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8164发布日期:2024-04-18 12:3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器。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及村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适宜住宅小区、医院疗养院、办公楼、商场、宾馆、饭店、机关、学校、部队、水产加工厂、牲蓄加工厂、乳品加工厂等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如纺织、啤酒、造纸、制革、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有机污水处理,主要目的是将生活污水和与之相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后达到回用水质要求,使废水处理后资源化利用。

2、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需要铺设污水管道,然而,铺设污水管道使得污水处理设备的运维较为复杂且麻烦;其次,污水管道的堵塞、漏水等问题频发,更进一步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再者,污水处理设备的无法批量生产、品质不稳定、使用寿命短、施工周期长,使得生产成本增大;最后,还有用电困难、噪音大、滋生蚊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器。

2、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污水净化器,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和强化池,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和所述强化池与所述壳体的顶板之间均设有连通间隙,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设有连通所述厌氧池的第一排气通道、连通所述强化池的第二排气通道和连通所述好氧池的进气通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强化池的出水口;

5、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于所述厌氧池内;

6、扩散器,所述扩散器设于所述好氧池内以扩散空气,所述扩散器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

7、溶氧器,所述溶氧器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扩散器下方的所述好氧池内以为污水增氧,所述溶氧器与所述厌氧池连通;

8、生化反应组件,所述生化反应组件设于所述溶氧器下方的所述好氧池内以参与生化反应净化污水;

9、强化过滤组件,所述强化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强化池内以过滤污水;

10、抽吸机构,所述抽吸机构包括第一风球和第二风球,所述第一风球设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上端,所述第一风球与所述搅拌器连接以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风球设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上端;

11、其中,初始状态时所述溶氧器与所述扩散器抵接以关闭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一风球和所述第二风球转动带动所述壳体内空气排出时所述壳体内形成负压,所述厌氧池内污水量达到一定值时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溶氧器连通,所述溶氧器内污水量达到最大值时所述溶氧器下移远离所述扩散器使得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好氧池连通且所述溶氧器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内污水量达到一定值时所述好氧池与所述强化池连通,所述强化池内污水量达到一定值时污水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12、可选的,所述溶氧器包括连通管、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弹簧,所述连通管穿设于所述扩散器的下端,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上下移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连接件内设有穿透第二连接件上表面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与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的外轮廓与所述扩散器的内壁轮廓相适配,所述容纳空腔内的污水量达到一定量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压缩所述弹簧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扩散器,所述容纳空腔内的污水量未达到一定量时所述弹簧复位推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移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所述扩散器。

13、可选的,所述生化反应组件包括第一蜂窝承托板、多个填料保护壳和多个多孔耦合高效生物填料,所述第一蜂窝承托板设于所述好氧池内以上下分割所述溶氧器下方的所述好氧池,所述填料保护壳均堆设于所述第一蜂窝承托板上,多个所述多孔耦合高效生物填料设于所述填料保护壳内。

14、可选的,所述强化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蜂窝承托板和多个强化填料,所述第二蜂窝承托板设于所述强化池内以上下分割所述强化池,多个所述强化填料堆设于所述第二蜂窝承托板上,每个所述强化填料设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所述强化池内。

15、可选的,所述好氧池和所述强化池之间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为n形管,所述通水管的上端设于所述扩散器下方的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所述通水管的一个下端设于所述生化反应组件下方的所述好氧池内,所述通水管的另一个下端设于所述强化过滤组件下方的所述强化池内,所述通水管的上端面以及两个下端面均设有通孔。

16、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以分割出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和强化池。

17、可选的,所述进气通道的上端套设有进气罩。

18、可选的,所述搅拌器为三叶型搅拌器,所述三叶搅拌器与所述第一风球之间设有第一传力杆。

19、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健身器材和第二健身器材,所述第一健身器材和所述第二健身器材均设于所述壳体外的地面上,所述第一健身器材和所述第二健身器材均上设有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二风球上设有第三传力杆,所述第一传力杆和所述第三传力杆上均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均与所述第二传力杆连接。

