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0091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有机污水的处理过程中,生物活性污泥法因其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性高而得到广泛使用,生物活性污泥法是依据污染源的类别选择适用的优势菌群对有机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其对有机物的吸附和氧化能力强,处理效率高。
[0003]生物活性菌种以孢子形态存在于沉淀池的污泥和污水中,由孢子形态转化为优势活性污泥菌群需要几天或十几天的培养周期,由于培养出的活性菌群也存在一定的寿命周期,因此必须在本代活性菌群寿命周期结束前,储存新一代活性菌群。虽然沉淀池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很多,但很大部分的菌体处于失活或低活性状态,这些微生物回流至生化池之后往往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使其活化,才能够高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因此要想提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水的处理效果就必须要保证污泥中高活性菌群的数量和占比。
[0004]目前生物法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往往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即当污水中的污染源特质发生变化时,适用的优势活性菌群不能被及时调用参与降解生化反应,甚至一时没有适用的优势活性菌群源,这必然会造成污水处理系统在某一时段内处理能力下降,从而使得排出的水质无法持续保持达标。现有的解决方法是直接在生化池中投加碳源以加快微生物菌群的活化速率,但是该方法同时也加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机负荷,直接影响工艺的处理情况,引起出水水质剧烈波动,造成出水不达标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中污染源特质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获得优势活性菌群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培养罐、用于监控所述培养罐内工艺参数的工艺控制及参数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培养罐上方的选择性光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培养罐底部的曝气装置;
[0008]所述培养罐的罐体外侧套设有电热水浴保温装置,在所述培养罐的顶部设有菌源投入口和营养液供入接口,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中心轴处设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与驱动装置相连,在所述培养罐的底部边缘一侧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有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上设有排污阀,在所述培养罐的底部边缘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管路与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池相连通,在所述出料管路上设有出料栗,在所述出料管路靠近所述生化池的一端设有调用控制阀,在所述出料管路上分支出一条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与所述培养罐的顶部相连。
[0009]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器和气源,所述微孔曝气器设置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底面上,所述气源设置在所述培养罐外部且与所述微孔曝气器相连通。
[0010]本实用新型将低活性菌群转化为高活性优势菌群,可实现优势活性菌群的培养、菌种群活性的延续和优势活性菌群的存储,通过干预菌群生长周期,使其活性寿命周期延长,从而使得培养罐中长时保有优势活性菌源,当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池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为其补充有效菌群,快速恢复生化池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及活性。与直接向生化池投加碳源的方法相比,缩短了微生物菌群生长所消耗的时间,同时避免了由投加碳源导致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机负荷冲击和出水水质波动的问题,达到污水处理系统有效稳定运行的目的。而且,本实用新型独立于污水处理系统,装置工作和放置方式的自由度高,可因地制宜,灵活利用现有场地,无需增加额外的改建费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培养罐,2、工艺控制及参数采集装置,3、选择性光照装置,4、菌源投入口,5、营养液供入接口,6、排污管路,7、出料管路,8、调用控制阀,9、回流管路,10、电热水浴保温装置,11、微孔曝气器,12、鼓风机,13、搅拌棒,14、生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培养罐1、工艺控制及参数采集装置2、选择性光照装置3和曝气装置等部分组成。
