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2317发布日期:2024-04-23 12:1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垃圾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十几层的建筑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随着钢结构、玻璃、混凝土、电梯等技术不断成熟,建筑物不断攀升,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以及弃料等。而在建筑施工现场最为常见的建筑垃圾为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等。

2、目前建筑在施工作业中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的输送和处理也越来越成为各个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二次结构施工期间,工人在清理楼层建筑垃圾的时候,一般利用推车楼上楼下的来回倒运垃圾,期间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占用大量宝贵的电梯或者塔吊等运力资源,而且运送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大量扬尘,不利于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并且运至楼下的垃圾场后的垃圾再由垃圾车转运处理,工序繁琐,也不能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垃圾回收处理系统,能够简化现有的高层建筑垃圾转运繁琐的工序,并且能对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更加节能环保。

2、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垃圾回收处理系统,节能环保的建筑施工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垂直输送通道单元、固液分离单元、废液处理单元和固态垃圾处理单元,垂直输送通道单元与建筑结构固定连接,垂直输送通道单元用于输送建筑垃圾;固液分离单元设置于垂直输送通道单元的下端,固液分离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垂直输送通道单元输送的建筑垃圾并进行固液分离;废液处理单元与固液分离单元的出液口衔接,废液处理单元用于对废液进行回收并净化处理;固态垃圾处理单元与固液分离单元的出料口衔接,固态垃圾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固态的建筑垃圾。

3、在本方案中,通过垂直输送通道单元的设置,垂直输送通道单元依靠于建筑结构安装,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垂直输送通道单元输送至下方的固液分离单元,这样工人便不需要人工利用推车将垃圾转运至建筑的底层,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转运效率。并且掉落至固液分离单元中的建筑垃圾有固态建筑垃圾,也有液态垃圾,因此固液分离单元能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离,将固态的建筑垃圾转移至固态垃圾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便于对固态垃圾的后续利用。而固液分离单元分离处的废液可以进入于废液处理单元中,废液处理单元可以对废液进行回收并净化处理。因此,本方案可以对高层建筑的每层建筑楼层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建筑垃圾转运更加简便,实用性强,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同时也能对处理后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4、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输送通道单元包括输送通道和多组固定组件,多组固定组件用于将输送通道固定安装于建筑结构;输送通道包括多段首尾依次连接的标准节以及用于将相邻两段标准节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标准节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以形成矩形截面的输送腔,输送腔间隔开设有与外部相通的投料部;标准节为复合板,标准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板、压簧和降噪板,基板为标准节的外壁,基板与降噪板之间间隙,压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簧间隔分布于间隙内,压簧用于向降噪板提供缓冲能力,降噪板的表面喷涂有吸音涂料。

5、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输送通道由多个标准节构成,这样便于垂直输送通道单元的装拆,将建筑垃圾从投料部进入于进入输送腔的内部,由于建筑垃圾与输送通道的内壁碰撞接触会产生抖动和较大的噪音,因此通过将标准节采用为复合板,标准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基板、压簧和降噪板,一方面,降噪板的表面喷涂有吸音涂料,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吸音和降噪的功能,降低了建筑垃圾与输送通道内壁碰撞发生的噪音,更加环保,减小了对周围居民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城市核心区的工地或者房屋老旧改善房而言。另一方面,基板与降噪板之间设置有压簧,当降噪板被建筑垃圾碰撞后,压簧能够向降噪板提供缓冲能力,使得建筑垃圾与降噪板之间为柔性接触,减小了碰撞力度,相应也就减小了噪音,且还对降噪板自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输送通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甚至,基板与降噪板之间间隙,使得标准节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使得标准节自身的吸音性能更好,进一步起到了降噪的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输送通道的长度方向,输送通道内间隔设置有多组缓冲板组件,在多组缓冲板组件中,任意相邻两组缓冲板组件分别设置于输送通道内的相对两内侧壁上;缓冲板组件包括缓冲板、铰接轴和扭簧,缓冲板通过铰接轴转动安装于降噪板,缓冲板倾斜设置,缓冲板远离铰接轴的一侧的高度低于缓冲板靠近于铰接轴的一侧,扭簧套设于铰接轴上,扭簧的一端与降噪板连接,另一端与缓冲板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建筑的楼层一般为多层、高层或者超高层,因此对于建筑自身而言,如若建筑垃圾直接从较高的楼层进入于输送通道后掉落至固液分离单元,不仅会对固液分离单元自身造成较大的接触力度,影响固液分离单元的使用寿命,并且建筑垃圾从输送通道较高的高度掉落与固液分离单元接触后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通过在输送通道内部设置有多组缓冲板组件,相邻两组缓冲板组件分别设置于输送通道内的相对两内侧壁上,多组缓冲板组件中的缓冲板能够与建筑垃圾接触,从而对输送通道内的建筑垃圾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还能对输送通道内的灰尘起到一定的降尘组件,因为缓冲板组件中的缓冲板能够对输送通道内的灰尘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避免灰尘上浮。更重要的是,通过将缓冲板组件包括缓冲板、铰接轴和扭簧,缓冲板倾斜设置,这样缓冲板与建筑垃圾接触后,本身缓冲板倾斜设置,就能对建筑垃圾进行导向,引导建筑垃圾向下移动,并且建筑垃圾的重力势能与缓冲板接触后会使得缓冲板向下转动,使得扭簧蓄力,能够减小缓冲板与建筑垃圾的碰撞力度,且缓冲板向下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输送通道的畅通的情况下,起到降噪和保护固液分离单元的作用。

