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1636发布日期:2023-11-22 20:1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各地养殖户也随之增多,然而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严重时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破坏周围水体生态环境,因此发展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尤为重要。

2、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中对于污水中的氮元素去除,通常采用硝化滤池和反硝化滤池串联工艺,该串联工艺需要至少两个反应池分别进行反硝化与硝化过程,占地面积大,且水处理时间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除氮采用的反硝化和硝化串联工艺需要至少两个滤池,占地面积大、水处理时间长、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滤池、滤池进水管、滤池出水管及曝气管,所述滤池进水管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生物滤池内的下部,所述滤池出水管具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设于所述生物滤池内的上部,所述生物滤池内设有滤料床,所述滤料床设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滤料床自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第一滤料层及第二滤料层,所述曝气管布置于所述第一滤料层与所述第二滤料层之间。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料层的滤料粒径大于所述第二滤料层的滤料粒径。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加药管,所述第一加药管连接于所述滤池进水管的管壁。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沉淀池、入水管及第二加药管,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竖立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沉淀池分隔形成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流通孔,所述絮凝区与所述沉淀区通过所述流通孔相连通,所述入水管具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絮凝区的上部,所述第二加药管连接于所述入水管的管壁,所述滤池进水管具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设于所述沉淀区的上部。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水管与所述第二加药管采用管道混合器相连接。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絮凝区内设有格栅板或填料,所述格栅板或填料设于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区的顶部安装有斜管组件或斜板组件。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板组件包括多个板面相互平行并倾斜设置的斜板,相邻斜板之间形成沉降通道;所述斜管组件包括多个轴向相互平行并倾斜设置的斜管,斜管内为沉降通道。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板与水平面夹角为30°-80°;所述斜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80°。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具有入泥口,所述入泥口设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还设有排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用于将污泥从所述入泥口排入所述排泥管。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设置内部自下至上有第一滤料层和第二滤料层的生物滤池,第一滤料层与第二滤料层之间布置有曝气管,污水通过滤池进水管从第一滤料层下方的第一出水口进入生物滤池,并逐渐向上依次漫过第一滤料层和第二滤料层,其中第一滤料层上生长有反硝化细菌对硝态氮进行去除,在污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可开启曝气管利用第二滤料层上生长的硝化细菌进一步去除氨氮,待进水氨氮浓度达标后可关闭曝气管只进行反硝化过程,处理后的水从第二滤料层上侧的第一进水口沿滤池出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将生长有反硝化细菌的第一滤料层与生长有硝化细菌的第二滤料层合并设置在一个滤池内且立向布置,水流自下至上逐渐经过第一滤料层和第二滤料层,其中曝气管根据水体氨氮浓度的情况开启或关闭,即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进行硝化过程,实现了反硝化与硝化同步进行或可只进行反硝化过程,且占地面积大大缩小,水处理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滤池、滤池进水管、滤池出水管及曝气管,所述滤池进水管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生物滤池内的下部,所述滤池出水管具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设于所述生物滤池内的上部,所述生物滤池内设有滤料床,所述滤料床设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滤料床自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第一滤料层及第二滤料层,所述曝气管布置于所述第一滤料层与所述第二滤料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料层的滤料粒径大于所述第二滤料层的滤料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药管,所述第一加药管连接于所述滤池进水管的管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池、入水管及第二加药管,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竖立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沉淀池分隔形成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流通孔,所述絮凝区与所述沉淀区通过所述流通孔相连通,所述入水管具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絮凝区的上部,所述第二加药管连接于所述入水管的管壁,所述滤池进水管具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设于所述沉淀区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与所述第二加药管采用管道混合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内设有格栅板或填料,所述格栅板或填料设于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顶部安装有斜管组件或斜板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组件包括多个板面相互平行并倾斜设置的斜板,相邻斜板之间形成沉降通道;所述斜管组件包括多个轴向相互平行并倾斜设置的斜管,斜管内为沉降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与水平面夹角为30°-80°;所述斜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8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具有入泥口,所述入泥口设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还设有排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用于将污泥从所述入泥口排入所述排泥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滤池、滤池进水管、滤池出水管及曝气管,滤池进水管具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设于生物滤池内的下部,滤池出水管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设于生物滤池内的上部,生物滤池内设有滤料床,滤料床设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滤料床自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第一滤料层及第二滤料层,曝气管布置于第一滤料层与第二滤料层之间。本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装置将生长有反硝化细菌的第一滤料层与生长有硝化细菌的第二滤料层合并设置在一个滤池内且立向布置,其中曝气管根据水体氨氮浓度情况开启或关闭,实现可同步反硝化‑硝化或只进行反硝化,缩小了占地面积,且处理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叶昌明,冯博,乐重庆,刘水,伍波,刘启志,朱红青,赖正泉,彭金城,尹林,罗亮京,黄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