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8888发布日期:2024-03-25 18:4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治理,具体的,涉及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水治理中的曝气是指人为通过适当设备向生化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曝气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与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2、如申请号为cn202222110585.5公开了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液氧超纳米气溶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安装有鼓风机,且净化箱的底部连接有排出管;泵体,所述泵体通过管道和净化箱的内部连接;筒体,所述筒体和净水箱的上端一体成型,该装置通过泵体将水抽入净化箱并雾化,和净化箱内的空气得到充分的接触,通过排出管排出后扩散在水体中,增加水体溶解氧,改善好氧细菌生活环境,将还原性物质氧化,抑制h2s等气体产生及底泥中磷的释出,提升水质,消除黑臭。

3、然而上述装置仍存在以下问题:上述气溶装置是通过管道将外部空气从侧方直接送入装置内,由于送风位置与送风方向固定,使得微纳米雾化的水雾难于与送来的空气充分接触,进而使水体溶解氧含量较少,即曝气增氧的效果不明显,影响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纳米雾化的水雾难于与空气充分接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顶部的微雾化装置、固定于微雾化装置底部的喷头,所述微雾化装置的顶部外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导风管,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曝气增氧机构,所述曝气增氧机构包括:

3、筒体,固定于导风管位于壳体内一端;

4、磁吸部件,固定于筒体的顶部;

5、气动部件,在导风管通入气流作用下周向旋转;

6、分气部件,固定于气动部件的顶部;

7、喷气部件,环形分布在分气部件上,用于在随着分气部件周向旋转时配合下方磁吸部件而上下摆动。

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在筒体形成风腔,所述导风管与风腔相通。

9、优选的,所述磁吸部件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于筒体的顶端,所述固定盘的顶面固定有锥体,所述锥体的锥形面上固定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且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交替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的磁性相反。

11、优选的,所述气动部件包括管轴,所述管轴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管轴的末端延伸至风腔内,且在管轴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径向分布的受风板,所述导风管的进气方向与管轴的轴向垂直且错开布置。

12、优选的,相邻所述受风板之间的管轴上开设有敞口。

13、优选的,所述分气部件包括分气盘,所述分气盘固定于管轴的顶端且与管轴的内腔相通,所述分气盘的外侧固定有若干个与喷气部件对应的出气嘴,所述分气盘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径向分布的连接杆,所述分气盘的外侧设有固定于连接杆上的转动环。

14、优选的,所述喷气部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转动环上,所述支座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通过软管与分气盘上的出气嘴连接,所述喷气头的末端底部固定有摆杆,所述摆杆的底端固定有磁吸块。

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中受风板在导风管通入气流的作用下在风腔内转动,进而驱使管轴带动分气盘及转动环上的喷气头周向旋转,同时在喷气头围绕锥体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上下往复摆动,进而不断改变喷气头的喷气位置,增大喷气头的喷气范围,使喷气头喷出气体与下落的微纳米水雾能够充分接触,进而进一步增加水体溶解氧,改善好氧细菌生活环境,利于还原性物质氧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纳米雾化的水雾难于与空气充分接触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1)、固定于壳体(1)顶部的微雾化装置(2)、固定于微雾化装置(2)底部的喷头(3),所述微雾化装置(2)的顶部外侧设有进水口(21),所述壳体(1)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导风管(1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曝气增氧机构(4),所述曝气增氧机构(4)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1)的内侧固定有隔板(411),所述隔板(411)的下方在筒体(41)形成风腔(412),所述导风管(11)与风腔(41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件(42)包括固定盘(421),所述固定盘(421)固定于筒体(41)的顶端,所述固定盘(421)的顶面固定有锥体(422),所述锥体(422)的锥形面上固定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第一磁片(423)与第二磁片(424),且第一磁片(423)与第二磁片(424)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片(423)与第二磁片(424)的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部件(43)包括管轴(431),所述管轴(431)与筒体(41)转动连接,所述管轴(431)的末端延伸至风腔(412)内,且在管轴(431)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径向分布的受风板(432),所述导风管(11)的进气方向与管轴(431)的轴向垂直且错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受风板(432)之间的管轴(431)上开设有敞口(4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部件(44)包括分气盘(441),所述分气盘(441)固定于管轴(431)的顶端且与管轴(431)的内腔相通,所述分气盘(441)的外侧固定有若干个与喷气部件(45)对应的出气嘴(442),所述分气盘(44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个径向分布的连接杆(443),所述分气盘(441)的外侧设有固定于连接杆(443)上的转动环(4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部件(45)包括支座(451),所述支座(451)固定于转动环(444)上,所述支座(451)的内侧通过转轴(454)转动连接有支撑杆(453),所述支撑杆(453)的顶部固定有喷气头(452),所述喷气头(452)通过软管(455)与分气盘(441)上的出气嘴(442)连接,所述喷气头(452)的末端底部固定有摆杆(456),所述摆杆(456)的底端固定有磁吸块(45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微纳米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顶部的微雾化装置、固定于微雾化装置底部的喷头,所述微雾化装置的顶部外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导风管;本技术中受风板在导风管通入气流的作用下在风腔内转动,进而驱使管轴带动分气盘及转动环上的喷气头周向旋转,同时在喷气头围绕锥体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上下往复摆动,进而不断改变喷气头的喷气位置,增大喷气头的喷气范围,使喷气头喷出气体与下落的微纳米水雾能够充分接触,进而进一步增加水体溶解氧,改善好氧细菌生活环境,利于还原性物质氧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纳米雾化的水雾难于与空气充分接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张水平,李海燕,王哈利,张志良,姚森,周康凤,刘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