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3244发布日期:2024-01-16 11:1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水回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1、中水指再生水,再生水是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公开号为cn20676783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中水池,所述中水池通过输水管连接过滤池,且所述过滤池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小型过滤池,所有的小型过滤池均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小型过滤池的进水口通过支水管连接中水池与过滤池之间的输水管,所述过滤池还通过输水管连接活性炭塔,所述小型过滤池的出水口通过支水管连接过滤池与活性炭塔之间的输水管,然而该中水回用装置对污水中杂质进行过滤处理时,由于污水中的杂质有漂浮的和非漂浮的两种杂质,漂浮的和非漂浮的两种杂质非常容易使过滤装置堵塞,使过滤装置不能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需要经常对过滤装置进行更换和清理,不便于人们的使用,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防堵塞效果好的一种中水回用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中水回用箱,所述中水回用箱内依次开设有沉淀腔和过滤腔以及杀菌腔,所述沉淀腔一端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沉淀腔上端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投料管,所述沉淀腔下端贯穿固定安装有排渣管,所述沉淀腔内设有可以加速所述沉淀腔沉淀的混合机构,所述沉淀腔和所述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过滤腔和所述杀菌腔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均固定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过滤腔内从上之下分别设有过滤板和活性炭板,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位于所述过滤板上端,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位于所述活性炭板下端,所述杀菌腔一端贯穿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杀菌腔上端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二投料管,所述杀菌腔内设有可以对内部中水曝气的曝气机构,所述中水回用箱下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腔内的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第一控制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混合棒且相邻的所述混合棒依次错落布置。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杀菌腔内的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均匀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共同固定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外壁均匀开设有曝气孔,所述中水回用箱下端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第二转轴为空心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连接管相连接。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腔内对称固定安装有卡接块,所述过滤板和所述活性炭板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卡接块内,所述过滤腔前端贯穿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内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开设有透明玻璃窗。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投料管和所述第二投料管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锥形投料斗,所述锥形投料斗上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以及所述排渣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控制阀,可以对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排渣管进行便捷的控制,废水进入到沉淀腔内后,通过第一投料管进行投放沉淀剂,通过外部的控制设备可以使混合棒对内部的沉淀剂和废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加快废水的沉淀,沉淀腔内的沉淀物可通过排渣管进行排出,沉淀腔内的倾斜面有助于沉淀物的排出,沉淀后的废水经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过滤腔内,依次通过过滤板和活性炭板过滤,沉淀后的废水可以减少污水中的沉淀物进入到过滤网上,有效的减少过滤网被堵塞的可能,通过检修门上的透明玻璃窗可以观察到内部的过滤情况,同时也可对过滤板和活性炭板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对过滤腔内部的过滤板和活性炭板进行便捷的更换,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杀菌腔内,通过第二投料管进行投放微生物杀菌剂,通过外部的控制设备可以对第二控制电机进行控制,进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外部的风机对内部输送气体,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增加微生物杀菌效果,对废水进行再次杀菌净化,经过多次净化后的废水通过出水管排出,成为中水进行储存,方便人们再次利用,通过锥形投料斗可以方便的进行进料,通过密封盖可以在不进行投料时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到内部。



技术特征:

1.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中水回用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回用箱(1)内依次开设有沉淀腔(2)和过滤腔(3)以及杀菌腔(4),所述沉淀腔(2)一端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水管(5),所述沉淀腔(2)上端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投料管(6),所述沉淀腔(2)下端贯穿固定安装有排渣管(7),所述沉淀腔(2)内设有可以加速所述沉淀腔(2)沉淀的混合机构,所述沉淀腔(2)和所述过滤腔(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8)相连接,所述过滤腔(3)和所述杀菌腔(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9)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8)和所述第二连接管(9)上均固定安装有输送泵(10),所述过滤腔(3)内从上之下分别设有过滤板(11)和活性炭板(12),所述第一连接管(8)一端位于所述过滤板(11)上端,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端位于所述活性炭板(12)下端,所述杀菌腔(4)一端贯穿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3),所述杀菌腔(4)上端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二投料管(14),所述杀菌腔(4)内设有可以对内部中水曝气的曝气机构,所述中水回用箱(1)下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腔(2)内的第一控制电机(16),所述第一控制电机(16)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17),所述第一转轴(17)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混合棒(18)且相邻的所述混合棒(18)依次错落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杀菌腔(4)内的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外均匀固定安装有通气管(20),所述通气管(20)外共同固定安装有曝气管(21),所述曝气管(21)外壁均匀开设有曝气孔(22),所述中水回用箱(1)下端固定安装有风机(23),所述风机(23)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4),所述第二转轴(19)为空心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19)和第三连接管(2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3)内对称固定安装有卡接块(25),所述过滤板(11)和所述活性炭板(12)分别活动安装在所述卡接块(25)内,所述过滤腔(3)前端贯穿开设有开口(26)且所述开口(26)内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有检修门(27),所述检修门(27)上开设有透明玻璃窗(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料管(6)和所述第二投料管(14)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锥形投料斗(29),所述锥形投料斗(29)上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和所述出水管(13)以及所述排渣管(7)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装置,包括中水回用箱,所述中水回用箱内依次开设有沉淀腔和过滤腔以及杀菌腔,所述沉淀腔一端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沉淀腔上端贯穿固定安装有第一投料管,所述沉淀腔下端贯穿固定安装有排渣管,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控制阀,可以对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排渣管进行便捷的控制,废水进入到沉淀腔内后,通过第一投料管进行投放沉淀剂,通过外部的控制设备可以使混合棒对内部的沉淀剂和废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加快废水的沉淀,本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防堵塞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君,李丹,戚江平,吴珺斐,潘浩,田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