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6145发布日期:2023-12-07 01: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站管路设计的,具体是指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1、如图1所示,是一纺织厂污水处理站具体工艺流程图。生产废水途经机械格栅、集水池、调节池,将各种固态悬浮物质,漂浮物进行初步筛选处理,经浅层气浮装置通过加药反应后的废水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絮凝体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由刮沫机刮入气浮机污泥池后排出。通过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经二沉池、反应池搅拌、混凝沉淀池配合能够将污泥和水分离并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通过碳滤池用以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优选的反冲洗装置可及时对谈滤池进行清洗;经处理后的污水流入清洗池中,最后接入回用水管道系统中。

2、图2所示为其中的碳滤池管道装置示意图。污水处理站供给回水时,两个碳滤池由于没有设置独立阀门,在碳滤池处理污水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反冲洗时,只能将供水停止,将两个碳滤池切出单独反冲洗。而反冲洗的时间需要3-4小时。在这停止供水3-4小时内生产线回用水无法及时有效供给。这就导致了生产线在此3-4小时内只能使用自来水进行生产,造成能源消耗开支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可以及时有效地供给生产线回用水,节约能源。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包括:一沉淀池、一第一碳滤池、一第二碳滤池、一清水池、一反冲洗泵;

4、所述沉淀池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碳滤池和所述第二碳滤池;

5、所述第一碳滤池和所述第二碳滤池分别连接到清水池;

6、所述第一碳滤池和所述第二碳滤池分别连接到所述反冲洗泵,所述反冲洗泵连接到所述清水池;

7、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第一碳滤池的所述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第二碳滤池的所述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碳滤池和所述第二碳滤池的底部连接一下排管道至所述污水处理站的调节池;所述下排管道上设有一下排水阀门。

9、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之间增设一应急管道,所述应急管道上设有气动阀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还设有一第三阀门。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1、两个碳滤池在进水前增加了独立控制阀门,可以单独开关其中任何一个碳滤池的进水,实现不影响回用水供给情况下,单个碳滤池可以进行反冲洗,在此同时另一个碳滤池继续处理污水,不停止供给回用水。

13、2、在两个碳滤池底部至清水池链接管处开了一个三通及转换下排阀门,把碳滤池清洗不了的下部污水有效的排至调节池,更好的保障清水池及回用水质量。

14、3、增加应急管道,如果碳滤池需要进行更换滤料或是出现紧急情况,污水可以先从混凝沉淀池中排至清水池,以备不时之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沉淀池、一第一碳滤池、一第二碳滤池、一清水池、一反冲洗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滤池和所述第二碳滤池的底部连接一下排管道至所述污水处理站的调节池;所述下排管道上设有一下排水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之间增设一应急管道,所述应急管道上设有气动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还设有一第三阀门。


技术总结
一种改良的污水处理站碳滤池管道装置,包括:一沉淀池、一第一碳滤池、一第二碳滤池、一清水池、一反冲洗泵;沉淀池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碳滤池和第二碳滤池;第一碳滤池和第二碳滤池分别连接到清水池;第一碳滤池和第二碳滤池分别连接到反冲洗泵,反冲洗泵连接到清水池;沉淀池连接第一碳滤池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沉淀池连接第二碳滤池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本技术的两个碳滤池在进水前增加了独立控制阀门,可以单独开关其中任何一个碳滤池的进水,实现不影响回用水供给情况下,单个碳滤池可以进行反冲洗,在此同时另一个碳滤池继续处理污水,不停止供给回用水。

技术研发人员:黄祖祥,张伍平,张义增,王铭东,吴淑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能南纺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