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业养殖自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0569发布日期:2023-10-28 15:1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业养殖自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渔业养殖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业养殖自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渔业水产养殖过程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来调节养殖水体,存在建设投资成本高,水处理能耗高,管理水平要求高等弊端;集装箱和流水槽等养殖模式是通过从池塘大量换新水,养殖尾水再排放到池塘净化的方法进行流水养殖,存在需要配备大面积净化池塘,养殖设施水体受池塘水质(氨氮、亚盐、病害等)影响极大,养殖能耗较大等弊端。这是因为在渔业设施养殖过程中,由于水产养殖密度高,投饵量大,消耗氧气多,残饵粪便多,将造成养殖设施中水体水质浑浊、溶氧降低、氨氮亚盐高等情况,排放到净化池塘后对池塘水体的净化压力大,净化池塘水质很难调控,尾水排放无法达标。因此优选方案是将养殖设施尾水进行自循环处理净化后再到养殖设施水体里进行净化,从而达到养殖设施内水体的浑浊度降低、悬浮物减少、溶氧增高、氨氮亚盐减少、水体消毒杀菌、残饵粪便及时排出等效果,也使渔业养殖发展更少的受到水源、场地、排污等因素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业养殖自循环水处理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对渔业养殖设施中水体进行循环处理,使养殖设施内水体的浑浊度降低、悬浮物减少、溶氧增高及氨氮亚盐减少,并且能对水体消毒杀菌以及及时排出设施内残饵粪便等效果的处理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渔业养殖自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

4、养殖容器,用于水产养殖;

5、处理器,与所述养殖容器相互连接构成水循环回路,所述处理器用于净化养殖容器中的污水;

6、所述处理器内从上往下分为储水区、处理区与排污区三部分;

7、所述养殖容器通过进水管路与处理器中的储水区连通;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用于将储水区中的净水泵入养殖容器的进水泵;所述进水管路位于养殖容器中的的末端连接有出水喷头,以使清水在溅射过程中溶解更多氧气,同时在高温天气起到减低水温的效果;

8、所述养殖容器通过出水管与处理器的处理区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用于将养殖容器中的污水导入处理区;

9、所述养殖容器通过出水管与处理器的处理区连通,所述出水管用于将养殖容器中的污水导入处理区;

10、所述处理区用于净化污水,待净化的污水进入处理区被净化,并随处理器中水量的增加而上升以进入储水区中;

11、所述排污区底部具有连通处理器外部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为可开关的排污口。

12、养殖容器中的水经过出水管流入到处理区中,在处理区中净化后随水量的增加而上升以进入储水区中;从污水中脱离出的杂质落在下方的排污区中,最终通过排污口排出。进水泵将储水区中的水经过进水管路泵入养殖容器中。重复以上过程,以对养殖容器中的污水进行循环净化。

13、当排污区底部堆积了一定量的杂质时,关闭出水阀,打开排污阀;排污区中的水顺着排污管流出,水在重力作用下对包覆主处理器表面的过滤膜以及排污区的底部进行反冲洗,带动堆积在排污区中的杂质流出排污口。一段时间后,关闭排污阀,此时处理器中的水位已经下降。打开出水阀,关闭排污阀,在虹吸作用下,养殖容器中的水会迅速回流进处理器中,直至养殖容器与处理器中的水位大致齐平;无需再通过外力送水,因此节约能耗且非常方便。

14、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与插装在隔板上的筒型处理器;

15、所述隔板设于处理区与储水区之间以对两者进行分隔;隔板外沿与处理器内壁固接,或者通过螺栓与钢板等连接件与处理器内壁可拆卸连接;

16、所述筒型处理器用于对进入其内部的污水进行净化。

17、进一步地,所述筒型处理器包括上部的附加处理器与下部的主处理器,所述附加处理器与主处理器内部连通;

18、所述附加处理器处于净化区中;

19、主处理器处于处理区中;

20、所述主处理器的外周面或者桶底包覆过滤膜,所述附加处理器上设有供水排出的出水口。

21、污水通过过滤膜过滤后进入筒型处理器中,再从出水口进入储水区中,在此过程中污水被净化。

22、还包括增氧机构;

23、所述增氧机构包括增氧泵与增氧管;

