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除垢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1635发布日期:2024-01-16 11:0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除垢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循环水系统防垢除垢,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除垢箱。


背景技术:

1、在各类工业循环水系统中,除垢和防垢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局部管道的外壁设置电感线圈,利用电感线圈产生的磁场将管道内的水磁化,从而使水中的钙、镁离子难以在管壁结垢,并且可使已经形成的结垢从管壁上脱落,从而起到防垢及除垢的效果。但是此种方式对水的磁化效果稍差,当水管较粗或水流较快时,其防垢及除垢效果将会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除垢箱,可将循环系统的水流分为多股,并单独进行磁化,具有更好的防垢及除垢效果。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3、一种电磁除垢箱,包括:管体、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

4、管体的两端用于连接循环水系统的水管管道。

5、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均有多根,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均平行设于管体内,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的两端分别穿过管体内部两端的端板,且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与端板之间密封连接。

6、电极管组包括圆管,其内部同轴且间隔设有电极杆,用于形成交变磁场,圆管的外壁与端板相连,其内部用于通过水流。

7、线圈管组包括管状结构的线圈,用于形成直流磁场,线圈的外部呈圆柱结构,用于实现与端板之间的连接,其内部的圆孔结构,用于通过水流;电极管组与线圈管组在单位时间内的水流量大于或等于水管管道的水流量。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多根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将循环系统的水流分为多股,并单独进行磁化,可有效提高磁化效果,增强防垢及除垢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除垢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电极管组(2)及线圈管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除垢箱,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两端均通过法兰与水管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除垢箱,其特征在于,圆管(21)为夹层结构,其侧壁的内部设有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除垢箱,其特征在于,电极杆(22)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架(23),用于使电极杆(22)间隔设于圆管(21)内,支撑架(23)为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除垢箱,其特征在于,线圈管组(3)还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32)及外管(33),且内管(32)与外管(33)的两端为密封连接,线圈(31)穿设于内管(32)与外管(3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除垢箱,其特征在于,内管(32)与外管(33)均为夹层结构,夹层内均设有海绵屏蔽层(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除垢箱,其特征在于,电极管组(2)及线圈管组(3)均呈环形阵列于管体(1)内,且线圈管组(3)形成的圆环位于电极管组(2)形成的圆环内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除垢箱,包括:管体、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管体的两端用于连接循环水系统的水管管道。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均有多根,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均平行设于管体内,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的两端分别穿过管体内部两端的端板,且电极管组及线圈管组与端板之间密封连接。电极管组包括圆管,其内部同轴且间隔设有电极杆,用于形成交变磁场,圆管的外壁与端板相连,其内部用于通过水流。线圈管组包括管状结构的线圈,用于形成直流磁场,线圈的外部呈圆柱结构,用于实现与端板之间的连接,其内部的圆孔结构,用于通过水流;电极管组与线圈管组在单位时间内的水流量大于或等于水管管道的水流量。可有效提高防垢及除垢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竹斌,董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东和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