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湾重度富营养化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82420阅读:来源:国知局
田;31、第三微纳米气泡充氧池;32、杀虫灯;33、人工瀑布;34、纳滤膜;35、用水池;36、第二微纳米气泡充氧池;37、岸边;38、监控维护船;39、主水管;40、溢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湖湾重度富营养化治理系统,包括湖湾内的湖滨岩土基础20、湖滨山体21、湖滨水体,所述湖滨岩土基础20内连接水体的一侧设有一带顶盖的底层水池I,所述底层水池I的底部低于湖泊底面,设置在水池基座2上,水体底部设有一连通底层水池I的扇型进水管3,所述扇型进水管3呈扇形,由数根上表面设有进水孔的水管连接而成,底层水池I外壁设有一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上连接一主水管39,扇型进水管3靠近圆心的一端通过一汇水管4连接主水管39,底层水池I内还设有一控制入水口开闭的升降式水闸6 ;
湖滨岩土基础20上设有一调压储水池16和一水泵8,其中,调压储水池16顶部设有盖板,水泵8的进水管7从底层水池I顶部伸入至底层水池I底部,水泵8的出水管10分两路,一路向上弯折,连通一位于盖板上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并从盖板伸入至调压储水池16上部,所述出水管10末端连接一喇叭形喷头15,另一路向下弯折,连接一反冲洗输水管18,所述反冲洗输水管18水平设置,一端伸入调压储水池16下部,另一端伸入底层水池I顶部,且连接一喇叭形喷头15,调压储水池16外侧面底部两端还设有底层水输水管17 ;底层水池I和调压储水池16顶部设有空气进口 5,底层水输水管17上靠近调压储水池16处、底层水池I两路出水管10靠近水泵8处、反冲洗输水管18靠近底层水池I处,均设有电磁阀9 ;调压储水池16顶部设有控制升降式水闸6、电磁阀9和水泵8工作的控制室13,控制室13内还设有太阳能供电装置,其中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14位于控制室13顶部。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压储水池16两侧设有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所述底层水输水管17与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的进水口相连,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上设有为其内部充氧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双机联动机组24,以及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双机联动机组24供电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25,为了美观,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双机联动机组24设置在伪装土建26内,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的出水口位于湖泊水平面下;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的出水口还连接有微纳米气泡排气管27,所述微纳米气泡排气管27靠近湖泊岸边37,沿湖滨岩土基础20边沿线型设置,且其上设有数个开口朝下的喇叭形喷头15 ;所述调压储水池16上部设有一溢水管40,所述溢水管40 —端连通调压储水池16,另一端向下弯折并沿调压储水池16外壁竖直设置;所述底层水池I呈椭圆形,顶部与湖滨岩土基础20上表面平齐,所述盖板四周设有护栏12,椭圆型的底层水池I有增加结构强度、提高对抗外物冲击的能力,并能减少流水的阻力;所述湖滨岩土基础20上设有储水池基座19,调压储水池16固定设置在储水池基座19上;所述主水管39设有溶解氧传感器22。
[0025]首先,我们对湖湾底层无氧水的复氧,关闭向下弯折的出水管10和反冲洗输水管18上的电磁阀9,打开另一个电磁阀9,也就是通向调压储水池16顶部的电磁阀9时,同时开启升降式水闸6,湖湾底层的水在上层水的压力下经扇型进水管3流入底层水池1,再经水泵8进入调压储水池16,最后经底层水输水管17进入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再流入湖体底层。其中,扇型进水管3能使无氧水快速高效的流入底层水池I中,在主水管39设有溶解氧传感器22,便于监测该处的溶解氧含量,对水质净化效果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0026]复氧时:因为底层水池I的底部低于湖泊底面,而扇型进水管3位于水体底部,则底层水池I的底部低于扇型进水管3,由于有高度差,湖湾底层的无氧水能够依其湖水的上层水压力通过扇型进水管3、汇水管4与主水管39进入底层水池1,无氧水与底层水池I内的空气接触,空气在气液界面对无氧水进行第一次“复氧”;
