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7594发布日期:2023-12-30 05: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修复,具体为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


背景技术:

1、曝气是指人为通过适当设备向生化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曝气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气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河道生态治理时,通常采用曝气增氧的方式来改变水体环境,使得水环境利于水生物生长,现有的河道生态恢复用水体曝气装置往往都是固定式或半固定式结构,不便于安装,而且无法针对河道深度不同,快速调整曝气深度以及曝气方向,同时工作时河道内的水草、杂物等也可能会对曝气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而影响使用效果,作业连续性较差,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包括固定架以及射流曝气器,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浮岛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转动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内固设有立架,所述立架内滑动插装有导向杆,所述射流曝气器装配连接与导向杆下端上,所述射流曝气器外部套装有栅格防护笼网,所述立架上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一端与射流曝气器相连接,所述转动支撑件外侧设置有摆动控制件;

3、所述转动支撑件包括环形座、环形导轨以及转动台,所述环形座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环形导轨设置于环形座上,所述环形导轨上套装有弧形滑块,所述转动台设置于弧形滑块上,所述转动台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摆动控制件转动配合。

4、上述摆动控制件包括驱动件、固定臂以及摆动臂,所述驱动件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臂一端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端与固定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销转动配合。

5、上述立架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绕过导向轮位置与射流曝气器相连接。

6、上述立架内对称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导向杆滑动配合。

7、上述导向杆上标示有刻度线。

8、上述栅格防护笼网下端设置有防碰桩。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对现有的人工曝气浮岛进行改进,在浮岛上设置有高度以及曝气方向均可调节的射流曝气器,从而可以在河道水体生态修复作业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射流曝气器的作业高度以及射流方向进行快速调节,从而提高曝气范围以及效果,同时在射流曝气器外部设置有栅格防护笼网,继而有效避免水草以及河道内的垃圾等杂物附着在曝气器上,提高曝气设备作业稳定性和作业连续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包括固定架以及射流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浮岛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转动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内固设有立架,所述立架内滑动插装有导向杆,所述射流曝气器装配连接与导向杆下端上,所述射流曝气器外部套装有栅格防护笼网,所述立架上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一端与射流曝气器相连接,所述转动支撑件外侧设置有摆动控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控制件包括驱动件、固定臂以及摆动臂,所述驱动件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臂一端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端与固定臂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销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绕过导向轮位置与射流曝气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内对称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导向杆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上标示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防护笼网下端设置有防碰桩。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连续曝气扰动装置,包括固定架以及射流曝气器,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浮岛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转动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内固设有立架,所述立架内滑动插装有导向杆,所述射流曝气器装配连接与导向杆下端上,所述射流曝气器外部套装有栅格防护笼网,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可以在河道水体生态修复作业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射流曝气器的作业高度以及射流方向进行快速调节,从而提高曝气范围以及效果,同时在射流曝气器外部设置有栅格防护笼网,继而有效避免水草以及河道内的垃圾等杂物附着在曝气器上,提高曝气设备作业稳定性和作业连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丽,赵耀娟,吉大勇,单金龙,李远超,窦宇航,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有色地质一〇一队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