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7146发布日期:2023-09-27 13:4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关于环保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电镀废水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电镀废水中成分复杂,含有铬、镍、氰、酸、碱及其他重金属离子,对不同污染物需要分别去除,导致工艺流程冗长、占地面积大、设备众多及日常操作不便。

2、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镀废水一体化的处理污水装置,以实现一次去除铬、镍、氰、酸、碱及其他重金属离子,解决工艺流程冗长、占地面积大、设备众多以及日常操作不便等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流程冗长、占地面积大、设备众多及日常操作不便等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设有混合室、与所述混合室相连通的第一反应室、与所述第一反应室相连通的第二反应室以及与所述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的分离室,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贯穿池体且与混合室相连通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一加药管、及贯穿池体且与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的第二加药管。

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室位于第一反应室的下方,所述第一反应室全部或部分位于第二反应室内部,且所述混合室具有向下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反应室具有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反应室具有向下的第三开口,所述混合室的顶部与第一反应室的底部相连通。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室的截面面积自第一开口向上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一反应室的截面面积自第二开口向下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三反应室的截面面积自第三开口向上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逐渐减小。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下方设有与所述分离室相连通的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污泥。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上方设有排水槽,所述池体的顶部与所述排水槽相连通。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上方还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位于所述排水槽的内侧。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内位于所述出水堰的下方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药管与所述池体外部的进水管相连通。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包括位于所述池体内部的出水口及位于所述池体外部的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喷嘴。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药管贯穿所述池体及第二反应室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过碱化-氧化-还原反应后,可以一次去除铬、镍、氰、酸、碱及其他重金属离子,工序简单,容易操作,且占地面积小,适合改造项目、小型电镀企业和电镀车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设有混合室、与所述混合室相连通的第一反应室、与所述第一反应室相连通的第二反应室以及与所述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的分离室,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贯穿池体且与混合室相连通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一加药管、及贯穿池体且与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的第二加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位于第一反应室的下方,所述第一反应室全部或部分位于第二反应室内部,且所述混合室具有向下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反应室具有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反应室具有向下的第三开口,所述混合室的顶部与第一反应室的底部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的截面面积自第一开口向上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逐渐减小;和/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下方设有与所述分离室相连通的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污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上方设有排水槽,所述池体的顶部与所述排水槽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上方还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位于所述排水槽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位于出所述水堰的下方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管与所述池体外部的进水管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位于所述池体内部的出水口及位于所述池体外部的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上安装有喷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药管贯穿所述池体及第二反应室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混合室、与混合室相连通的第一反应室、与第一反应室相连通的第二反应室以及与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的分离室,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贯穿池体且与混合室相连通的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通的第一加药管、及贯穿池体且与第二反应室相连通的第二加药管。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使得污水经过碱化‑氧化‑还原反应后,可以一次去除铬、镍、氰、酸、碱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简化了工序,操作简单方便,且占地面积小,适合改造项目、小型电镀企业和电镀车间。

技术研发人员:程经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恒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