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9644发布日期:2024-04-01 14:1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污泥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泥在污水处理行业中一般定义为从污水处理装置中所排出的沉淀物。污泥中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一些絮凝、除磷等产生的化合物以及重金属等;有机物主要是被吸附的有机物、活性污泥等。这些污泥的主要特点是含水率很高,含水高达98%以上。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站每天都会从污水处理系统中排除一部分剩余污泥,按照每天处理水量的多少所排除的污泥也相应改变。污泥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含水率高、有恶臭、易腐败、含有重金属、“三致”有机污染物等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微生物的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存在较高的二次污染风险,未经有效处理处置,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2、污水厂通常将污泥委托第三方处置,处置费用一般是按照污泥重量计算,而因为污泥含水量很高,如果不将其中的水分去除,将会增加污泥处置费用,另外,污泥含水量高也会导致运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浓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内设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搅拌桨主体以及位于搅拌桨主体一端的锥形框,搅拌桨沿所述搅拌轴上下设有两个,上端所述搅拌桨的锥形框位于搅拌轴主体的上端,下端所述搅拌桨的锥形框位于搅拌轴主体的下端,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下部连接有污泥管道。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端并连接有搅拌电机。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延伸到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底部,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底部设有水下支座,所述搅拌轴的下端通过水下支座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底部转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搅拌桨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搅拌桨关于所述横杆上下对称布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通过污泥螺杆泵与所述污泥管道连接,所述污泥管道上设有第一管道阀。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部设有超声波液位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浓缩池内设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支管,所述排水支管活动连接于所述污泥浓缩池内,所述排水支管的下端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第三管道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管道上连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二管道阀,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溢流管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管一端穿过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壳体深入到所述污泥浓缩池内,所述排水支管下端与所述溢流管转动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排水支管转动的驱动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推杆支架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排水支管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排水支管转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本装置在污泥浓缩池内设置框式搅拌进行污泥浓缩;并增加横杆和立杆,使得框式搅拌在轴向和径向具有很大的搅拌范围,使得污泥浓缩池内不会形成介质的流动死角;框式搅拌在搅拌时能对流体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比较适用于污泥这种黏度较大的物质;本装置框式搅拌采用低转速(80r/min以下)运行,污泥在污泥浓缩池内处于层流状态,污泥逐步流至污泥浓缩池底部,在污泥浓缩池底部形成高浓度污泥,此污泥含水率相比一般污泥浓缩池降低一定范围。浓缩后的污泥再由污泥螺杆泵打至污泥脱水装置进行脱水,进而可以持续的对污泥进行脱水。

15、2、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动式溢流装置,并在池子顶部采用超声波液位计与活动式溢流口传动电机连锁,清液溢流口随着污泥浓缩池的液位升降,实现清液连续溢流,也可进行手动排出清液。

16、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污泥螺杆泵的出口分两路,一路去污泥脱水设施,一路与浓缩池体外的清液溢流管道连接,用于冲洗和疏通清液溢流管道中的污泥。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包括污泥浓缩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1)内设有搅拌部(2),所述搅拌部(2)包括搅拌轴(4)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轴(4)上的搅拌桨(5),所述搅拌桨(5)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搅拌桨主体以及位于搅拌桨主体一端的锥形框,搅拌桨(5)沿所述搅拌轴(4)上下设有两个,上端所述搅拌桨(5)的锥形框位于搅拌轴主体的上端,下端所述搅拌桨(5)的锥形框位于搅拌轴主体的下端,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下部连接有污泥管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的上端穿过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上端并连接有搅拌电机(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的下端延伸到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底部,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底部设有水下支座(6),所述搅拌轴(4)的下端通过水下支座(6)与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底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搅拌桨(5)之间设有横杆(7),所述横杆(7)与所述搅拌轴(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搅拌桨(5)关于所述横杆(7)上下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底部设有排污管(20),所述排污管(20)的一端通过污泥螺杆泵(13)与所述污泥管道(14)连接,所述污泥管道(14)上设有第一管道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上部设有超声波液位计(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1)内设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包括排水支管(9),所述排水支管(9)活动连接于所述污泥浓缩池(1)内,所述排水支管(9)的下端连接有溢流管(8),所述溢流管(8)上设有第三管道阀(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管道(14)上连接有回流管道(15),所述回流管道(15)上设有第二管道阀(18),所述回流管道(15)的另一端与所述溢流管(8)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8)一端穿过所述污泥浓缩池(1)的壳体深入到所述污泥浓缩池(1)内,所述排水支管(9)下端与所述溢流管(8)转动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1)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排水支管(9)转动的驱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电动推杆(10),所述电动推杆(10)通过推杆支架(11)与所述污泥浓缩池(1)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0)的活塞通过连接杆(12)与所述排水支管(9)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与所述排水支管(9)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内设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搅拌桨主体以及位于搅拌桨主体一端的锥形框,搅拌桨沿所述搅拌轴上下设有两个,上端所述搅拌桨的锥形框位于搅拌轴主体的上端,下端所述搅拌桨的锥形框位于搅拌轴主体的下端,本技术本装置在污泥浓缩池内设置框式搅拌进行污泥浓缩;并增加横杆和立杆,使得框式搅拌在轴向和径向具有很大的搅拌范围,使得污泥浓缩池内不会形成介质的流动死角;框式搅拌在搅拌时能对流体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比较适用于污泥这种黏度较大的物质,进而可以快速的对污泥进行脱水。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张淑瑢,杨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