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园土壤修复设备

文档序号:37294770发布日期:2024-03-13 20:4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园土壤修复设备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涉及一种土壤修复设备,特别是一种果园土壤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1、果园土壤修复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生物手段,特别是有益微生物,来控制果园土壤中的有害生物,从而改善土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方法,通过利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原菌,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果园的生态环境。

2、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果园用土壤修复设备【申请号:cn201811558287.4;公开号:cn109433817a】。这种果园用土壤修复设备,包括箱体,箱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储存腔和安装腔,安装腔内可上下滑动设置有多个横杆和驱动机构,多个横杆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管,箱体的底壁设置有与多个连接管一一对应的多个通孔,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隔板的下端的电机、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的转盘、设置在横杆的顶端的传动杆、设置在多个传动杆的顶端的驱动块和用于连接转盘与驱动块的轴销,隔板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通过多个软管分别与多个连接管连通。能够减少修复土壤时对果树根系的损害,有利于果树的生长,而且能够有效的对土壤进行修复,同时也能够减少修复剂的浪费。

3、该专利中公开的方案虽然能够对土壤进行修复,但是,该方案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并未对土壤进行检测,由于不同深度的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不同,这种直接的修复方式由于事先没有明确污染物,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此修复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果园土壤修复设备,该果园土壤修复设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对土壤的修复效率。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果园土壤修复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检测仪,所述底板的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罐,所述箱体的上端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土壤进行采样的取样管,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与滑杆配合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筛料腔,所述筛料腔的底部与检测仪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筛料腔的一侧设置有与取样管配合的侧口,所述筛料腔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对土壤进行筛分的筛选机构,所述筛料腔的底部设置有与筛选机构配合的粉碎机构,所述储液罐的内部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用于对土壤进行修复的供液机构;

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于箱体顶部侧边的圆腔,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圆腔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圆腔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母,所述固定台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贯穿圆腔,所述螺母螺旋传动安装在螺杆的外部,所述螺母与圆腔的上下内壁均滑动连接,所述螺母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圈,所述齿圈与传动齿轮啮合;

5、所述取样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所述滑杆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导流管,两个所述导流管均与供液机构相连通,两个所述导流管分别延伸至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的内部,所述取样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缘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土壤进行取样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导孔,所述取样管的外壁还开设有与第二导孔配合的排液孔,所述取样管外壁上半部分以及下半部分的排液孔的直径都是从上到下依次减小,所述转杆的上端于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导孔,所述螺旋叶片上半部分的第二导孔与第一装置腔内部的第一导孔相连通,所述螺旋叶片下半部分的第二导孔与第二装置腔内部的第一导孔相连通。

6、采用以上结构,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取样管移动,并对土壤进行掘进,从而将取样管的内部装满待采样的泥土,筛选机构可以对排料管排出的土壤进行过滤筛分并将石块筛出,粉碎机构将块状的土壤进行击碎,以便于后续的检验,击碎后的土壤会落入到检测仪的内部进行检测,供液机构将微生物菌剂混合液通入到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的内部,优先通过大孔径排出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流动,并弥补下方小孔径排液孔排液能力不足的劣势,因此能做到上下孔径排液量一致,从而取得较好的土壤修复效果。

7、所述取样管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侧口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与排料管配合的斜板。

8、采用以上结构,可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圆腔内部的传动齿轮转动,然后传动齿轮就会通过齿圈带动螺母转动,进而带动螺杆向下移动,并在滑杆的配合下,带动固定台以及取样管下移,在取样管下移的同时,启动取样管上端的第二电机,随后第二电机就会带动取样管内部的转杆转动,随后转杆就会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并对土壤进行掘进,从而将取样管的内部装满待采样的泥土,取样完成后再反转第一电机,进而带动取样管上移,同时第二电机持续转动,将取样管内部取样的上层土壤通过排料管排入下方的筛料腔中,再将取样管内部取样的下层土壤通过排料管排入上方的筛料腔中,从而完成对土壤的取样,以便于后续进行检测分析。

9、所述筛选机构包括开设于箱体内部两个第一矩形腔,所述第一矩形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所述侧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以及第二导杆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侧口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侧口的两侧壁相抵,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卡板的外壁接触,所述箱体的侧面还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固定杆以及转轴的外部均设置有辊筒,所述固定杆与辊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辊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辊筒之间共同设置有导料带,所述导料带的外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装置槽,每个所述装置槽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挡板,每个所述装置槽的底部均开设有筛孔。

10、采用以上结构,可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导杆转动,随后第一导杆就会通过传动带带动其上方的第二导杆转动,然后再带动卡板转动,由于连接板的底壁紧贴卡板的外壁,因此卡板在转动之后就会带动连接板震动,同时启动箱体侧面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随后转轴就会带动其外部的辊筒转动,进而带动导料带转动,导料带内部的多个筛孔可以对排料管排出的土壤进行过滤筛分,并将石块筛出,装置槽内部的挡板会对石块进行阻挡,当挡板移动至箱体侧壁附近时,石块就会随着导料带的转动而被排出,筛选后的土壤会落入到筛料腔的底部。

