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茎类中药材趁鲜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57200发布日期:2024-02-20 21: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根茎类中药材趁鲜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根茎类中药材趁鲜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根茎类中药材的传统加工方式为:中药材采收后在户外堆放自然晾晒,晾干后再进行切制;其中晾晒过程中要定期翻动防止霉变,同时要注意避雨雪,自然晾干过程需要4-5个月,周期漫长;晾干后的切制也费时费力;而且传统切制过程为分段加工,各工序之间物料流转需要人工进行,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

2、为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一种新的加工工艺—趁鲜加工应运而生,趁鲜加工即新鲜药材或经一定方式处理后直接切成片、块、段、瓣等,再干燥的加工方式。这种方式省略了二次回水的步骤,避免了药材在缓慢干燥过程中及在浸润过程中活性成分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减少了人工,便于储藏和运输,节约了成本。而且研究表明,黄芩、丹参等大宗药材经过相应的工艺趁鲜加工后,其药材性状和活性成分含量均优于传统加工工艺。

3、趁鲜加工为新的加工工艺,现阶段的加工方式是采用人工清洗,蒸制杀菌以及切割药材的过程都需要人工辅助,自动化程度差,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且存在切割中药材的形状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根茎类中药材趁鲜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实现了中药材趁鲜加工的自动化,包括清洗、蒸制、传输、布料和切割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中药材切割的均匀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根茎类中药材趁鲜加工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洗装置,用于清洗中药材;蒸汽装置,用于给清洗后的中药材高温蒸制、杀菌和保干;输送装置,用于将蒸制过的药材传输到下一工序;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传送带四和布料装置,所述传送带四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布料装置固设在支架上并位于传送带四上方;切割装置,用于将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中药材切割成预设形状;

3、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根茎类中药材趁鲜加工的自动化,自动清洗、自动蒸制、自动传输以及自动切割,提高了生产效率,将传统加工周期4-6个月缩短至1-2个月,产能相比传统切制加工方式可提高3倍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比传统加工方式降低人工成本20%-30%,降低总生产成本15%-20%,同时保证了中药材切割的均匀性。

4、作为优选,清洗装置包括相连通的清洗部和沥水部,清洗部用于浸泡、清洗中药材,沥水部用于将清洗完成的中药材进行沥水处理。

5、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清洗中药材的自动化。

6、作为优选,清洗部包括清洗箱,清洗箱接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速度可调的传送带一,传送带一上设置有网眼,传送带一下方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外接气泵,传送带一上方设置有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上设置有旋转喷头,清洗箱连通有高压水管,排水管外接有水泵,高压水管外接水泵。

7、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使用高压喷淋清洗和鼓泡清洗,将药材清洗的更干净。

8、作为优选,沥水部倾斜设置,沥水部的低端与清洗部相接,沥水部包括与清洗箱相连通的沥水箱,沥水箱接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速度可调的传送带二,传送带二上设置有网眼。

9、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将清洗过后的中药材上残留的水自动沥干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10、作为优选,蒸汽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煮箱;蒸煮箱内设置有传送带三,传送带三上方设置有蒸汽管道,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排气口,蒸汽管道外接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设置有可以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控制构件。

11、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对中药材的自动蒸制、杀菌和保干功能,并可以根据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中药材设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12、作为优选,布料装置包括固定架、电机一、曲柄一、旋转件、弹簧和传动链;电机一固设在固定架上,曲柄一与电机一传动连接,旋转件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弹簧一端固设在固定架上,传动链一端与曲柄一固连,并绕过旋转件与弹簧的另一端固连,旋转件下固设有可随旋转件摆动的布料板,旋转件在曲柄一、传动链和弹簧的动作下做往复摆动,其中传动链可以为摩擦力较大的弹性材质,如橡胶或皮带等,也可为链条,如果选用链条,则旋转件的外沿设置有和链条相啮合的链齿。

13、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将传送带四上的中药材自动分布到切割装置上,布料装置动力源为电机一,电机一带动曲柄一旋转,当曲柄一上的传动链朝远离旋转件的方向运动时,弹簧被拉伸,旋转件随传动链旋转,当曲柄一朝接近旋转件的方向旋转时,弹簧恢复,在弹簧的及传动链的拉力下,旋转件随传动链反向旋转,所以布料装置的动作为旋转件的正反向交替旋转,在旋转件的下方设置可随旋转件摆动的布料板,即可将中药材推到切割装置上。

14、本技术方案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的布料装置连续的正反向交替旋转,并不是间歇的,这种布料效率更高,且只要需要一个装置就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布料,节省了安装空间以及生产成本。

15、作为优选,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平台,切割平台上设置有传送带五,切割平台上还设置有切割构件,切割构件横置在传送带五上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中药材切割的自动化。

17、作为优选,切割装置还包括导向构件,导向构件包括电机二、曲柄二、连杆和导向板,电机二固设在切割平台上,曲柄二与电机二传动连接,连杆一端与曲柄二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固连导向板,导向板另一端可摆动地设置在切割平台上,导向板的方向与中药材进给方向相同。

18、本技术方案中,电机二带动曲柄二旋转,因为曲柄二是偏心的,所以连杆随曲柄二的旋转进行往复运动,而导向板随连杆左右摆动,在导向板摆动下中药材被自动码拢整齐,并随着传送带五运行到切割构件下,切割构件将中药材切割成段。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切割中药材的形状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解放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

20、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茎类中药材趁鲜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1、s1.清洗装置清洗中药材;

22、s2.蒸汽装置高温蒸制清洗后的中药材,为中药材杀菌、保干;

23、s3.输送装置将清洗并蒸制后的中药材传送到下一工序;

24、s4.切割装置将输送装置传送过来的中药材切割成预设形状。

25、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将传统加工周期4-6个月缩短至1-2个月,降低了传统晾晒过程中出现霉烂变质的风险,实现了将清洗、蒸制、运输、布料及切割集中到一台设备上完成,省掉了各工序间流转需要耗费的准备时间,实现了各工序的自动化,产能相比传统切制加工方式可提高3倍左右,减少了人工投入,同时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整体上比传统加工方式降低人工成本20%-30%,降低总生产成本15%-20%,同时,趁鲜加工实现了中药材的重要物质的含量提高,大幅提高了中药材的药效品质。

2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27、1.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将传统加工周期4-6个月缩短至1-2个月,降低了传统晾晒过程中出现霉烂变质的风险,实现了将清洗、蒸制、运输、布料及切割集中到一台设备上完成,省掉了各工序间流转需要耗费的准备时间,实现了各工序的自动化,产能相比传统切制加工方式可提高3倍左右,减少了人工投入,同时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整体上比传统加工方式降低人工成本20%-30%,降低总生产成本15%-20%,同时,趁鲜加工实现了中药材的重要物质的含量提高,大幅提高了中药材的药效品质。

28、2.布料装置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的布料装置连续的正反向交替旋转,并不是间歇的,这种布料效率更高,且只要需要一个装置就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布料,节省了安装空间以及生产成本。

29、3.导向构件为电机二带动曲柄二旋转,因为曲柄二是偏心的,所以连杆随曲柄的旋转进行往复运动,而导向板随连杆左右摆动,在导向板摆动下中药材被自动码拢整齐,并随着传送带五运行到切割构件下,切割构件将中药材切割成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切割中药材的形状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解放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