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饮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671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营养饮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饮水用具,特别是一种适宜家庭、办公室、旅馆、饭店或旅行用的营养饮水器。
以多种中国传统的药用矿石(如麦饭石)为原料,经磨细、活化、成型、烧结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天然矿石烧结球,在水中能迅速溶出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具有吸附有害重金属离子和调节水的PH值的重要功能,可全面改善水质,并有效地提高其营养水平,是一种理想的微量元素补充源。
但是,如何将这种烧结球固定在人们常用的饮水容器中,这是目前尚未被人们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营养饮水器,供人们直接用来饮水,长期饮用,有利于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壳体腔体内的吸管中部或下部,串有一个内装麦饭石的容器,此容器的外壁上设有孔眼。
上述的容器形状可以有下述几种一种是中间有穿孔的柱体,此柱体的穿孔和吸管呈动配合。一种是中间有穿孔的套圈,此穿孔和吸管呈动配合。另一种是类似于游泳圈的套圈,此套圈搁在壳体内壁的凸台上。上述套圈可以是由一根首尾嵌连的塑料管构成,或者类似于盒子形式的结构,其由上、下圈嵌连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水通过容器上的孔眼与麦饭石充分接触、矿化,使麦饭石中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溶解到水中,人们再通过吸管饮用此矿化后的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卫生和方便,因而易于推广使用,是一种理想的饮水用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显示了
图1中容器4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
图1、图2所示壳体2的外形可以象饮水茶杯、玻璃瓶或旅游壳等人们常用的饮水容器。在壳体2的腔体内,吸管3的中部或下部,串有一个外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孔眼5的容器4。在容器4的腔体内,装有药用矿石(如麦饭石)。容器4的形状,可以是一个柱体(圆柱体或椭圆体),柱体的中央有一个与吸管3动配合相连的贯穿孔;也可以是套圈形式。见图2、图3,套圈的结构类似于盒子,由上、下圈嵌连而成(未画),其中部具有一个与吸管3动配合的穿孔;或者,套圈类似于游泳圈,其搁在壳体2内壁的凸台或支撑柱上,其可以由一根塑料管弯曲后再首尾嵌连而成。
为了使用卫生,可以在壳体2的上部配上一个与之螺纹相连或嵌连的盖1(见
图1、图2)。吸管3的上端穿过盖1(动配合)弯曲后,其端头折入盖1的孔洞中。喝水时,拔出端头,含住吸管3即可饮用。
上述的由吸管3和与这串接的容器4组成的矿化装置,也可以放入普通的茶杯或饮水容器中,用其搅拌一下水,约过几分钟,即可喝到矿化水。
权利要求1.一种营养饮水器,其特征是位于壳体2腔体内的吸管3的中部或下部,串有一个内装麦饭石的容器4,容器4的外壁上设有孔眼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饮水器,其特征在于容器4是一个中间有穿孔的柱体,柱体的穿孔和吸管3呈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饮水器,其特征在于容器4是一个中间有穿孔的套圈,套圈的穿孔和吸管3呈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饮水器,其特征在于容器4是一个中间有穿孔的套圈,套圈搁在壳体2内壁的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营养饮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圈,是由一根首尾嵌连的塑料管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营养饮水器,其特征在于吸管3的上端穿过与壳体2相连的盖1后,其端头折入盖1的孔洞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宜家庭、办公室、旅馆、饭店或旅行用的营养饮水器。其结构是位于壳体2腔体内的吸水管3的中部或下部,串有一个内装麦饭石的容器4,容器4的外壁上设有孔眼5。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卫生和方便,易于推广,是一种理想的饮水用具。
文档编号C02F1/68GK2126233SQ9222323
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7日
发明者黄能況, 孙绪伦, 卓云峰, 尹其兆 申请人:武汉市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