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共生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80746发布日期:2024-05-09 21: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基于生态共生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具体地说是基于生态共生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通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但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基于生态共生的污水处理方法,以期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污水处理。

2、公开号为cn113371951a的一项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植物与微生物耦合模式下的池塘养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包括:尾水进口与出水口,出水口可连接沟渠或者河涌,其中,还包括:沉淀矿化区与尾水进口相连,强效去污区与沉淀矿化区相连,水质调节区与出水口相连,深度净化区与所述水质调节区相连;生态养殖区位于强效去污区和深度净化区之间,提高了养殖水体治理与生态净化的效果。

3、现有技术中,通过生态养殖实现了对污水的治理,但是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方面的处理,基本是通过调节微生物或者细菌群落种类数量等方式实现,实现方法较为复杂,且运用成本较高,在针对大面积生态养殖或多区域生态养殖时,该种实现方法难度较高。

4、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生态共生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生态共生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3、处理监测模块,所述处理监测模块用于对每个养殖池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符合排放标准的养殖池内的污水进行排放;

4、其中,采集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信息,基于水质信息计算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将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与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阈值进行比较,若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大于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阈值,则说明该养殖池内的污水不符合排放标准,则将该养殖池标记为待继续检测养殖池;

5、若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小于等于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阈值,则说明该养殖池内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则将该养殖池内的污水进行排放,并记录其排放时间;

6、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并根据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对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的污水水质再次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划分为正常养殖池和异常养殖池;

7、参照选取模块,所述参照选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正常养殖池的养殖信息,并根据正常养殖池的养殖信息对参照养殖池进行选取,并记录其参照养殖池内的生物种类以及数量;

8、调控模块,所述调控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参照养殖池内的生物种类以及数量在之后的生态养殖中对所有养殖池中的生物种类以及数量进行调控;

9、污水输送优化模块,所述污水输送优化模块用于根据参照养殖池记录的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对之后生态养殖中养殖池内的污水输送进行优化。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11、污水收集模块用于对污水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后的污水通过格栅井去除较大的漂浮物;

12、浓度调节模块用于将不同收集的不同浓度的污水进行均匀混合;

13、水解酸化模块用于将混合均匀后的污水中的有机大分子通过水解酸化方法转化为具有溶解性的有机小分子;

14、质量检测模块用于对混合均匀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信号,信号包括处理信号和正常信号;

15、输送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具体信号类型,将检测后的污水输送至不同模块;

16、污水处理模块用于将检测后的污水通过化合反应进行有毒物质去除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生态养殖模块;

17、生态养殖模块用于将污水排放在多个养殖池内,对养殖池内的水生生物进行养殖,并通过水生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18、净化模块用于对排放后的污水进行杂质过滤。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污水的水质信息包括有机物含量数据和有机物种类数据,有机物含量数据表示为养殖池污水内有机物的含量与污水内所有成分的总含量之比,有机物的种类数据表示为养殖池污水内有机物的种类数量与污水内所有成分种类数量之比。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所述水质信息计算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21、获取养殖池污水内有机物的含量与污水内所有成分的总含量之比,将养殖池污水内有机物的含量与污水内所有成分的总含量之比标记为ai;

22、获取养殖池污水内有机物的种类数量与污水内所有成分种类数量之比,将养殖池污水内有机物的种类数量与污水内所有成分种类数量之比标记为bi;

23、通过公式:获得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fi,其中eβ为底数e的指数函数,α和β均为预设比例系数,α取值为0.25869,β取值为0.49712。

2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通过电化学设备在该养殖池未进行生态养殖时检测到的该养殖池的水质信息计算获得;

25、将所述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与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的水质参数进行比较,具体比较过程如下:若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则说明该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多,导致水质富营养化,该养殖池内的水生生物无法对其进行去除,将该待继续检测养殖池标记为异常养殖池;

26、若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水质参数<待继续检测养殖池内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则说明该待继续养殖池内污水水质中有机物含量符合标准,但未达到排放标准,则继续进行养殖,将该待继续检测养殖池标记为正常养殖池,并在达到排放标准后,记录其排放时间。