水泵8泵入的水流在流入调压储水池16前,与设在管路上方调压储水池16盖板上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连通,此时,水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混合在出水管10的管腔内进行第二次“复氧”;最后,从喇叭形喷头15喷成“水雾状”,当饱含纳米气泡的“水雾”从调压储水池16上部流入下部的过程,又与池中空气混合进行第三次“复氧”。最终,从调压储水池16流出的湖水含氧量得以大幅提升。此时,原来的无氧水已变成富氧水。复氧后的湖水,经底层水输水管17进入位于调压储水池16两侧的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双机联动机组24的再次强力充氧后,又经微纳米气泡排气管27的喇叭形喷头15增压排出,由于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的出水口位于湖泊水平面下,复氧水能排入湖底。调压储水池16上设有护栏12,护栏12内平台可作为监控与观光台。
[0027]在水泵8连续泵水的过程中,关闭调压储水池16外侧面底部两端底层水输水管17出水口的电磁阀9,让泵入的底层水注满调压储水池16,即可得到最高的水压。此时,再打开调压储水池16外侧面底部两端底层水输水管17出水口的电磁阀9控制排水量,使排出的水量与连续泵入的水量相等,这就使调压储水池16 —直保持较高的出水压力。按照此方法,并由电脑控制,即可随意调节调压储水池16输出水的不同压力。
[0028]本技术方案,还可根据全年的不同时段,藻类发展的不同程度,灵活有效地实施复氧。
[0029]在藻类低发期和水质较好的时段,水体复氧的需求低,这时可关闭第一微纳米气泡充氧池23上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双机联动机组24,只将调压储水池16中经“三次复氧”得到的富氧水送入湖湾,即可促使湖湾溶解氧达到平衡;当水质变好,作为预防,还可关闭调压储水池16盖板上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仅排入湖湾底层水在进入调压储水池16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两次”复氧水,也可以满足预防需求;
当湖湾藻类暴发时,只需将调压储水池16的水压提高到最大值,同时开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双机联动机组24和调压储水池16盖板上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共三台设备进行强力充氧,产生的含量最高的高压富氧水向湖湾水中注入时,即同时开始以下两个方面的治理过程:一方面,高压富氧水经喇叭形喷头15的增压扩散,更容易冲散聚集在湖湾岸边37的藻类,并稀释氮、磷浓度;另一方面,连续分散注入含量最丰富的溶解氧,使更多的湖湾重度富营养化物质得以快速分解。治理效果迅速显现。
[0030]随着藻类逐步的被控制,可根据溶解氧传感器22和监控维护船38提供的数据,视需要关闭三台纳米气泡机中的一台或二台,使充入湖湾溶解氧的含量与溶解氧的需求量相平衡。
[0031]当不断的抽取湖湾底层水复氧,又不断将富氧水回流湖湾的过程连续进行,这就建立了湖湾水长期的“自身复氧循环”,最终使湖湾整体的“复氧作用”大于“耗氧作用”。就能逐步使湖湾水生态得到恢复,形成了湖湾内生的自净能力,湖湾重度富营养化就得以彻底治理。
[0032]上述方法不仅非常适用于对湖湾重度富营养化的防治,也广泛适用于海湾、港湾,江河岸线、以及各类水库、水塘;养殖水面与公园、校园、居住小区等各种景观水面的富营养化的防治。
[0033]当然本发明还可以对系统中最容易被堵塞的两处管路进行反冲洗,其中,最容易堵塞的位置为扇型进水管3的入水孔处、反冲洗输水管18处。反冲洗的具体方法为:
反冲洗时,包括清除堵塞在扇型进水管3路中堵塞物,和清除堵塞在调压储水池16下面反冲冼管路中堵塞物,其中需设置电磁阀9的开关和升降式水闸6的开关:反冲洗时,电磁阀9设置均为:打开向下弯折的出水管10和反冲洗输水管18上的电磁阀9,关闭另一个电磁阀9。
[0034]其中,用反冲洗清除堵塞在扇型进水管3中堵塞物的方法为:
设置电磁阀9,关闭升降式水闸6,让调压储水池16中的水沿反冲洗管路注满底层水池1,使其储水深度增加,水体压力随即提高。这时再用升降式水闸6打开底层水池I的入水口,用高水位的高水压自动冲通堵塞在扇型进水管3内的堵塞物,达到反冲洗的目的。
[0035]反冲洗清除堵塞在调压储水池16下面反冲冼管路中堵塞物的方法为:
首先排空调压储水池16的存水,以去除反冲洗的阻力。其次设置电磁阀9,打开水泵8,用水泵8抽取的底层水池I的积水产生的水压冲开堵塞在调压储水池16下面反冲洗输水管18中堵塞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