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584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属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尤其适用于湖库氮磷污染的生态修复。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内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规模的进一步扩展,以及化学肥料的大量施加,大量氮磷物质被直接排入或随降雨径流流入受纳水体,大大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爆发几率和爆发强度,在水体流动性较差的湖库区域尤为突出。据调查,我国近30%的湖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水体富营养化的范围呈发展趋势。目前,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困扰我国水环境安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寻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治理技术十分重要。
[0003]人工浮岛是氮磷汇控技术之一,与其他方法相比,人工浮岛技术运行费用低廉,不占用土地,且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专利文献“复合流人工浮岛水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ZL200810175300.8)”报道了一种能有效去除氮磷的复合流人工浮岛技术;专利文献“一种复合生态浮岛(ZL201120180469.X)”报道了一种植物净化和微生物净化相结合的人工浮岛技术;专利文献“一种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组合装置(ZL201310277909.7)”报道了一种包括水质调节区、过滤截污区、挺水植物布设区、跌水复氧区、人工浮岛布设区等功能区的净化装置。然而,以上技术均需要占用一定的水面面积,若水面面积较小,则可能降低水体的藻类复氧效能,因此,开发一种不占用水面面积,且能促进水体澄清、增加水体透明度的人工浮岛技术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该装置悬浮于水体中,不占用水面面积,而且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
[0005]技术方案如下:
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不锈钢框架、种植笼、浮球、悬浮填料和固定构件五部分组成,其中,不锈钢框架(2)为边长2000mm的正方形结构,由直径20mm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并在不锈钢架(2)四边的中间部分加焊不锈钢管支梁,将不锈钢架(2)分割为4个边长100mm的正方形空格。种植笼位于不锈钢架(2)四个100mm的正方形空格中,由孔径1mm的不锈钢网(5)构成,深150臟,长和宽均为1000mm,内填炉渣
(1),填充深度100mm,炉渣之上种植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固定构件由固定绳(8)和锚钩(9 )两部分组成,锚钩(9 )通过固定绳(8 )与不锈钢架(2 )几何中心相连。浮球(3 )为直径400mmPVC空心球,共有4个,分别通过浮球绳(4 )与不锈钢架(2 )的四角相连,浮球绳(4 )长800mm,使不锈钢架(2)悬浮于水面以下800mm处。浮岛下部悬挂1.5米长悬浮填料(6),悬挂密度为每隔500mm悬挂I根,悬浮填料(6)下端系在固定钢架(7)上;固定钢架(7)为边长2000mm的正方形结构,由直径20mm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在每条边上间隔500mm加焊不锈钢支梁,支梁交点作为悬浮填料(6)的系着点。
[0006]本专利的主要优点如下:(I)、装置悬浮于水面以下800mm处,不占用水面面积,不影响水体表层藻类的光合复氧效能;(2)、沉水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水体透明度、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并且悬浮填料的添加,进一步提高了生态岛的氮磷净化效能;(3)、该装置在水体中的位置相对固定,不随表层风浪的扰动而产生漂移;(4)、该装置平稳性高,不倾覆;
(5)、固定钢架(7)的使用保证了悬浮填料的垂向均匀分布,且不缠绕打结。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该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该装置A-A剖面图;图3是该装置的B-B剖面图。
[0008]图中:1 一炉渣;2—不锈钢架;3—浮球;4一浮球绳;5—不锈钢网;6—悬浮填料;7一固定钢架;8—固定绳;9一销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见图1-图3,该装置由不锈钢框架、种植笼、浮球和固定构件四部分组成。首先,用直径20mm的不锈钢管焊制边长2000mm的正方形不锈钢框架(2),并在不锈钢架(2)四边的中间部分加焊不锈钢管支梁,将不锈钢架(2)分割为4个边长100mm的正方形空格。其次,在不锈钢架(2)四个100mm的正方形空格中,安装由孔径1mm的不锈钢网(5)构成的种植笼,深150mm,长和宽均为1000mm,内填炉渣(I ),填充深度100mm,炉渣之上种植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第三,加工4个直径400mm的PVC空心浮球(3),分别通过长度800mm的浮球绳(4)与不锈钢架(2)的四角相连,确保不锈钢架(2)悬浮于水面以下800mm处。第四,在浮岛底部悬挂1.5米长的悬浮填料(6),悬挂密度为每500_悬挂一条;同时,焊制边长为2000mm正方形固定钢架(7 ),并在固定钢架(7 )上每隔500mm加焊不锈钢支梁,支梁交点与悬浮填料(6)系连。第五,在湖库现场将锚钩(9)通过固定绳(8)与不锈钢架(2)几何中心相连,固定绳(8)的长度根据现场水深确定,从而将该装置固定在湖库某一位置处。
【主权项】
1.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不锈钢框架、种植笼、浮球、悬浮填料和固定构件五部分组成,其中,不锈钢框架(2)为边长2000mm的正方形结构,由直径20mm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架(2)四边的中间部分加焊不锈钢管支梁,将不锈钢架(2)分割为4个边长100mm的正方形空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种植笼位于不锈钢架(2)四个100mm的正方形空格中,由孔径1mm的不锈钢网(5)构成,深150臟,长和宽均为1000mm,内填炉澄(I ),填充深度100mm,炉澄之上种植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固定构件由固定绳(8 )和锚钩(9 )两部分组成,锚钩(9 )通过固定绳(8 )与不锈钢架(2 )几何中心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浮球(3)为直径400mmPVC空心球,共有4个,分别通过浮球绳(4 )与不锈钢架(2 )的四角相连,浮球绳(4 )长800mm,使不锈钢架(2)悬浮于水面以下800mm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浮岛下部悬挂1.5米长悬浮填料(6),悬挂密度为每隔500mm悬挂I根,悬浮填料(6)下端系在固定钢架(7)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固定钢架(7)为边长2000mm的正方形结构,由直径20mm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在每条边上间隔500mm加焊不锈钢支梁,支梁交点作为悬浮填料(6)的系着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复合型悬挂式半悬浮人工浮岛,所述装置由不锈钢框架、种植笼、浮球、悬浮填料和固定构件五部分组成,不锈钢框架(2)为边长2000mm的正方形结构,种植笼位于不锈钢架(2)四个1000mm的正方形空格中,锚钩(9)通过固定绳(8)与不锈钢架(2)几何中心相连,浮球(3)为直径400mmPVC空心球,通过浮球绳(4)与不锈钢架(2)的四角相连,使不锈钢架(2)悬浮于水面以下800mm处,浮岛下部悬挂1.5米长悬浮填料(6),悬浮填料(6)下端系在固定钢架(7)上。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不占用水面面积,不影响水体表层藻类的光合复氧效能;氮磷净化效能高;在水体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平稳性高,不倾覆;悬浮填料的垂向均匀分布,不缠绕不打结。
【IPC分类】C02F3-32
【公开号】CN104724830
【申请号】CN201510095882
【发明人】于慧, 王书敏, 曹优明
【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