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2454发布日期:2024-04-01 13:5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清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发动机,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清洗,以减少或消除轴式发动机或齿轮箱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摄入硬颗粒而引发的故障,或受到污染导致供油孔堵塞,而使发动机轴承或部件出现缺油的现象发生。

2、目前,在清洗时,人们都是直接将购买回来的清洗液对喷在发动机上,通过冲刷的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清洗,或采用超声波的清洁方式对发动机进行清洁,但是,采用直接将清洗液对发动机进行喷射的方式,会浪费大量的清洗液,增加了清洗的成本,而采用超声波的清洁方式,则需要购买昂贵的超声波的设备才能进行清洁,不变于人们进行使用,此外,则是由于购买回来的清洗液,如果清洗液内的存在没有完成融化的固体颗粒物,则也会对清洗的过程造成影响。

3、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液预处理箱、清洗液静置箱、进水箱、出水箱和清洗工作台;

3、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与清洗液静置箱相互连通,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与清洗液静置箱之间设有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

4、所述清洗液静置箱与进水箱分别与清洗工作台相连接;

5、所述清洗工作台底部设有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所述清洗工作台通过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分别与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相连接;

6、所述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通过在清洗液预处理箱和清洗液静置箱之间设置的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可以确保清洗液静置箱中的清洗液已经得到了过滤,避免购买回来的清洗液中存在未融化的固体颗粒物,从而造成新的固体颗粒物对发动机造成影响,此外,也可以对清洗过后的清洗液进行回收,实现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清洗液和水的多次不断冲刷,可以快速的将发动机冲刷干净,而由于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因此,可以对清洗后的清洗液或水进行预过滤,节约了清洗液,降低了清洗所需的成本。

7、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工作台包括清洗台、清洗腔体、承重支架和与清洗腔体相连通的导液漏斗;

8、所述清洗台设置在承重支架上,所述清洗腔体内置于清洗台中;

9、所述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设置在导液漏斗的底部,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分别与导液漏斗相连接;

10、所述清洗台上设有导液孔,在清洗时,可以将发动机等准备清洗的零器件置放在清洗腔体中进行清洗,在多次清洗后,若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中仍存在杂质,则证明发动机等器件还没有清洗干净,若多次清洗后,在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中已经不存在杂质了,则证明发动机等器件已经被清洗干净,可以进入下一工序。

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和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均包括滤网压框、过滤滤网、滤网底框和定位螺钉;

12、所述过滤滤网设置在滤网压框和滤网底框之间;

13、所述滤网压框和滤网底框的边缘设有安装更换孔,所述定位螺钉设置在滤网压框和滤网底框的安装更换孔中;

14、所述滤孔设置在过滤滤网上,通过在滤网压框和滤网底框的边缘设置的安装更换更换孔,可以实现过滤滤网的快速安装和更换,简单方便。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为1微米,所述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为3微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对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和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进行设置,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6、更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液静置箱与进水箱之间通过三位两通第一控制阀与清洗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液漏斗的底端通过三位两通第二控制阀,分别与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相连接,通过三位两通第一控制阀和三位两通第二控制阀的控制,可以简化了连接的管道,便于清洗工作台能同时与多个箱体进行连接,降低了生产成本。

17、进一步的,所述三位两通第一控制阀的内侧设有管路恒压增压泵,所述三位两通第一控制阀的外侧连接有清洗软管,所述清洗软管穿过导液孔后进入到清洗腔体中,通过管路恒压增压泵的设置,可以控制清洗软管喷出的清洗液或者水可以保持在恒定的压力值中,这样可以更好的对发动机内的杂质进行冲刷。

18、更进一步的,还包括风管连接口,所述清洗工作台上设有安全泄压阀,所述安全泄压阀与风管连接口相连接,通过风管连接口和安全泄压阀的设置,便于对清洗工作台进行泄压控制。

1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工作台上设有远传压力表,通过远传压力表的设置,人们通过远程就可以监控到清洗工作台的压力情况,便于对机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快速的判断。

20、更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清洗液静置箱、进水箱和出水箱上均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上设有放水口,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上的放水口分别与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上的水位感应器相连接,通过水位感应器的设置,可以根据各箱体的水位情况快出作出判断,避免清洗液和水的溢出,而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上设置的放水口,可以在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中液体过满的时候,自动排出部分液体,通过智能化的监控方式,能确保机器能正常运行的同时,减轻了人们的工作量。

21、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爆气动隔膜泵,所述防爆气动隔膜泵将清洗液预处理箱内的清洗液抽起,并经过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后输送到清洗液静置箱中,通过防爆气动隔膜泵的设置,可以将清洗液更好的由清洗液预处理箱抽到清洗液静置箱中,起到防爆的作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通过在清洗液预处理箱和清洗液静置箱之间设置的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可以确保清洗液静置箱中的清洗液已经得到了过滤,避免购买回来的清洗液中存在未融化的固体颗粒物,从而造成新的固体颗粒物对发动机造成影响,此外,也可以对清洗过后的清洗液进行回收,实现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清洗液和水的多次不断冲刷,可以快速的将发动机冲刷干净,而由于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因此,可以对清洗后的清洗液或水进行预过滤,节约了清洗液,降低了清洗所需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液预处理箱、清洗液静置箱、进水箱、出水箱和清洗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工作台包括清洗台、清洗腔体、承重支架和与清洗腔体相连通的导液漏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和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均包括滤网压框、过滤滤网、滤网底框和定位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为1微米,所述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为3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静置箱与进水箱之间通过三位两通第一控制阀与清洗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液漏斗的底端通过三位两通第二控制阀,分别与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两通第一控制阀的内侧设有管路恒压增压泵,所述三位两通第一控制阀的外侧连接有清洗软管,所述清洗软管穿过导液孔后进入到清洗腔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管连接口,所述清洗工作台上设有安全泄压阀,所述安全泄压阀与风管连接口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工作台上设有远传压力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清洗液静置箱、进水箱和出水箱上均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上设有放水口,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上的放水口分别与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上的水位感应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气动隔膜泵,所述防爆气动隔膜泵将清洗液预处理箱内的清洗液抽起,并经过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后输送到清洗液静置箱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清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清洗液预处理箱、清洗液静置箱、进水箱、出水箱和清洗工作台,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与清洗液静置箱相互连通,所述清洗液预处理箱与清洗液静置箱之间设有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所述清洗液静置箱与进水箱分别与清洗工作台相连接;所述清洗工作台底部设有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所述清洗工作台通过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分别与清洗液预处理箱和出水箱相连接;所述第一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小于第二滤网快捷更换装置上的滤孔直径,本技术公开的发动机清洗液循环利用系统,避免购买回来的清洗液中存在未融化的固体颗粒物,也可以对清洗后的清洗液回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高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正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