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507075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适合水生植物的生存和定居,要求种植地坡面应< 20° ;(2)种植区域基质处理,设置围挡,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部分种植模式需要客土,客土组成通常按淤泥:原土:腐植土比为8: I: I (如在饮用水源水域,客土需要消毒,还须化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0023]种苗
种苗、播种造林执行GB 7908-1999和GB / T 2930.11-2008的规定,裸根苗执行GB6000的规定,容器苗执行LY 1000-1991的规定,乔、灌苗木执行GB/T 15776-2006和GB/T18337.3的规定。水生植物分株繁殖,母株要求:植株健壮,根、茎、叶发育良好,无病虫害。
[0024]栽植
防护林带种苗栽植技术参照 GB/T 15776-2006、GB/T18337.3、GB/T 16453.1-2008 和GB/T 16453.4-2008 的规定执行。
[0025]植被缓冲带水生植物栽植技术:
栽植时间:一般分生长期(早春)种植和休眠期(深秋)种植。江南地区最佳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发芽前后(4月上中旬)。
[0026]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4月初挑选生长健壮的母株,根据植物特性分离繁殖体(根、茎、芽等)。漂浮植物的繁殖体直接投放在特定的封闭水域范围内,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的繁殖体栽植在土壤基质中。
[0027]栽植方法:(I)在池/河/湖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cm厚的培养土,将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繁殖体植入土中,繁殖体应牢固埋入泥中,防止浮起,以免种植失败;(2)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漂入或沉入水中,典型方法有可调深度器皿种植法、漂浮坞组合种植团和多孔基质球种植法。
[0028]水分/水位调节:(I)沉水和浮水植物要先灌水后种植,种苗不能长时间离开水,要保持种苗湿润,种植时水位一般保持5?10cm,随着立叶或浮叶的生长,可根据植物的需要量相应提高水位,一般在30?80cm ;(2)挺水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如不能及时灌水,要经常浇水,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过饱和状态。
[0029]种植密度:种植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50%?65%为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个体较大,繁殖较快的植物宜疏栽;个体较小,繁殖较慢的植物宜密栽;一般栽植密度为I?20丛/m2,2?20芽/丛,或3?100株/m2。
[0030]抚育管理
太湖湖滨人工湿地功能以改良环境,保障生态安全为主,因此,对于人工湿地的管理以粗放管理为主,适当进行人为干预。
[0031]防护林带未成林抚育管护与保护执行B/T18337.3和GB/T 15776-2006的规定。
[0032]植被缓冲带植物管理:(1)检查有无病虫害;(2)修剪疏除:疏除生长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水质;(3)基本不施肥;(4)基础设施加固等。
[0033]检查验收与建档检查验收
造林单位必须预先做好造林规划设计议案,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才能施工,由主管部门对主要作业、主要环节进行检查验收,具体办法参照GB/T 23231-2009和GB/T23235-2009的规则执行。
[0034]建档
造林后建立经营档案,内容包括造林地基本情况、苗木定植情况、检查验收结果、病虫害防治、损失情况等,具体参照GB/T 18337.3-2001执行。
【主权项】
1.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将湖滨人工湿地分为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对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整地,其中对植物缓冲带整地具体包括:拆除硬质护坡,推塌陡峭岸埂,使原来湖岸区平缓化、稳定化,营造大面积浅水区,要求种植地坡面应< 20° ;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或在种植地引入客土 ; 2)栽植:每年4月上中旬进行湖滨人工湿地植物种植,防护林带种植中生植物、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植物缓冲带种植湿生草本植物; 3)管理措施:对湖滨人工湿地的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进行管理,其中缓冲带植物管理具体包括:检查有无病虫害;修剪疏除,疏除生长快速的种类,以免覆满水面,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水质;基本不施肥;基础设施加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客土由淤泥:原土:腐植土按重量比8:1:1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植物缓冲带中水生植物的栽植具体为: 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4月初挑选生长健壮的母株,根据植物特性分离繁殖体,漂浮植物的繁殖体直接投放在特定的封闭水域范围内,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的繁殖体栽植在土壤基质中; 栽植方法:在池/河/湖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cm厚的培养土,将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繁殖体植入土中,繁殖体应牢固埋入泥中,防止浮起,以免种植失败;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漂入或沉入水中; 水分/水位调节:沉水和浮水植物要先灌水后种植,种苗不能长时间离开水,要保持种苗湿润,种植时水位保持5?10cm,随着立叶或浮叶的生长,可根据植物的需要量相应提高水位至30?80cm ;挺水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过饱和状态; 种植密度:种植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50%?65% ;个体较大,繁殖较快的植物进行疏栽;个体较小,繁殖较慢的植物进行密栽;栽植密度为I?20丛/m2,2?20芽/丛,或3?100株 /m2。
【专利摘要】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属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将湖滨人工湿地分为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对防护林带和植物缓冲带分别整地,其中对植物缓冲带整地具体包括:拆除硬质护坡,推塌陡峭岸埂,使原来湖岸区平缓化、稳定化,营造大面积浅水区,要求种植地坡面应≤20°;将附近淤泥堆积到种植地,加厚到种植要求,或在种植地引入客土;栽植:每年4月上中旬进行湖滨人工湿地植物种植,防护林带种植中生植物、中生喜湿和耐湿植物,植物缓冲带种植湿生草本植物;管理措施。上述的一种建立湖滨人工湿地恢复生态的方法,设计合理,通过该方法实现湖滨湿地的规范化,规模化,以利于湖滨湿地的生态恢复。
【IPC分类】C02F3-32
【公开号】CN104828949
【申请号】CN201510211267
【发明人】张建锋, 单奇华, 王丽, 陈光才, 潘春霞, 徐永辉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