2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获取所述正常养殖池的养殖信息,并根据正常养殖池的养殖信息对参照养殖池进行选取,所述正常养殖池的养殖信息包括正常养殖池的排放时间数据和水质转化数据,排放时间数据表示为正常养殖池的排放时间与所有正常养殖池的平均排放时间之比,水质转化数据表示为正常养殖池的所转化的水质参数与所有正常养殖池平均转化的水质参数之比;

28、具体选取过程如下:

29、d110,获取正常养殖池的排放时间与所有正常养殖池的平均排放时间之比,将其标记为s i;

30、d120,获取正常养殖池的所转化的水质参数与所有正常养殖池平均转化的水质参数之比,将其标记为x i;

31、d130,通过公式:获取正常养殖池的选取参数j i,其中,θ为预设比例系数;

32、d140,选取所有正常养殖池中正常养殖池的选取参数最大的正常养殖池,并将其标记为参照养殖池,并记录该参照养殖池的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初始水质参数。

3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参照养殖池记录的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对之后生态养殖中养殖池内的污水输送进行优化,具体过程为:

34、将记录的参照养殖池中的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发送各个养殖池中的电化学监测设备,在之后的生态养殖中对养殖池输送污水时,若电化学监测设备监测到该养殖池中的水质参数与参照养殖池中的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相同时,则生成停止信号,并将停止信号发送至输送模块,输送模块接收到停止信号后,则对其电化学监测设备对应的养殖池停止输送污水。

3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对所述混合均匀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信号,信号包括处理信号和正常信号,具体检测过程如下:

36、检测污水的质量信息,基于污水的质量信息计算污水的质量参数h i,将污水的质量参数h i与污水的质量参数阈值进行比较,具体比较过程如下:

37、若污水的质量参数h i≥污水的质量参数阈值,则说明该污水的整体水质的毒性较大,不符合标准,则生成处理信号;

38、若污水的质量参数h i<污水的质量参数阈值,则说明该污水的整体水质的毒性较低,符合标准,则生成正常信号。

3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污水的质量参数h i的计算过程为:

40、污水的质量信息包括污水内有毒物质含量数据和有毒物质种类数据,有毒物质含量数据表示为污水内有毒物质的含量与污水内所有物质的总含量之比,有毒物质的种类数据表示为污水内有毒物质的种类数量与污水内所有物质种类的数量之比,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41、s1,获取污水内有毒物质的含量与污水内所有物质的总含量之比,将污水内有毒物质的含量与污水内所有物质的总含量之比标记为wi;

42、s2,获取污水内有毒物质的种类数量与污水内所有物质种类的数量之比,将污水内有毒物质的种类数量与污水内所有物质种类的数量之比标记为yi;

43、s3,通过公式:获取污水的质量参数h i,其中log3(wi+yi)为底数3的对数函数,s1和s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4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具体信号类型,将检测后的污水输送至不同模块,具体为:若生成正常信号,则将检测后的污水输送至生态养殖模块,若生成异常信号,则将检测后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模块。

4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46、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生态共生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参照选取模块获取所有正常养殖池的养殖信息,基于正常养殖池的养殖信息计算正常养殖池的选取参数,将所有养殖池的选取参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选取所有正常养殖池中正常养殖池的选取参数最大的正常养殖池,并将其标记为参照养殖池,并记录该参照养殖池的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初始水质参数,其次,将记录的参照养殖池中的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发送各个养殖池中的电化学监测设备,在之后的生态养殖中对养殖池输送污水时,若电化学监测设备监测到该养殖池中的水质参数与参照养殖池中的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相同时,则生成停止信号,并将停止信号发送至输送模块,输送模块接收到停止信号后,则对其电化学监测设备对应的养殖池停止输送污水,本发明通过在对养殖池内污水进行输送时,实时监测养殖池内的水质参数,并根据水质参数与记录参照养殖池的水质参数比较结果,对污水输送进行调控,极大地减少了防止污水富营养化的处理成本,且方法简单。

47、2.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生态共生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调控模块根据记录的参照养殖池内的生物种类以及数量在之后的生态养殖中对所有养殖池中的生物种类以及数量进行调控,通过污水输送优化模块用于根据参照养殖池记录的污水的初始水质参数对之后生态养殖中养殖池内的污水输送进行优化,整体上实现在之后的生态养殖中,保证养殖池内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时的排放时间基本相同,提高了生态养殖污水处理的管理便利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