管并联多组喷淋支管而成,喷淋支管分为左右两侧相向布置;每支喷淋支管上安装有若干喷淋喷嘴。

8、而且,所述第一阀门一、第一阀门二、第二阀门一以及第二阀门二均为蝶阀。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包括液槽、两套循环管路、内部设置有上下两组喷淋管路的棚体;所述棚体底部与液槽连通,所述每套循环管路一端与液槽连通,另一端与棚体对应的喷淋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护保养,理念先进、稳定性好、可靠度高。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当不同长度的工件通过棚体的喷淋段时,通过不同的控制组合,可以实现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区分喷淋处理。整个喷淋系统控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节约能源。



技术特征:

1.一种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槽(10)、棚体(11),第一循环管路(a)以及第二循环管路(b),所述棚体一侧设置有液槽,所述第一循环管路(a)和第二循环管路(b)分别设在液槽(10)的左右两侧;第一循环管路(a)负责工件的上区喷淋,其第一喷淋管路(6-a)位于棚体(11)内部上侧部位;第二循环管路(b)负责工件的下区喷淋,其第二喷淋管路(6-b)位于棚体(11)内部下侧部位;所述液槽(10)的操作面上部设有进水管路(13)及球阀(12),液槽侧壁设有溢流管路(7)、排放管路(8)及排放阀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a)包括第一喷淋泵(1-a)、第一阀门一(2-a)、第一阀门二(3-a)、第一压力表(4-a)、第一送液总管(5-a)以及第一喷淋管路(6-a),所述第一阀门一(2-a)和第一阀门二(3-a)分别安装在第一喷淋泵(1-a)的两侧,且第一阀门一(2-a)和第一阀门二(3-a)与液槽下部连接,第一阀门一(2-a)和第一阀门二(3-a)通过第一送液总管(5-a)与第一喷淋管路(6-a)连接,在第一送液总管(5-a)的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管路(b)包括第二喷淋泵(1-b)、第二阀门一(2-b)、第二阀门二(3-b)、第二压力表(4-b),第二送液总管(5-b)以及第二喷淋管路(6-b);所述第二阀门一(2-b)和第二阀门二(3-b)分别安装在第二喷淋泵(1-b)的两侧,且第二阀门一(2-b)和第二阀门二(3-b)与液槽下部连接,第二阀门一(2-b)和第二阀门二(3-b)通过第二送液总管(5-b)与第二喷淋管路(6-b)连接,在第二送液总管(5-b)的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4-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槽(10)的顶部设有开口,与棚体(11)的底板相连;液槽(10)的两侧下部分别与第一循环管路(a)和第二循环管路(b)连接;液槽的同侧上部设有溢流管路(7),液槽(10)底部设有排放管路(8)及排放阀门(9),溢流管路(7)连接到排放管路(8)上的排放阀门(9)后端,液槽(10)上部设有进水管路(13)及球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管路和第二喷淋管路均由喷淋总管(61)并联多组喷淋支管(62)而成,喷淋支管(62)分为左右两侧相向布置;每支喷淋支管上安装有若干喷淋喷嘴(6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一(2-a)、第一阀门二(3-a)、第二阀门一(2-b)以及第二阀门二(3-b)均为蝶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涂装前处理的喷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包括液槽、两套循环管路、内部设置有上下两组喷淋管路的棚体;所述棚体底部与液槽连通,所述每套循环管路一端与液槽连通,另一端与棚体对应的喷淋管路连通。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涂装前处理分区喷淋系统,当不同长度的工件通过棚体的喷淋段时,通过不同的控制组合,可以实现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区分喷淋处理。整个喷淋系统控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节约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晖,金海陆,张蒙蒙,王占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