20、可选的,还包括冲击式进水器,所述冲击式进水器为l形管状结构,所述冲击式进水器的短端部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的底板的所述厌氧池内,所述冲击式进水器的长端部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位于所述进水口下方的所述冲击式进水器的长端部内设有重力式挡水板,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上方的污水重量达到一定量时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下翻开启所述冲击式进水器,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上的污水重量未达到一定量时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上翻关闭所述冲击式进水器。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净化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的运维较为复杂且麻烦、施工周期长以及用电困难、噪音大等技术问题,实现有益效果:该污水净化器采用巧妙的机械结构,依靠风力带动设施进行强制排气,使设备内形成一定的负压的同时在脉冲溶氧器作用下溶氧以满足好氧池生化条件,工作噪音小,因不受地形影响使得施工周期短,实现了将单户住宅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就地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器包括连通管、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弹簧,所述连通管穿设于所述扩散器的下端,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上下移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连接件内设有穿透第二连接件上表面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与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的外轮廓与所述扩散器的内壁轮廓相适配,所述容纳空腔内的污水量达到一定量时所述第二连接件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压缩所述弹簧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扩散器,所述容纳空腔内的污水量未达到一定量时所述弹簧复位推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移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所述扩散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组件包括第一蜂窝承托板、多个填料保护壳和多个多孔耦合高效生物填料,所述第一蜂窝承托板设于所述好氧池内以上下分割所述溶氧器下方的所述好氧池,所述填料保护壳均堆设于所述第一蜂窝承托板上,多个所述多孔耦合高效生物填料设于所述填料保护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蜂窝承托板和多个强化填料,所述第二蜂窝承托板设于所述强化池内以上下分割所述强化池,多个所述强化填料堆设于所述第二蜂窝承托板上,每个所述强化填料设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所述强化池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和所述强化池之间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为n形管,所述通水管的上端设于所述扩散器下方的所述好氧池内,所述所述通水管的一个下端设于所述生化反应组件下方的所述好氧池内,所述通水管的另一个下端设于所述强化过滤组件下方的所述强化池内,所述通水管的上端面以及两个下端面均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以分割出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和强化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的上端套设有进气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为三叶型搅拌器,所述三叶搅拌器与所述第一风球之间设有第一传力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健身器材和第二健身器材,所述第一健身器材和所述第二健身器材均设于所述壳体外的地面上,所述第一健身器材和所述第二健身器材均上设有第二传力杆,所述第二风球上设有第三传力杆,所述第一传力杆和所述第三传力杆上均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传力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击式进水器,所述冲击式进水器为l形管状结构,所述冲击式进水器的短端部设于靠近所述壳体的底板的所述厌氧池内,所述冲击式进水器的长端部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位于所述进水口下方的所述冲击式进水器的长端部内设有重力式挡水板,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上方的污水重量达到一定量时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下翻开启所述冲击式进水器,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上的污水重量未达到一定量时所述重力式挡水板上翻关闭所述冲击式进水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水净化器,包括壳体、搅拌器、扩散器、溶氧器、生化反应组件、强化过滤组件和抽吸机构,壳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和强化池,厌氧池、好氧池和强化池与壳体顶板之间均设有连通间隙,壳体顶板上设有第一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壳体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壳体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搅拌器设于厌氧池内;扩散器设于好氧池内,扩散器与进气通道连接;溶氧器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扩散器下方的好氧池内,溶氧器与厌氧池连通;生化反应组件设于溶氧器下方的好氧池内;强化过滤组件设于强化池内;抽吸机构包括第一风球和第二风球,第一风球设于第一排气通道的上端,第一风球与搅拌器连接,第二风球设于第二排气通道的上端。

技术研发人员:杜松林,腾胜平,秦明峰,黄晓慧,张金强,王乃舜,孙旭,伍海,唐朕,王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一诺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