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443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
【背景技术】
[0002]澄清池是集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过程于一体的专门设备。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目前,在废水的处理中常用的澄清池有: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但是目前澄清池的清水上升流速较小,池体面积大,絮凝沉淀时间长,药剂消耗量大,结构复杂,施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其占地面积小,絮凝沉淀时间短,可有效减少药剂的消耗,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布置简洁合理。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包括池体和伞形罩,池体的外围形状为方形,池体的内围形状为圆形,池体的内围构成出水渠,池体的外围和所述的出水渠之间设置有集水槽,所述的出水渠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的内芯壳体,所述的内芯壳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槽和混凝配水槽,内芯壳体和池体的外围之间设置有伞形罩,所述的伞形罩和内芯壳体具有一定的夹角,伞形罩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缝,内芯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减速机,所述的伞形罩和池体的底部之间为沉淀区,沉淀区和集水槽之间设置有斜管,池体的外围的内侧设置有斜管支撑,用于斜管的固定,所述的斜管和集水槽相通,集水槽和出水渠相通,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斗和搅拌刮泥机,所述的减速机能够带动污泥棒转动,污泥棒插入污泥斗中。
[0006]其中所述的污泥斗中设置有污泥栗,用于污泥的栗送。
[0007]其中所述的伞形罩和内芯壳体的夹角为60度。
[0008]其中所述的内芯壳体的顶面标高低于出水渠的顶面标高。
[0009]其中所述的伞形罩的顶部标高大于出水渠的底部标高。
[0010]其中所述的伞形罩的顶部标高等于出水渠的底部标高。
[0011]本实用新型的池体采用外方内圆的设计,便于土建的施工,相同占地情况下的容积更大,水的停留时间更长;在混合反应区投加助凝剂,提高了泥水分离效果;伞形罩底部优化回流缝,底部由于污泥回流形成了高浓度的混合液,因此絮凝时间可以大幅缩短,整流后通过两侧的出水通道由上而下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沉淀区加入斜管,利用浅池理论增加沉淀面积,达到更好的泥水分离效果,污泥则在沉淀区下部进行浓缩;池体的底部设置传统的污泥斗和搅拌刮泥机,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再回流到原水进水管,多余的污泥进行排放和处理,提高了沉淀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占地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布置简洁合理,混合、絮凝、沉淀三个功能的分区可以进行合建,减小了池体的占地面积;
[0014](2)絮凝沉淀时间短,因浓缩污泥回流,可形成很高浓度的混合液,所以絮凝时间可大大低于平流沉淀池的絮凝时间;沉淀时由于高浓度污泥回流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剂,沉降性能大幅提尚,因而上升流速也可大幅提尚,减少絮凝和沉淀时间;
[0015](3)可以减少药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沉淀效率的提升,相应的,处理等量的污水,需要使用的助凝剂和絮凝剂的量会减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集成式斜管澄清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 一池体;
[0019]2—集水槽;
[0020]3—斜管;
[0021]4 一斜管支撑;
[0022]5 一出水渠;
[0023]6—伞形罩;
[0024]7—混凝配水槽;
[0025]8—污泥斗;
[0026]9—搅拌刮泥机;
[0027]10 一减速机;
[0028]η 一进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包括池体1、伞形罩6,池体的外围形状为方形,池体的内围形状为圆形,池体的内围构成出水渠5,池体的外围和出水渠5之间设置有集水槽2,出水渠5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的内芯壳体,内芯壳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槽11和混凝配水槽7,内芯壳体和池体的外围之间设置有伞形罩6,伞形罩6和内芯壳体具有一定的夹角,伞形罩6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缝,内芯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减速机10,伞形罩6和池体1的底部之间为沉淀区,沉淀区和集水槽2之间设置有斜管3,池体的外围的内侧设置有斜管支撑4,用于斜管3的固定,斜管3和集水槽2相通,集水槽2和出水渠5相通,池体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斗8和搅拌刮泥机9,减速机10能够带动污泥棒转动,污泥棒插入污泥斗8中。
[0031]污泥斗8中设置有污泥栗,用于污泥的栗送。
[0032]伞形罩6和内芯壳体的夹角为60度,内芯壳体的顶面标高低于出水渠的顶面标高;伞形罩6的顶部标高大于或等于出水渠5的底部标高。
[0033]集成式斜管澄清池的工作原理为:
[0034]水通过进水槽11,放置絮凝剂后流入混合区,在混合区进行水、药剂和回流污泥的混合。提升后在混合区投加絮凝剂再通过混凝配水槽7,使水平稳的沿伞形罩6进入分离区,上部的清液经斜管3进入集水槽2再汇入出水渠5最终出水,污泥部分再提升形成回流污泥,部分进入污泥斗8经污泥栗进入污泥处理区。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包括池体(1)和伞形罩(6),其特征在于:池体的外围形状为方形,池体的内围形状为圆形,池体的内围构成出水渠(5),池体的外围和所述的出水渠(5)之间设置有集水槽(2),所述的出水渠(5)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的内芯壳体,所述的内芯壳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槽(11)和混凝配水槽(7),内芯壳体和池体(1)的外围之间设置有伞形罩(6),所述的伞形罩(6)和内芯壳体具有一定的夹角,伞形罩(6)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缝,内芯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减速机(10),所述的伞形罩(6)和池体(1)的底部之间为沉淀区,沉淀区和集水槽(2)之间设置有斜管(3),池体的外围的内侧设置有斜管支撑(4),用于斜管(3)的固定,所述的斜管(3)和集水槽(2)相通,集水槽(2)和出水渠(5)相通,池体(1)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斗(8)和搅拌刮泥机(9),所述的减速机(10)能够带动污泥棒转动,污泥棒插入污泥斗(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污泥斗(8)中设置有污泥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伞形罩(6)和内芯壳体的夹角为6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内芯壳体的顶面标高低于出水渠(5)的顶面标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伞形罩(6)的顶部标高大于出水渠(5)的底部标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斜管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伞形罩(6)的顶部标高等于出水渠(5)的底部标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斜管澄清池,池体的外围形状为方形,池体的内围形状为圆形,池体的内围构成出水渠(5),池体的外围和出水渠(5)之间设置有集水槽(2),出水渠(5)的内侧设置有圆柱形的内芯壳体,内芯壳体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槽(11)和混凝配水槽(7),内芯壳体和池体(1)的外围之间设置有伞形罩(6),伞形罩(6)和内芯壳体具有一定的夹角,沉淀区和集水槽(2)之间设置有斜管(3),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絮凝沉淀时间短,可有效减少絮凝剂的消耗,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布置简洁合理。
【IPC分类】C02F1/52
【公开号】CN205115116
【申请号】CN201520912639
【发明人】刘新毅, 崔锐, 肖岛, 韩磊, 于艳丽
【申请人】山东北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