11、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开设于箱体内部的两个第二矩形腔,所述第一矩形腔的内部还转动安装有第三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导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导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矩形腔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筛料腔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四导杆,所述第四导杆的底部延伸至第二矩形腔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四导杆的中部轴向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刮板,所述刮板的表面设置有弧面,所述第四导杆的上端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刮板配合的粉碎叶片。

12、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在第一导杆转动的时候,会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随后第二锥形齿轮就会带动第三导杆以及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然后再带动第四锥形齿轮以及第四导杆转动,随后第四导杆就会带动筛料腔底部的多个刮板以及粉碎叶片转动,刮板会对筛料腔底部的土壤进行刮起,并通过其表面的弧面将土壤抛弃,多个粉碎叶片会对土壤进行击打,从而将块状的土壤进行击碎,以便于后续的检验,击碎后的土壤会落入到检测仪的内部进行检测。

13、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开设于储液罐内部的两个储液腔,所述两个所述储液腔的内部均安装有液体泵,上端所述液体泵的出液端连接有第一导管,下端所述液体泵的出液端连接有第二导管,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分别与两个导流管相连通,所述螺杆的内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下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的内部,所述箱体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上端与导气管的顶部相连通。

14、采用以上结构,在对土壤进行修复的时候,通过液体泵将两个储液腔内部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抽出,并分别通过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排出,然后通过两个导流管分别通入到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的内部,通入上端第一装置腔内部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会通过螺旋叶片上半部分的第二导孔排出,然后再通过取样管外壁上半部分的排液孔排出,通入下端第二装置腔内部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会通过螺旋叶片下半部分的第二导孔排出,然后再通过取样管外壁下半部分的排液孔排出,两部分排液孔的尺寸由上到下在减小,优先通过大孔径排出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流动,并弥补下方小孔径排液孔排液能力不足的劣势,因此能做到上下孔径排液量一致,从而取得较好的土壤修复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6、1、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取样管移动,并对土壤进行掘进,从而将取样管的内部装满待采样的泥土,筛选机构可以对排料管排出的土壤进行过滤筛分,并将石块筛出,粉碎机构将块状的土壤进行击碎,以便于后续的检验,击碎后的土壤会落入到检测仪的内部进行检测,供液机构将微生物菌剂混合液通入到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的内部,然后流入到土壤中,对土壤进行修复。

17、2、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圆腔内部的传动齿轮转动,然后传动齿轮就会通过齿圈带动螺母转动,进而带动螺杆向下移动,并在滑杆的配合下,带动固定台以及取样管下移,在取样管下移的同时,启动取样管上端的第二电机,随后第二电机就会带动取样管内部的转杆转动,随后转杆就会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并对土壤进行掘进,从而将取样管的内部装满待采样的泥土,取样完成后再反转第一电机,进而带动取样管上移,同时第二电机持续转动,将取样管内部取样的上层土壤通过排料管排入下方的筛料腔中,再将取样管内部取样的下层土壤通过排料管排入上方的筛料腔中,从而完成对土壤的取样,以便于后续进行检测分析。

18、3、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导杆转动,随后第一导杆就会通过传动带带动其上方的第二导杆转动,然后再带动卡板转动,由于连接板的底壁紧贴卡板的外壁,因此卡板在转动之后就会带动连接板震动,同时启动箱体侧面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随后转轴就会带动其外部的辊筒转动,进而带动导料带转动,导料带内部的多个筛孔可以对排料管排出的土壤进行过滤筛分,并将石块筛出,装置槽内部的挡板会对石块进行阻挡,当挡板移动至箱体侧壁附近时,石块就会随着导料带的转动而被排出,筛选后的土壤会落入到筛料腔的底部。

19、4、在第一导杆转动的时候,会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随后第二锥形齿轮就会带动第三导杆以及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然后再带动第四锥形齿轮以及第四导杆转动,随后第四导杆就会带动筛料腔底部的多个刮板以及粉碎叶片转动,刮板会对筛料腔底部的土壤进行刮起,并通过其表面的弧面将土壤抛弃,多个粉碎叶片会对土壤进行击打,从而将块状的土壤进行击碎,以便于后续的检验,击碎后的土壤会落入到检测仪的内部进行检测。

20、5、在对土壤进行修复的时候,通过液体泵将两个储液腔内部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抽出,并分别通过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排出,然后通过两个导流管分别通入到第一装置腔以及第二装置腔的内部,通入上端第一装置腔内部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会通过螺旋叶片上半部分的第二导孔排出,然后再通过取样管外壁上半部分的排液孔排出,通入下端第二装置腔内部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会通过螺旋叶片下半部分的第二导孔排出,然后再通过取样管外壁下半部分的排液孔排出,两部分排液孔的尺寸由上到下在减小,优先通过大孔径排出的微生物菌剂混合液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流动,并弥补下方小孔径排液孔排液能力不足的劣势,因此能做到上下孔径排液量一致,从而取得较好的土壤修复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