24、所述增氧管前端与增氧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增氧管后段伸入处理器中,所述增氧管通过以下一种方式设置;

25、方式一:所述增氧管后段布设有用于增氧的曝气孔,具体的,增氧管后段处于筒型处理器中;

26、方式二:所述增氧管后端连接有曝气管道或曝气盘。

27、在采用方式一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储水区设置曝气管道或曝气盘,与增氧管相配合达到双重增氧效果。

28、增氧泵吸入空气并泵入增氧管中,空气经过曝气孔进入处理器的水中并形成气泡,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9、进一步地,还包括对处理区与排污区进行分隔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外沿与处理器内壁连接;

30、所述格栅板上具有供处理区中的残渣落入排污区中的栅槽。

31、格栅板一方面可以降低上方水的流动对排污区中残渣的扰动作用,另一方面又具备足够大的间隙供残渣通过。

32、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区的底面向中间凹陷形成锥形的集污仓,所述集污仓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以形成可开关的排污口。

33、进一步地,所述筒型处理器内装载有若干个硝化多孔球,硝化多孔球与曝气管相配合,硝化多孔球可以培养硝化细菌,曝气管为硝化细菌的生长提供充分的氧气;因此曝气管后端与硝化多孔球都处于筒型处理器中时,可以增加水质氨氮亚盐处理效果。

34、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温调节机构,所述水温调节机构用于对进入养殖容器中的水进行增温或者降温。水温调节机构可以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安装在进水管路上,清水经过换热器与热介质或者冷介质进行换热;在冬天时对清水升温,夏天时对清水降温,以此来调节养殖容器中水的温度。

35、所述养殖容器的底部具有中间集污或斜向集污的集污槽,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一端处于集污槽最低处。

36、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排污阀、进水泵以及出水阀均受控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打开排污阀,关闭进水阀(此时进水泵可以关闭也可以维持开启),排污区中的水带动沉积在集污仓的杂质流出处理器。控制模块关闭排污阀,打开进水阀,由于之前处理器中的一部分水已经通过排污管流出,处理器的水位下降,因此在虹吸作用下,养殖容器中的水会迅速回流至处理器中,直至两者中的水位大致齐平。控制模块可以为单片机、dsp或plc中的其中一种,排污阀与出水阀为电磁阀。

37、进一步地,还包括杀菌机构,所述杀菌机构包括以下装置的至少一种:

38、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设于附加处理器内,具体可设于附加处理器最上部,用于向流向储水区的水发射紫外光以进行杀菌;

39、臭氧管,所述臭氧管通过管路连通储水区的内部,用于制取臭氧以注入储水区中的水中进行杀菌;具体的,臭氧管伸入储水区中,以对储水区中的水进行杀菌;

40、电机板杀菌装置,包括设于处理器中的高电压板与低电压板,用于通电后在水中产生电场对水进行杀菌。

4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42、1、本系统可以循环对养殖容器中的污水进行净化,收集过滤后的杂质,并能利用水的自重对过滤膜及排污区底部进行反冲洗,还能利用虹吸作用节约能耗,且使用非常方便。

43、养殖容器中的水经过出水管流入到处理区中,在处理区中净化后随水量的增加而上升以进入储水区中;从污水中脱离出的杂质落在下方的排污区中,最终通过排污口排出;进水泵将储水区中的水经过进水管路泵入养殖容器中;重复以上过程,以对养殖容器中的污水进行循环净化。

44、当排污区底部堆积了一定量的杂质时,关闭出水阀,打开排污阀;排污区中的水顺着排污管流出,水在重力作用下对包覆主处理器表面的过滤膜以及排污区的底部进行反冲洗,带动堆积在排污区中的杂质流出排污口;一段时间后,关闭排污阀,此时处理器中的水位已经下降;打开出水阀,关闭排污阀,在虹吸作用下,养殖容器中的水会迅速回流进处理器中,直至养殖容器与处理器中的水位大致齐平;无需再通过外力送水,因此节约能耗且非常方便。

45、2、本系统对水体进行循环处理,能够使养殖水体的浑浊度降低、悬浮物减少、溶氧增高、氨氮亚盐减少,并且能对水体消毒杀菌以及及时排出设施内的残饵粪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