[0014]培养罐1为菌群的培养和存储提供空间,在培养罐1的顶部设有菌源投入口 4和营养液供入接口 5,以便于向培养罐1中投加待活化菌源及菌源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液,在培养罐1的底部靠近罐体侧壁处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连有排污管路6,排污管路上设有排污阀,用于将已过活性菌对数增殖期的污泥释放出去;在培养罐1底部与排污口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有出料管路7,出料管路7上设有出料栗,用于将培养罐1中的优势菌群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池14中或回流管路9中,在出料管路7靠近生化池14的一端设有调用控制阀8,用以控制活性菌群进入生化池14的流量。回流管路9的作用一方面是分流,即当生化池14不需要太大量的活性菌群时,出料管路7中的活性菌群可通过回流管路9返回到培养罐1中;另一方面,当培养罐1内需要强搅拌而搅拌装置无法满足时,采用回流的方式将活性菌群从培养罐1的底部抽出经回流管路9从培养罐1的顶部返回,增大液体循环量,强化搅拌作用。
[0015]在培养罐1的罐体外侧套设有电热水浴保温装置10,为菌群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温度条件;选择性光照装置3设置在培养罐1的上方,为培养罐1内的菌群提供适宜的光照;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培养罐1内部底面上的微孔曝气器11和设置在培养罐1外部且与微孔曝气器11相连的鼓风机12,用于为培养罐1内的菌群提供充足的氧,同时使培养罐1内的液体翻滚,以达到促进营养液和菌群混合均匀的目的,在培养罐1的中心轴位置设置搅拌棒13,以使得营养液和菌群混合得更加均匀,搅拌棒13与驱动装置相连;工艺控制及参数采集装置2用于采集培养罐1内的工艺条件参数(PH,温度,液位,溶解氧浓度等)及菌群活化程度等信息,并根据信息发出相应的指令进行调控,当检测的菌群活化程度值低于设定的控制点参数时,该装置发出指令将已过活性菌对数增殖期的活性污泥通过排污口释放掉。
[0016]本实用新型设备可以有针对性的将某目标降解菌群培养成为优势菌群,富集的专性降解菌可以作为菌种污泥出售给其他同行业的污水处理项目,实现污泥菌种出售的经济效益。
[0017]利用该设备进行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培养和存储,具体步骤如下:
[0018]a、设置上述设备。
[0019]b、通过菌源投入口 4向培养罐1中投入活性污泥菌源,同时通过营养液供入接口 5向培养罐1中注入营养液,并开启驱动装置,使菌源与营养液在搅拌棒13的作用下充分混入口 ο
[0020]c、开启选择性光照装置3,选定匹配的光谱光源向培养罐1投光;开启曝气装置,控制曝气水气比为1: 1~3 ;开启电热水浴保温装置10,控制培养罐1内温度为20~30°C ;从而形成促进菌群生长的良好环境。
[0021]d、开启工艺控制及参数采集装置2,实时监测培养罐1中菌群的活化程度,并依据菌群在液体中的活化程度监测采集值,控制排污阀的开启,用以将已过活性菌对数增殖期的活性污泥通过排污管路6释放掉;排出已过对数增殖期的活性污泥后,再次通过营养液供入接口 5向培养罐1中注入营养液,开始下一代活性菌群的培养,如此循环往复达到高活性存储菌群的目的。
[0022]e、在污水处理系统需要该类菌群作为优势菌群时,打开出料栗和调用控制阀8,将活性菌群调入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池14中。
[0023]f、关闭出料栗和调用控制阀8,再次向培养罐1中投入菌源和营养液,重复步骤b~步骤e,进行下一批次菌源的培养与存储。
【主权项】
1.一种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培养罐、用于监控所述培养罐内工艺参数的工艺控制及参数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培养罐上方的选择性光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培养罐底部的曝气装置; 所述培养罐的罐体外侧套设有电热水浴保温装置,在所述培养罐的顶部设有菌源投入口和营养液供入接口,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中心轴处设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与驱动装置相连,在所述培养罐的底部边缘一侧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有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上设有排污阀,在所述培养罐的底部边缘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管路与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池相连通,在所述出料管路上设有出料栗,在所述出料管路靠近所述生化池的一端设有调用控制阀,在所述出料管路上分支出一条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与所述培养罐的顶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器和气源,所述微孔曝气器设置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底面上,所述气源设置在所述培养罐外部且与所述微孔曝气器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并存储污水处理活性菌群的设备,其结构包括培养罐、用于监控培养罐内工艺参数的工艺控制及参数采集装置、设置在培养罐上方的选择性光照装置和设置在培养罐底部的曝气装置;培养罐的罐体外侧套设有电热水浴保温装置,在培养罐的顶部设有菌源投入口和营养液供入接口,在培养罐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污口,在培养罐的底部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优势活性菌群的培养、菌种群活性的延续和存储,当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池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为其补充有效菌群,快速恢复生化池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及活性。
【IPC分类】C02F3/34, C12M1/04, C12M1/36, C12M1/02
【公开号】CN205011480
【申请号】CN201520735388
【发明人】彭朝华, 解冬冬, 刘宏雁, 赵刚勇, 蔡明 , 杜晶
【申请人】石家庄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