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563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水处理领域中,对水过滤主要采用罐体压力过滤和填料无压重力过滤,其滤料大部分呈水平分布,其主要缺点:水中悬浮物很快沉淀在滤料的表面,从而使过流面积减少,堵塞流水通道,必须要停机进行反冲洗,需要建设大型的鼓风机房,以及反冲洗泵房,并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滤料,运行能耗高,操作强度大,占地面积很大,土建费用高,单位吨水成本较高。在水处理技术领域中,高效沉淀池和转盘式过滤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处理效果好,水质水量稳定,运行维护简单方便等优点。主要区别在进水方式和反洗方式上各有不同。内进水方式:污水通过中心管流入滤盘内部,重力作用下透过过滤介质流入滤池,再由滤池出水堰排出。内进水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污水中如有大块污物随水进入滤盘内部,极不易清理,且会造成过滤介质堵塞,降低有效过滤面积。内进水转盘的工作液位受位于转盘内的污物承接斗高度限制,有效过滤面积只能达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使得同等流量下,设计盘数比外进水形式的所需盘数多,占地更大,投资更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该系统是集二沉池、加药混凝絮凝高效沉淀、微絮凝、纤维过滤和消毒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水质稳定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由依次连接的进水管、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多格微絮凝池、纤维转盘滤池及紫外线消毒渠组成;所述高效沉淀池依次设置有混合池、水力絮凝池及沉淀区,混合池与水力絮凝池通过底部的连接管连通,水力絮凝池内设置有中心筒和具有两个桨叶的推流搅拌机,水力絮凝池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配水渠,并在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渠;所述混合池的加药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二氧化氯消毒器、PAC加药装置连接;所述水力絮凝池的加药口通过管道与PAM加药装置连接。
[0005]所述二沉池设置有吸刮泥机,并在二沉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
[0006]所述多格微絮凝池的加药口通过管道与絮凝剂加药装置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前段的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需要进行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由于污水处理需要进行污泥回流,以及二级处理沉淀后,由于悬浮物及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超标,还需进行过滤深度处理。污水从进水管进入二沉池,污水沉淀分离后清水进入高效沉淀池,根据工艺需要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生化处理池,污水在高效沉淀池中进行消毒、混凝和絮凝沉淀处理,高效沉淀池依次设置有混合池、水力絮凝池及沉淀区,混合池与水力絮凝池通过底部的连接管连通,水力絮凝池内设置有中心筒和具有两个桨叶的推流搅拌机,水力絮凝池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配水渠,并在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渠,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污水从高效沉淀池的出水渠排出进入到多格微絮凝池和纤维转盘滤池,多格微絮凝池通过多格池进行多次与微絮凝药剂混合,然后在纤维转盘滤池进行过滤,污水最后在紫外线消毒渠消毒后完成对污水的深度处理。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系统是集二沉池、加药混凝絮凝高效沉淀、微絮凝、纤维过滤和消毒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高效沉淀池采用中心筒式水力絮凝,具有节约药剂使用,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水质稳定的优点,满足较高的污水处理排放水质要求。高效沉淀池由机械混合池、机械反应池、沉淀池组成,集混合、反应、沉淀功能于一体,具有去除COD、SS、磷等作用,高效沉淀池内可分出3个主要的区域:混合区:安装有快速搅拌器,投入碱式氯化铝(PAC),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后,流入絮凝区。絮凝区:安装慢速搅拌器,投入絮凝剂(PAM),形成个体较大且易于沉淀的絮凝体。沉淀区:斜板就安装在这个位置,池面设出水堰,沉淀区下部是浓缩区,安装有浓缩刮泥机,将沉淀下来的污泥刮至池底中部,排出池外。