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9261发布日期:2024-01-16 11:0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常规a2/rpir工艺是一种改良a2/o工艺,常规a2/rpir池通常分为三个功能区——厌氧区(池)、缺氧区(池)和rpir区(池)。尽管常规a2/rpir工艺对脱氮除磷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一、rpir池属于完全混合式,通常缺氧区进入rpir池的污水需要采用管道布水系统,同时rpir池回流至缺氧区的硝化液也需要采用管道收集系统,因此,rpir池内的管道比较复杂;二、有两道内回流系统,第一道内回流为rpir池至缺氧区,回流量通常为原水量的3-4倍,第二道内回流为缺氧区至厌氧区,回流量通常为原水量的2-3倍,回流量大,管道回流压力大;三、缺氧区设置在厌氧区之后,原水优先进入厌氧区,缺氧区可利用的碳源量减少,且厌氧区的污泥浓度偏低。

2、因此,针对常规a2/rpir池的管道复杂、回流能耗较高、厌氧区污泥浓度较低、缺氧区可利用的碳源较少的情况,急需开发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简化rpir池的管路,降低回流量、节约电费,减少内回流,防止厌氧区污泥浓度下降,同时保证更多的碳源优先进入缺氧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简化好氧及沉淀区的管路,降低系统内管道回流量、节约回流所需的能耗,减少内回流,防止厌氧区污泥浓度下降,同时保证更多的碳源优先进入缺氧区。

2、为实现以上目的,具体的:

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缺氧区、第二段厌氧区和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段缺氧区和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所述第一段缺氧区与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所述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与第五段缺氧区相连。

4、优选的,所述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总进水渠;所述总进水渠与第一段缺氧区相连;所述总进水渠还与第五段缺氧区相连。

5、优选的,所述第一段缺氧区通过第一配水孔与总进水渠相连,通过第一连通孔与第二段厌氧区相连。

6、优选的,所述总进水渠还与第二段厌氧区相连;所述第二段厌氧区通过第三配水孔与总进水渠相连。

7、优选的,所述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通过第三连通孔与总进水渠相连。

8、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还包括第三段纯好氧区,所述第三段纯好氧区设置于第二段厌氧区和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之间;所述第二段厌氧区通过第三段纯好氧区与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

9、优选的,所述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通过回流泵与第一段缺氧区相连。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第六段厌氧区,所述第六段厌氧区设置于第五段缺氧区和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之间,所述第五段缺氧区通过第六段厌氧区与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所述第五段缺氧区通过第二配水孔与总进水渠相连,通过第四连通孔与第六段厌氧区相连。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第七段纯好氧区,所述第七段纯好氧区设置于第六段厌氧区和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之间,所述第六段厌氧区通过第七段纯好氧区与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

12、优选的,所述总进水渠还与第六段厌氧区相连。

13、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包含依次相连的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及沉淀区,第二单元包含依次相连的缺氧区和好氧及沉淀区,且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相连,能够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时,减少系统中循环的回流量,减少管道的回流压力;第一单元内仅包含一道内回流,即由好氧及沉淀区回流至缺氧区,同样减少了回流量、节约了回流所需的能耗;缺氧区设置于厌氧区前,总进水渠中的水优先进入缺氧区,为缺氧区带入足够的碳源;同时由于厌氧区设置于缺氧区之后,水并非直接通入厌氧区中,不会因水流量过大等原因影响厌氧区中厌氧微生物的反应,同时防止厌氧区中的污泥浓度下降。

15、(2)本实用新型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通过好氧及沉淀区出水,剩余水则通入总进水渠中,然后继续进入缺氧区中处理,或者直接循环通入缺氧区中处理,使得系统内的循环水量平衡;此过程中,仅需好氧及沉淀区与缺氧区、和/或总进水渠连管,以及缺氧区、厌氧区、和/或纯好氧区、好氧及沉淀区两两间相互连通即可,管道关系简单。

16、(3)本实用新型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简化好氧及沉淀区的管路关系,降低管道回流量、节约回流所需的能耗,减少内回流,防止厌氧区污泥浓度下降,同时保证更多的碳源优先进入缺氧区。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缺氧区、第二段厌氧区和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段缺氧区和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所述第一段缺氧区与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所述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与第五段缺氧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总进水渠;所述总进水渠与第一段缺氧区相连;所述总进水渠还与第五段缺氧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缺氧区通过第一配水孔与总进水渠相连,通过第一连通孔与第二段厌氧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渠还与第二段厌氧区相连;所述第二段厌氧区通过第三配水孔与总进水渠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通过第三连通孔与总进水渠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还包括第三段纯好氧区,所述第三段纯好氧区设置于第二段厌氧区和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之间;所述第二段厌氧区通过第三段纯好氧区与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通过回流泵与第一段缺氧区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第六段厌氧区,所述第六段厌氧区设置于第五段缺氧区和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之间,所述第五段缺氧区通过第六段厌氧区与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所述第五段缺氧区通过第二配水孔与总进水渠相连,通过第四连通孔与第六段厌氧区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第七段纯好氧区,所述第七段纯好氧区设置于第六段厌氧区和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之间,所述第六段厌氧区通过第七段纯好氧区与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渠还与第六段厌氧区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段进水分段出水的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缺氧区、第二段厌氧区和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所述第二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段缺氧区和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所述第一段缺氧区与第八段好氧及沉淀区相连,所述第四段好氧及沉淀区与第五段缺氧区相连。本技术的系统能够简化好氧及沉淀区的管路,降低回流量、节约回流所需的能耗,减少内回流,防止厌氧区污泥浓度下降,同时保证更多的碳源优先进入缺氧区,实现对污水中碳源更充分的利用,提高脱氮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段美娟,张其殿,周峻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清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