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8654发布日期:2023-11-17 21: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滤池,具体为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1、生物滤池是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的关键, 它利用生物滤池中生物滤料表面上附着的各种细菌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毒性比较小的物质,一般循环水生物滤池的设计主要考虑生物滤池的氨氮、亚硝基氮降解功能,生物滤池的设计和生物滤材的选择也是基于氨氮、亚硝基氮降解效率方面的计算,现有专利号202220940766.8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该适用于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包括滤池箱体,滤池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营养液喷头,营养液喷头的下方设置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较低一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滤池箱体底壁合围构成营养液收集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需要开启加热系统保证生物菌种适宜生长的环境,导致能耗过大,运行成本增加的问题,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空气在进入至生物过滤池内部时,由于空气进气量较大,因此空气无法均匀的分散到生物滤池内部,因此降低了生物滤池使用效果。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生物滤池在实际使用时,当大风量空气进入到生物滤池内部时,空气无法均匀的分散到生物滤池内部,从而降低了生物滤池使用效果;

4、2、现有的生物滤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使用环境多为室外,随着生物滤池使用周期的延长,生物滤池外表面会出现腐蚀生锈的情况,当生物滤池出现腐蚀生锈的情况时,会缩短生物滤池的使用周期,因此提出了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大风量生物滤池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包括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一侧设置有排污阀,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顶端设置有进污管,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另一侧设置有大风量进气管,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壁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分散管,所述分散管内壁设置有分散孔,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上方设置有生物滤料,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外表面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内壁设置有第一纤维条,所述第一纤维条一侧设置有第二纤维条。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窗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所述观察窗固定安装在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前表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通孔等距镶嵌在支撑板内壁中。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散管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分散管等距安装在支撑板上表面,所述分散管内部与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底端内部相贯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孔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分散孔等距镶嵌在分散管内壁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腐层由玻璃钢制成,所述防腐层固定安装在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外表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纤维条由碳纤维制成,所述第二纤维条由聚乙烯纤维制成,所述第一纤维条与第二纤维条呈十字交叉状镶嵌在防腐层内壁中。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通过设置分散管和分散孔,在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使用时,当空气进入至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后,利用分散管可以将空气分别引导至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然后利用分散孔可以将空气均匀的分布的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生物滤池使用效果。

11、2、该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通过设置防腐层、第一纤维条和第二纤维条,在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使用时,利用防腐层可以提高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外表面防腐效果,避免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外表面长时间受到雨水侵袭出现腐蚀生锈的情况,然后利用第一纤维条与第二纤维条的配合,可以提高防腐层的使用强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延长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的使用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包括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2),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一侧设置有排污阀(3),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顶端设置有进污管(4),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另一侧设置有大风量进气管(5),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内壁设置有通孔(7),所述支撑板(6)上表面设置有分散管(8),所述分散管(8)内壁设置有分散孔(9),所述支撑板(6)上方设置有承托层(10),所述承托层(10)上方设置有生物滤料(11),所述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外表面设置有防腐层(12),所述防腐层(12)内壁设置有第一纤维条(121),所述第一纤维条(121)一侧设置有第二纤维条(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2)由透明亚克力板制成,所述观察窗(2)固定安装在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通孔(7)等距镶嵌在支撑板(6)内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管(8)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分散管(8)等距安装在支撑板(6)上表面,所述分散管(8)内部与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底端内部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孔(9)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分散孔(9)等距镶嵌在分散管(8)内壁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12)由玻璃钢制成,所述防腐层(12)固定安装在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1)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条(121)由碳纤维制成,所述第二纤维条(122)由聚乙烯纤维制成,所述第一纤维条(121)与第二纤维条(122)呈十字交叉状镶嵌在防腐层(12)内壁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生物滤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风量节能型生物滤池,包括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一侧设置有排污阀,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顶端设置有进污管,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另一侧设置有大风量进气管,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内壁设置有通孔,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分散管,本技术通过设置分散管和分散孔,在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使用时,当空气进入至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后,利用分散管可以将空气分别引导至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然后利用分散孔可以将空气均匀的分布的节能型生物滤池主体内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生物滤池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清吉,刘付君,李华,褚衍生,蒋小钰,王学斌,骆晓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发展中恒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