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3996发布日期:2023-11-23 00:1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


背景技术:

1、由于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包含对人类有害的细菌,原生动物的卵囊虫及胞囊,蠕虫,病毒等。因此,污水厂排出生活污水之前,需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把粪大肠菌群数降低到一定的指标范围内,使污水中的有害微生物降低环境可接纳。

2、污水处理常用的消毒剂有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等,或采用紫外光(uv)消毒。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病毒药剂,其消毒原理和氯气的消毒原理基本相同,通过对微生物体内的酶(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酵素”)的活性抑制来实现微生物的灭活消毒。

3、就目前而言,污水厂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依次经过旋流沉砂池、初沉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转盘过滤器以及紫外消毒池之后排出。在污水经过二沉池进入转盘过滤器的过程中,需使用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向接触池内的污水投加次氯酸钠,当次氯酸钠溶液与接触池中的污水充分接触并反应后,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工序。

4、常见的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主要包括储液池与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储液池与接触池连通,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投加阀,通过投加阀操作人员可向接触池投加次氯酸钠溶液。

5、为了抑制次氯酸钠溶液在输送过程中分解﹐会添加碳酸钠和硅酸钠作为稳定剂,但是次氯酸钠溶液中游离碱的含量较高,导致水中钙、镁离子形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在次氯酸钠溶液在与水接触的地方会生碱结垢。

6、输送管道结垢会引起输送管道内部有效流通空间变小,影响投加次氯酸钠溶液的效率与精确度,因此需要在输送管道内定期通入稀盐酸溶液以实现除垢的效果。

7、然而,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管道结垢的速度不同,通过操作人员定期对输送管道进行除垢精确性较低,不能及时清除输送管道内壁的结构,影响输送管道内部有效输送空间,进而难以保障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投加次氯酸钠溶液的效率,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效率,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中,对输送管道进行除垢操作的及时性与精确性,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包括储液池与酸洗池,所述储液池与接触池之间连通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进液端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液端延伸至接触池内;

4、所述输送管道的进液端与所述酸洗池之间连通设置有酸洗管道,所述酸洗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5、以及:

6、垢层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液端处,用于检测输送管道出液端内壁上附着的垢层厚度并输出垢层厚度信号;

7、控制模块,与所述垢层检测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垢层厚度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

8、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控制连接,当垢层厚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第一阀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打开。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污水处理时,原水流通至接触池内,第一阀门打开,使得储液池内的次氯酸钠溶液经过输送管道输送至接触池内,并与接触池内的原水接触反应一段时间后排出。由于输送管道的出液端处与接触池内的水体接触,输送管道的出液端处容易出现沉淀而结垢,设置在输送管道的出液端外侧壁上的垢层检测模块检测垢层厚度,当垢层厚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阀门关闭并控制第二阀门打开,酸洗池内的稀盐酸溶液经酸洗管道流入输送管道内,并将输送管道内壁附着的垢层排出。通过垢层检测模块、控制模块、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实现自动检测垢层厚度并进行除垢操作的技术效果,且可无视外界环境气候对管道内壁结垢速度的影响,有效提升管道除垢的精确度,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

10、优选的,所述垢层厚度检测模块包括:

11、超声波发射端,与所述输送管道出液端处的外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用于发射超声波;

12、超声波接收端,与与所述输送管道出液端处的外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超声波发射端呈相对设置,用于接收超声波并输出超声波强度信号;

13、信号处理器,与所述超声波接收端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超声波强度信号并输出所述垢层厚度信号。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发射端发出的超声波被超声波接收端所接收,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计算与比对,可根据超声波信号强度得出输送管道内壁的垢层厚度。由于超声波发射端与超声波接收端位于输送管道的两侧,超声波在经过输送管道的过程中强度会被损耗,若管道内垢层厚度越大,超声波穿过输送管道衰减越多,信号处理器输出的轻度数值越小。

15、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第一单片机,且所述第一单片机预先加载有用于根据超声波强度计算所述输送管道内壁垢层厚度的程序。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单片机预先加载有用于根据超声波强度计算管道内壁垢层厚度的程序(根据长期评估不同垢层厚度影响下超声波强度衰减得出),第一单片机可快速且有效地进行信号处理并输出垢层厚度信号。

17、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信号连接;

18、所述第二单片机接收所述垢层厚度信号并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单片机可实现快速、精确且稳定的信号比对、传递以及控制的技术效果。

20、优选的,接触池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接触池内的原水液位并输出原水量信号;

21、所述储液池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储液池内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液位并输出稀盐酸液位信号;

22、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有第三单片机,所述第三单片机接收所述原水量信号并输出投加量信号;

23、所述第三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三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控制连接,所述第三单片机接收所述稀盐酸液位信号并计算稀盐酸消耗量,当次氯酸钠消耗量达到设定投加量时,所述第三单片机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三单片机、第二液位传感器以及第一阀门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根据接触池内实际的原水量自动计算投放进接触池内的次氯酸钠溶液量,实际投入接触池内的次氯酸钠溶液量由第二传感器检测得到,而非通过人工控制流通时间的方式控制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同时减少输送管道内壁垢层影响输送管道流量而引起次氯酸钠溶液投加误差的影响,可有效避免过量投加或投加不足的情况发生,使得次氯酸钠溶液的投加量更为精确。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超声波发射端、超声波接收端、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对输送管道的出液端内壁垢层进行感应,并根据超声波信号强度衰减判断输送管道内壁垢层厚度,当垢层厚度达到设定值时,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酸洗池内的稀盐酸溶液经过酸洗管道流入输送管道内,并与输送管道内的垢层反应,使得输送管道内部的垢层消失,实现自动检测垢层厚度并除垢的技术效果,在不通过操作人员辅助的情况下及时且准确地进行除垢操作;

27、2.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三单片机以及第一阀门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根据接触池内原水量自动控制投加入接触池内的稀盐酸量,同时稀盐酸投加量控制更为精确,减少输送管道内垢层对次氯酸钠投加量造成的差异的影响,减少接触池内次氯酸钠溶液过量投加或投加不足的情况发生,对污水处理流程的把控提供良好的保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