8、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输送通道单元内还设置有降尘组件。

9、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尘组件包括增压水泵、输水主管、输水支管、控制器以及用于检测输送通道内粉尘浓度的粉尘检测元件,输水主管的一端连接增压水泵,增压水泵用于向输水主管提供增压水,输水主管设置于基板与降噪板之间的间隙并与压簧的位置相错开;缓冲板的内部具有空腔,缓冲板的底部具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喷头;输水支管一端与输水主管连通,另一端穿过降噪板与缓冲板的空腔相通,当粉尘检测元件检测到输送通道内粉尘浓度达到预设值后,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控制增压水泵工作,并通过缓冲板上的喷头喷出水雾。

1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降尘组件的设置,降尘组件中的增压水泵能够将水进行增压,给输水主管进行供水,而本方案中通过将输水主管设置于基板与降噪板之间的间隙内,合理利用输送通道,使得输送主管的布置不会占用输送通道的内部空间,也不会布置于输送通道的外壁影响美观性。并且,本方案开创式的将缓冲板特殊化设计,将缓冲板采用为空心结构,利用缓冲板的空腔与输送支管连通,且喷头设置在缓冲板的底部,使得缓冲板具有缓冲和喷水降尘双重功能,这样建筑垃圾在输送通道内运动时建筑垃圾不会与喷头相接触,对喷头起到了保护作用,并且喷头位于缓冲板的下方,建筑垃圾的颗粒不会直接掉落在喷头处,也更易保证喷头不易堵塞,确保降尘组件的正常工作。粉尘检测元件设置于输送通道内,当粉尘检测元件检测到输送通道内的粉尘浓度达到预设值后,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控制增压水泵工作,并通过缓冲板上的喷头喷出水珠,水珠可以使尘灰混合快速沉淀,以将尘土消除,以解决尘灰飞场的问题,完成降尘功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单元与垂直输送通道单元的下端衔接,固液分离单元包括分离箱体和分离板,分离箱体设置于垂直输送通道单元的下端出口,分离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垂直输送通道单元相通的进口,分离板倾斜设置于分离箱体内,且分离板的两侧与分离箱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弹性件;分离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滤水孔,分离板上高度较低的一侧衔接有溜槽,溜槽穿过分离箱体延伸至分离箱体外,以与固态垃圾处理单元相通;分离箱体在分离板的下方一侧形成有沉淀区,分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沉淀区内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用于将沉淀区内沉淀的废液抽吸至废液处理单元。

12、上述技术方案中,分离板接住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内的建筑废液从分离板的滤水孔内流至沉淀区,并经过沉淀,形成的淤泥可以从排污口处排出,产生的污水可以在抽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废液处理单元内进行净化处理。而分离板倾斜设置,弹性件可以对分离板上与建筑垃圾接触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分离板上固体的建筑垃圾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溜槽,最后从溜槽的下游端排至固态垃圾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态垃圾处理单元包括回收箱,回收箱内设置有粉碎机构,回收箱的进料口与溜槽的出料口衔接,粉碎机构设置于进料口的下方,粉碎机构用于对固态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回收箱内具有回收仓,回收仓与回收箱滑动连接,回收仓用于收集经过粉碎后的固态垃圾。

14、上述技术方案中,固态建筑垃圾进入于回收箱后,粉碎机构粉碎固态垃圾,使得固态的建筑垃圾细小化,利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液处理单元包括净水箱,抽水泵的出水口与净水箱的进水口衔接,净水箱包括过滤区和存水区,过滤区位于存水区的上方,过滤区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用于对废水进行净化过滤,存水区用于经过过滤后的水进行暂存。

16、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净水箱内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可以对进入于净水箱内的废水进行净化过滤,将杂质留存于填料层中或者填料层的顶部,将过滤后的水暂存于存水区,完成对废水的回收、净化和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净水箱的进水口设置有布水器,布水器为洒水板,洒水板具有存水腔,洒水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与存水腔相通的洒水孔。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洒水板的设置可以使得废水能够更加分散性的进入到过滤区的填料层中,从而增加了填料层的利用率,使得过滤区对废水的过滤效率更高,同时净化效果更好,避免废水始终在填料层的一点处进入,而使得填料层内的填料使用极为不均匀的现象发生,因此布水器的设置可以使得废水能够均匀的进入填料层,避免填料层局部负载过大,也提高了填料层的利用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尘组件中的增压水泵的进水端与净水箱的存水区和/或供水系统相通。

20、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净水箱内的存水区有水时,那么降尘组件中的水可以来自于废液处理单元的废液再利用,使得水资源利用率更高。当然,当净水箱的存水区没有水时,那么增压水泵的进水可以与外部的供水系统连通,具有可选择性,适用范围更广。

21、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