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_进水管,2-二沉池,3-吸刮泥机,4-污泥回流管,5-高效沉淀池,6- 二氧化氯消毒器,7-PAC加药装置,8-PAM加药装置,9-混合池,10-连接管,11-水力絮凝池,12-配水渠,13-刮泥机,14-出水渠,15-多格微絮凝池,16-纤维转盘滤池,17-絮凝剂加药装置,18-紫外线消毒渠,19-紫外线消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2]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依次连接的进水管(1)、二沉池(2)、高效沉淀池(5)、多格微絮凝池(15)、纤维转盘滤池(16)及紫外线消毒渠(18)组成;所述高效沉淀池(5 )依次设置有混合池(9 )、水力絮凝池(11)及沉淀区,混合池(9 )与水力絮凝池(11)通过底部的连接管(10)连通,水力絮凝池(11)内设置有中心筒和具有两个桨叶的推流搅拌机,水力絮凝池(11)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配水渠(12),并在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渠(14);所述混合池(9)的加药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二氧化氯消毒器(6)、PAC加药装置(7)连接;所述水力絮凝池(11)的加药口通过管道与PAM加药装置(8)连接。
[0013]所述二沉池(2)设置有吸刮泥机(3),并在二沉池(2)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4)。
[0014]所述多格微絮凝池(15)的加药口通过管道与絮凝剂加药装置(17)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装置运行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前段的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需要进行沉淀、过滤和消毒等,由于污水处理需要进行污泥回流,以及二级处理沉淀后,由于悬浮物及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超标,还需进行过滤深度处理。污水从进水管(I)进入二沉池(2),污水沉淀分离后清水进入高效沉淀池(5),根据工艺需要二沉池(2)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生化处理池,污水在高效沉淀池(5)中进行消毒、混凝和絮凝沉淀处理,高效沉淀池(5 )依次设置有混合池(9 )、水力絮凝池(11)及沉淀区,混合池(9 )与水力絮凝池(11)通过底部的连接管(10)连通,水力絮凝池(11)内设置有中心筒和具有两个桨叶的推流搅拌机,水力絮凝池(11)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配水渠(12),并在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渠
(14),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污水从高效沉淀池(5)的出水渠(14)排出进入到多格微絮凝池(15)和纤维转盘滤池(16),多格微絮凝池(15)通过多格池进行多次与微絮凝药剂混合,然后在纤维转盘滤池(16)进行过滤,污水最后在紫外线消毒渠(18)消毒后完成对污水的深度处理。
[0016]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主权项】
1.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接的进水管(I)、二沉池(2)、高效沉淀池(5)、多格微絮凝池(15)、纤维转盘滤池(16)及紫外线消毒渠(18)组成;所述高效沉淀池(5)依次设置有混合池(9)、水力絮凝池(11)及沉淀区,混合池(9)与水力絮凝池(11)通过底部的连接管(10)连通,水力絮凝池(11)内设置有中心筒和具有两个桨叶的推流搅拌机,水力絮凝池(11)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配水渠(12),并在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渠(14);所述混合池(9)的加药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二氧化氯消毒器(6)、PAC加药装置(7)连接;所述水力絮凝池(11)的加药口通过管道与PAM加药装置(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2 )设置有吸刮泥机(3 ),并在二沉池(2 )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4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格微絮凝池(15)的加药口通过管道与絮凝剂加药装置(1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沉淀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由依次连接的进水管、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多格微絮凝池、纤维转盘滤池及紫外线消毒渠组成;所述高效沉淀池依次设置有混合池、水力絮凝池及沉淀区,混合池与水力絮凝池通过底部的连接管连通,水力絮凝池内设置有中心筒和具有两个桨叶的推流搅拌机,水力絮凝池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配水渠,并在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渠;所述混合池的加药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二氧化氯消毒器、PAC加药装置连接;所述水力絮凝池的加药口通过管道与PAM加药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是集二沉池、加药混凝絮凝高效沉淀、微絮凝、纤维过滤和消毒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水质稳定的优点。
【IPC分类】C02F9-08
【公开号】CN204434407
【申请号】CN201520059068
【发明人】黄勇强, 罗锐宇
【申请人】重庆秋之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